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  正文
秦川:杭州G20峰会展示中国大国担当
秦川
2016年08月25日

(近日,以不同国家文字书写的“欢迎”二字组成欢迎墙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亮相。图为机场空管塔台上的书法。图片来源:东方IC)  

再过10天,世界上最有分量国家的元首,将聚集在人间天堂--杭州。所为者何?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的G20峰会在这里举行。

作为以解决经济问题为核心任务的首脑交流平台,G20峰会在当今全球治理引领经济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众所周知。本次峰会同样聚焦全球经济治理,不同以往的是,中国是主办方。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正艰难复苏的当下,中国举办G20峰会无疑倍受瞩目,更承载着沉甸甸的期待。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稳于6.7%,好于市场预期的6.6%。尽管增幅不如以前,但仍可点赞,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第一方阵,再加上基数大,增量自然可观。

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压舱石。中国经济取得耀眼成就,其他国家跟着受益;中国经济向好,世界各国就相当于吃了定心丸。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波折,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四个没有变",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总体特征,也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提供了内外逻辑。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并提供活力和动力,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

权威报道称,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成为推世界经济的扛杆,可以拉动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可以造福全球65%人类,可提供投资、市场、环保、绿色的机遇。这并非不接地气的幻想,而是根植于现实的客观研判。在承担责任方面,中国从不后退;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一向积极。

举办G20峰会,更直接体现了中国的经济意志。主题中有"包容"二字,绝非偶然。经济不振,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当前最要紧的就是塑造命运共同体意识,凝成合力,同舟共济。但贸易保护主义仍有市场,仍被一些国家奉为原则。有学者指出, 如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新近出现的、美国倡导下的区域性自贸协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就背弃了 "包容"精神,无法确保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的利益都能得到维护。

不难想象,此次峰会之所以提出包容,就是要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是要强化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捍卫多边贸易体制,以找寻到全球经济共增的方案。这是中国的愿望,彰显了大国责任。

有个术语需要重温:全球价值链。其意是,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塑造健康的全球价值链被誉为"寻找经济增长动力源的一种有效方式"。简言之,只有不断遵循开放精神,不断优化投资规则,不断整合资源优势,才能尽可能降低各种成本,实现互利共赢。

每个与会国都是主角,是共商经济突围大计的,而不是我们摆酒席请来凑数的看客,这就要求与会元首拿出足够诚意,以形成求解之道,最终实现预定目标。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驻纽约联合国记者斯蒂认为,近年来中国政府以坚定的决心、卓越的智慧、战略性的思维引导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中国的成功给世界以信心,其合作共赢理念必将为G20成员国接受。数据为证:过去10年,中国贡献了世界GDP增长总量的四成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全球贸易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世界贸易份额反而有所上升。如此景象,无疑让人欣喜。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暂时的发展困难,消解不了各国的强大信心,更阻挡不了世界经济逆风飞扬。多搭台、少拆台,多协力、少分心,多担责、少推诿,G20杭州峰会才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起点。

(本文为中国日报网天下专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管理员】
资深评论员,供职于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