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结束对塞尔维亚共和国、波兰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北京。
行程8天,出席60多场双、多边活动,这次欧亚之行,是习主席时隔3月再访中东欧,连续第4年访问中亚。该如何评价这次出访?这是一次对传统友好国家的"走亲戚"之行,也是一次"一带一路"建设的提速之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自然是中国与同塞尔维亚、波兰、乌兹别克斯坦由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出席塔什干峰会,是习近平此次出访的重头戏。期间,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谈到"上海精神",比如,弘扬"上海精神",坚持本组织发展之本。究竟什么是"上海精神"?"上海精神"为什么是上合组织的发展之本?
"上海精神"共20个字: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2001年6月15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上海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上海精神",被誉为上合组织的灵魂。无论成员国越来越多,还是观察员国的加入,"上海精神"始终被各方认可和信守。
毫不夸张地说,"上海精神"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积极的合作意愿,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没有"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就形同散沙,甚至不复存在。没有"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即便存在也行之不远。
"上海精神"为何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原因很简单,它的每一个核心表达,都映衬着参与方的根本利益,都支撑着参与方的价值坐标,也都顺应了当今之世的时代潮流。比如"尊重多样文明"。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千差万别,无论历史、国情还是文化、发展道路,以及文明传统等等,几乎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但之所以能够共处并形成有影响力的组织,就在于凝聚了共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各成员国成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无共同,有共通,各个成员国都希望互信、互利,也愿意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实现自身利益,同时"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中抵达多赢。有了共识并不断践行,这是上合组织15年来发展壮大日趋有影响的关键因素。换言之,有了"上海精神"这个灵魂,上合组织才更有"存在感",更让人不容小觑。
说得更具体一些,"上海精神"体现了上合组织新型的安全观、合作观和发展观。正是在"上海精神"指引下,我国同其他成员国一道开创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关系新模式,这是对国际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不难想象,只要各成员国继续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对话协商为手段,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发展,就能让上合组织更有分量,也能让各成员国获得更多收益。
历经漫漫15年进程,上合组织写下了一连串的光荣与梦想,"上海精神"越发显得闪亮而富有活力。值得一提的是,习主席就上合组织今后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除了弘扬"上海精神"之外,还建议坚持安全为先、扩大务实合作、夯实人文基础、坚持开放包容,每一点建议都富有现实指向,也为上海精神勃发生命力、为上合组织提升影响力注入了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