我不是成都人,在成都待的时间也不多,但却经常成为成都的“义务宣传员”。
一些朋友到成都来,在领略了这里厚重的历史、绝美的景色、无法自拔的美食、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那种融现代时尚与传统记忆于一体的独特城市魅力后,往往一面舍不得离开,一面又以不无遗憾的口吻,指点着以国际大都市为目标的这座城市的“缺陷”:
你看你看,这里是金融区,怎么还有麻婆豆腐?作为商业中心区域,怎么会划出地方允许小贩摆摊?这个城市每条街怎么都是万能的,啥都能买到,这规划不专业啊……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国际大都市要有一个“样子”:区域功能应有明确的划分,高上区域不应有低端产品,功能区不应有与其定位不同的产业存在。成都吧,啥都好了,就是功能区不太纯粹,显得不那么高大上。
我问他们,那你们在这里几天,对这种特点体验如何?他们青一色表示体验很好,并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我说,城市无论如何建设,最终还是依托于人而存在,是为人的体验进行规划设计的。一些城市以为功能划分就是把其它内容清理出去,一两公里的街道、一两平方公里的街区,找不到一家小商店或“苍蝇馆”,这是一种理念,也许也可以成就高大上之名。但成都不是这样,成都的这个“缺陷”,在我看来正是她有别于其他大都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也是成都成为今日成都的灵魂所在。
她的骨子里,深种着包容精神。
确实,在成都的任何一个区域,都既可有高档消费,又可有低端选择。在高级写字楼里乏了,可以出楼往旁边一拐,几步路走到露天茶馆来碗盖碗茶,也可以直接在路边躺椅上一躺,闭上眼叫师傅掏掏耳朵。饿了,可以在写字楼里吃西餐,也可以在路边要碗肥肠粉或者其它小吃。
选择的空间跨度不是一般的大,常有白领打几十元的车、“高富帅”开着百万千万级豪车,与板板车师傅同坐一桌,吃着同样几元钱小吃的奇葩场景出现。但奇怪的是,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小吃店公平地给每一位食客上碗,在这里,没有贫富之别,也没有心理落差。
你说,这到底是好呢?还是好呢?
成都的包容可不仅仅如此,如果真正深入到这座城市的灵魂中,会发现包容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无论是浸淫其中的本土住户,还是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都不难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堂。有人说过,在这里,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落魄潦倒,只要在这里安顿下来,总能找到自己的生活。应当说,这个评价是恰当的。
前几年,在一个知名由国内知名时评人组成的群里,讨论关于城市的话题,有一位成都的评论员,平时是一个愤青,但谈到成都的包容精神,却表现得极为认可,认为在国内再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样本。因为,成都普通市民在根子里就毫无“大地方”的自大与排外,而在政策层面也非常注重给外来人口足够的重视。她谈到自己的孩子与外来民工子女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时,表示不但没有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反而因政府的相关政策而感到自豪。
其实,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其它一系列共享政策,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包容,确实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而对于一个以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城市来说,包容精神,不就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个内陆城市,许多国际化指标却位居前列,这正是包容精神给成都带来的红利。
(原发于四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