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正文
范周:西藏文创发展的碎片化思考
范周
2016年09月06日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15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强劲位居全国前列,成绩瞩目。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建设,西藏的文化产业也在同步成长。2015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从西藏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来看,文化产业30亿元的产值可以说是质的飞跃。在“十三五”末,西藏文化产业产值收入预计将突破三百亿甚至四百亿。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化。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一行,对西藏自治区的文化产业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范周教授此次调研后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由于西藏环境特点,考察调研行动受限,了解有限,期待未来的交流和接触能够弥补此次调研的诸多遗憾。

 

六大特点:打开西藏文化建设之门的钥匙

 

第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西藏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针对文化领域的不同问题出台了大量文件。如《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西藏自治区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文件政策导向鲜明、涉及领域广泛,对推动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西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提高西藏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等关乎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重点内容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先行。“十二五”以来,西藏政府注重顶层设计,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围绕拉萨打造了一批文化产业园,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实现文化资源的活化和变现。于2012年正式启动建设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计划总投资约300亿元,以“藏文化的世界总部基地”为总体发展定位,建设包含《文成公主》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藏民族民俗风情体验园、藏医药文化创意园等在内的九大功能区。目前,《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已经正式运营,总投资7.5亿元,截止2016年,票房收入达3.31亿元。

 

第三,避免平均,以拉萨为动力核逐渐展开。总体来说,西藏地区的文化发展呈现以拉萨为核心、其他地区适当有所兼顾的格局,周边的日喀则、林芝、昌都以及阿里地区的文化发展各有侧重。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东中西部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基础有差异,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量体裁衣”。这一原则在西藏地区同样需要遵循。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选择在核心区拉萨做大、做强、做实,以核心区发展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在新修订的“西藏十三五规划”当提出的要按照“一轴两带”的思路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与落实。

 

第四,文化助力,为美丽西藏“造血”。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因病、因灾、因债致贫现象较为普遍,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发展促进增收、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目前,西藏的特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西藏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立足西藏地区各地丰富而富有特色、具有个性化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为实现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提供了巨大可能。例如,实景剧《文成公主》的演出地慈觉林村取得了社会与经济等多重效益,当演员已经成为村民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人均月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

 

第五,凝聚小微文化企业的力量。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西藏尤为重视小微文化企业的力量。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力强,灵活度大,掌握新技术的速度快,最能够以灵活的创意活化文化资源,将藏文化独特的魅力推向市场。近年来,拉萨市小微企业数量、实现收入和就业人口均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作为2016年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拉萨在未来三年将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9亿元。这都为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西藏文创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第六,文化传承与发展双管齐下。文化资源的活化,首要解决的就是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西藏高度重视藏文化传承与保护,以多种方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藏戏艺术的开发与保护可以说是这一问题的典型。藏戏是藏族的宗教艺术,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藏戏,自治区文化厅采取了重点项目保护计划的方式,对国家级、自治区级藏戏流派和重要藏戏队开展了有效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基础上,才通过内容开发和包装,进行市场化推广。西藏还将藏戏与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相连接,以更好的满足当地人民公共文化需求,兼顾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点感想:西藏之行的行与思

 

藏民族文化至今仍然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样一片神秘的土地上,文化创意产业的藏地密码也在近年来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此次西藏之行让我们实地了解了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三点来总结此次西藏文化之行的感受。

 

第一,耳目一新。西藏文化产业的许多内容和发展措施可圈可点,发展之路走得扎扎实实。而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搞“一刀切”,杜绝了“摊大饼”,立足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拉萨为动力核,整合内部资源,聚焦核心优势,形成西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地。在此基础上,带动周边城市文化产业的逐步发展。不搞平均,逐步摊开,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走的扎实而有力,也更有未来。

 

第二,富有特色,即谋当前,又谋未来。西藏文化产业以藏文化、宗教文化等各种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产业为发展方向,了解自身现实,立足自身特色,致力于打造富有竞争力和差异化的西藏文化产业格局,特色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这一点上,西藏有着先天的优势资源与文化底蕴。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着眼于现在,更加看重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这里的文创发展非常注重自身特色的提炼,而只有立足自身优势,才可以走可持续的特色发展道路。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习总书记曾说过,西藏的稳定关系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安全关系国家的安全。在文化+的时代里,文化产业作为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备的特点,必将对推动民族融合、边疆稳定以及西藏地区整体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社会效益,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凝聚力有其他产业无可比拟的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撬动作用,必将对西藏各族人民带来利好。这两点可以充分说明文化产业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要的重要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西藏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此次西藏之行让我们看到西藏的明天会更美好,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更美好,因为他的美好不仅有量还有质。

 

作为一个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门外汉”,简单的调研仅看到了一些皮毛,得出了一些并不一定成熟的结论和看法,它们可能会对我们重新审视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金秋九月,著名藏博会的就要开幕,我们期待着这次盛会能够揭开“十三五”文创发展的序幕,文化产业发展将会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一样,出现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我们也期待着西藏文化产业走出来属于“雪域高原”的独特经验,走出一条西藏文创发展的“天路”。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