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届夏季奥运会上,与东道主巴西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这一次不再只输出夺金阵容,还为整个奥运会的顺利运转提供了几乎全天候的中国"保障",这无疑与中国在世界新兴经济体中发挥的作用,乃至助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是相符的。
奥运会上的国家竞技不只是选手们冲金夺银,每次带着工业大国与世界工厂的身份在奥运赛场亮相,中国元素总能引起世界关注,特别是一些"新面孔"。比如,此次第一次服务于境外奥运会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
8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的里约地铁四号线是一条连接巴哈奥林匹克公园和市区的奥运专用线,这条线路上运行的15组共90辆列车都是由中国中车集团制造生产的。据报道,为了满足当地特殊需要,列车加装了"超强"空调,所有车厢内均安装了摄像头。奥运期间,这条地铁线计划每天运送30万人,为高峰期的交通用时缩短半小时左右。里约州交通厅厅长罗德里格对这条中国地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赞不绝口。
这种信誉其实早在2012年里约投入使用的中国造地铁一号、二号线电动车时便有了好的开始。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来自中国中车的电动车组和地铁列车共计发车1484列次,累计发送乘客1100万人次,总运营里程超65万公里,保证了巴西世界杯的平稳有序运行。
今天的中国资本要想出海世界,装备制造业应当成为其全球业务拓展含金量最高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车集团时曾表示,我们国家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实现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业要起中坚作用。而中国中车集团的高铁与地铁今天已占据了世界70%的市场,在近几年正通过中标新加坡、里约热内卢等世界知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向全球市场展示中国制造的这张新"名片"。
在前不久公布的2016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车集团位列179位,比去年大幅上升了96位。相关机构特别指出,中车凭借着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开拓出的庞大国际市场有着最强劲的增长前景。
8月6日当天,为里约奥运"添砖加瓦"的中国元素还有董明珠的格力电器。格力提供的空调设备,保障了可容纳82000名观众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在奥运会开幕当天可以在高温下清凉进行。而最近准备联手"出海"的中联重科与徐州重工,则承接了历史上人数最多的里约奥运会场馆建设的重工装备。
对于巴西百姓,格力与徐工其实已不陌生了。格力空调早在1998年便进入巴西市场,目前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三。而徐工集团的重工产品现已稳坐巴西市场的头把交椅。
从最初的志愿者,到随后出现的纪念衫、吉祥物等初级产品,再到科技含量更高的"基础设施"产品……每过四年,这些奥运上的中国元素总能给国人带来惊喜,而在倡导节约、节能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装备制造的元素已更是随处可见。
这无疑在向世界各国传递两个积极信号,其一是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愈发通过自身装备制造实力为新兴国家发展补强短板。
曾有网友询问,同为金砖国家,中国与巴西的国力对比如何?一个有意思的比照是,两国的体育建设与两国的工业体系十分相似,中国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世界三大体育强国之一,这一点比巴西要好,但巴西在飞机制造、铁矿、农产品等大宗出口方面在市场占比极高,足球也是一枝独秀。
这便意味着,在新兴经济体内,中国在工业上的全面优势可以与其它任何依托地缘与资源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互取所长,同样在新兴经济体遭遇市场下滑或产业短板时,可以依托中国广阔的市场提升抗跌能力。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最近表示,虽然世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但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对巴进口高速增长17.3%。在巴西的中期企业已超过200家。巴西已成中国在拉美第一大投资目的地,中国企业在巴西签署承包工程合同总额就达187.7亿美元。
有了这样的产业铺垫,中国协助巴西办一届物美价廉的奥运会,其实正是两国在金砖国家内部很好的合作范例。
其二,中国制造这次在里约的集体亮相,还在向世界证明:中国经济从过去制造到向质造与智造高度发展,无论在资本输出还是产品、技术输出上都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世界其它经济体企稳。
从2015年以来的表现看,受美元走强、资本外流、经济制裁等影响,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经济衰退迹象,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是其中的代表。而今年英国退欧之后,欧美经济也遇到了英镑贬值引发的最大金融冲击。
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消费正以超过70%的GDP贡献率推动国内经济企稳,而2016年上半年,伴随大规模的国企重组、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中国制造有望通过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带动新兴经济体,乃至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摆脱增速低迷,经济衰退的不利局面。
根据2015年9月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位的中国排名第28位,再次成为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而奥运会上中国制造业集体亮相,证明了中国经济不仅没有遇到结构性危机,反而通过自身发展,积累出向世界各国输出优质商品、资本与技术的"软、硬实力",这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通过内部转型升级,取得令人瞩目经济成就的最佳注脚。
(本文为中国日报网天下专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