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彪  >>  正文
耿彪:无人驾驶汽车酿事故,到底谁该担责?
耿彪
2016年08月02日

近日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事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就事故而言到底是驾驶人之错还是汽车厂商的错双方争论不休。单从无人驾驶技术来说,很明显技术并没有达到所谓成熟的程度,而无论何种产品都有漏洞,无人驾驶技术自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交通事故,因此发生一起事故也是情有可原的。再加上如今智能产品逐渐引领时代风潮,特别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帮助更多地人改变现有的交通状况。可是,无人驾驶技术和产品还可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吗?

以我们的观念来看无人驾驶技术是人们渴望的,而经过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逐渐成为了可能,特别是一些科技互联网巨头们希望通过新技术抓住下一个时代的风口,因此,投资有潜力值的科技企业就成为他们日常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项目。苹果、谷歌、乐视等都在标榜各自的超级汽车,无论未来的市场如何发展,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出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更看重的是可预期的机会和所谓的价值回报,所以,只要方向对巨头们就会纷纷进入这个市场。

巨头们纷纷入局?

之前有评论说为什么传统汽车厂商造不出无人驾驶汽车,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他们没钱。从笔者来看,他们虽然是多年工作在制车前线的企业,可是他们缺乏的是互联网基因,而他们的资金都用在了现有产品线的开发,因此没有多余的精力来迎合现今的时代发展潮流,诸如超级汽车等,还没有正式进入他们的年度计划书中。所以,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利用这个机遇联合汽车制造商进行的新科技汽车驾驶技术的尝试,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巨头们看到了这个机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入局。所谓的超级汽车当然不仅仅是无人驾驶汽车,同时还融合企业的各种科技技术,带动原有的技术产品进一步发展,在拓展用户的同时打造企业生态产品。以乐视为例,超级汽车要和乐视内电视、乐视手机等产品联通起来,再加上乐视的内容资源,乐视的产品线就通了。这样一来,巨头进入新概念汽车领域也就顺理成章。与之相比特斯拉经营多年,有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产品成熟度相对较高。虽然这次是特斯拉的首次事故,但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是下一个风口?

在过去的几年里,笔者认为小米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机会,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抓住了这个风口成就了小米。后来共享经济和o2o盛行,滴滴顺势崛起,可以说抓住了另一个风口。而如今巨头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风口,进入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也许是一场赌博,赢了企业可以再造,输了对于巨头来说影响不是太大。巨头之所以为巨头,除了要有眼光,资本运作能力也十分强悍,他们有更多可以试错的机会。

从市场发展状况来看,无人驾驶汽车在技术上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汽车驾驶状况,司机可以选择自动驾驶。系统在运作过程中成为驾驶员必不可少的最好的助手,智能化后的无人驾驶如果大面积推广理论上可以减轻交通压力。

特斯拉风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电动力汽车,环保节能。在得到用户的信赖后,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开始炒作新概念,可以说无人驾驶一直都是人们一直梦想的黑科技。先前谷歌无人汽车在上路后也发生过事故,但是在无人驾驶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远落后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无人汽车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事故到底谁的责任?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汽车在技术上出现的问题说明汽车本身是有问题的。可是,又不能把责任归咎于汽车制造商,如果那样的话先前几十年里所有的汽车事故命案岂不是都要汽车厂商来承担责任了。无人驾驶由司机选择是否开启,何时开启,当然人的主观操作性更强一点。

而从技术上来说本身测试里程还不够,在应用上可能还不太成熟,因此,从道德上将汽车性能的问题也是有的,即使出事故也不能都归咎于司机。可是如果有司机为了一己私利而利用汽车行法律之外不允许的事情就要另当别论了。

此外还有人认为无人驾驶的时候一旦出现事故,到底选择保车上乘客而放弃被撞的人还是放弃车上的乘客,这些都是系统要事先做出选择设定的。当然,从技术上来讲厂商们必然是希望最大程度解决交通行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对于提出事故后先保谁的伦理问题本就有些强词夺理。

笔者认为无人驾驶技术虽然已经开始应用,但是在技术上终究还需要进行完善。此时关于无人汽车的律法还不全面,还无法进行严格的法律监管,因此就要厂商们在进行产品改造的同时注重安全问题。无论是不是下一个风口,安全问题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责任编辑:管理员】
科技专栏作者,专注企业实战电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