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  >>  正文
康斯坦丁:电子科技是环保的死结?
康斯坦丁
2016年09月30日

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都是最新款的电子产品,iPhone7出人意料地热卖,连续打破各种销售纪录,网传苹果为了应付火爆的销售,已经派遣一些管理人员临时兼职到Apple store支援销售,估计整个产业链年底又能分上一笔不菲的奖金了;三星Galaxy Note7电池出乎意料地爆炸了,发言人深深鞠躬道歉,且召回250万台手机,笔者觉得,三星的管理人员都该去电池车间罚站,以督促他们重视电池问题;华为Mate7则因成功”挡子弹”而成为网红,可以说是小火了一把…随着智能手机日益风靡,越来越多的工作、生活内容被塞到这块屏幕中,手机已然成为同粮食、水、空气同等重要的生存元素,社会公众理应更多元化、立体化地关注手电子科技产业,毕竟,他们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大问题,也就说,媒体、公众不应该仅关注最新款的终端,还要去品一品产业链的辛酸,以及关注一下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猛增,旧手机的处理问题正变得棘手,但产业链对旧手机的热情,要远远弱于对新手机的专注,大家都忙着冲量出货,却不知道废旧的电子产品已无处安放。相关数据统计,消费者平均每18个月就要更换一部新手机,欧美等发达国家换机频率更是远高于第三世界国家,相信每个家庭里都会有大量的闲置手机,有的换了锅碗瓢盆,有的自然遗失,于悄无声息中污染了环境,事实上,这种对旧电子产品粗糙的处理方式,危害远比电池爆炸大得多,这是一种“经年累月、渗入骨髓的荼毒。

堪比毒品,旧电子产品为啥不能乱丢?

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以智能手机为首的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子垃圾的产生也随之快速提升。早些时候,有相关数据显示,德国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达180万吨、法国150万吨,整个欧洲约600万吨,而美国更是产生电子垃圾的翘楚,仅淘汰的电脑就有6亿部,而且这应该是个实时更新的数据,每个2个小时估计就会有重大变化。显然,这些国家已苦不堪言,于是大都制定了“把垃圾送到发展中国家去”的策略,而亚洲国家正好逢迎如此,人们需要赚钱,且环境立法、环保意识薄弱,甚至非常开心地接受了这些电子垃圾,美其名曰:回收再利用,殊不知,他们已给子孙留下一个难以挽回的糟糕局面。

电子产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化学元素周期表,电子产品中都含有线路板,专业名称为PCBA板,也称为印刷电路板,拿手机PCB板为例,生产时会首先在空的PCB板上刷一层锡膏,然后,通过自动贴片机把IC/电容/电阻都插进线路板内,最后经由烤炉把锡膏固定,也就是说,每个电子产品上都会有大量的焊锡和做载体用的塑料板子,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引起污染的项目;另外,显示器也不是省油的灯,比如电视机这种大型的显示器中都有阴极射线管,含有4~8磅铅,一台电脑显示器中铅的含量也要达到1公斤之多,科学研究表明,铅元素可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和肾脏。

以上血淋淋的事实可怕之处,正在于它们只是慢慢地侵害环境,无法引得有关部门注意,但经年累月之后,一旦出现问题,却又无法挽救。

如前文所述,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电子垃圾问题,于是执行了“把他们丢到发展中国家去”的策略,硅谷防治有毒物质联盟(SVTC)曾经发布过一份50多页的PPT报告,其中提到美国每年大约有50%~80%的电子垃圾出口到了亚洲,主要流到中国,印度等国家。这些国家正在崛起,有经济意识,但环保意识非常薄弱,有些废旧的电子产品经过小贩的改装后,可以重新售卖到农村地区或者城市底层人员,这样的小贩经过多年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锤炼,最终成了举世闻名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而不能重新改装的部分,小贩们则把玻璃、塑料等拆下来卖掉,其余的当垃圾扔掉,包含大量的有害物质,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就成了著名的广东贵屿,这个村庄早已被淹没在废旧的电子产品之中,村民每天忙着把计算机、手机的电路板投入到酸溶液中,从中提取贵重金属,随后把废液倒入河中,河流被严重污染,找不到足够的饮用水;塑料的焚烧,引得浓烟滚滚,遮蔽了星星,遮蔽了月亮,遮蔽了太阳,毒化的还有土地,贵屿已经成了不毛之地,连生命力极强的野草都长不出来,村子富裕了,却只留一副空皮囊!

事实上,华强北和贵屿的情况只是亚洲国家废旧电子垃圾问题的一个缩影,更大面积的问题,正随着手机、平板日益攀升的出货量,变得来势汹汹。

尊重电子垃圾,善待人类未来

电子垃圾之所以能在悄无声息中污染环境,成为环保的毒瘤乃至死结,究其原因是人类不够尊重它们,倘若人类向对待iPhone7一样,对待淘汰下来的iPhone4,电子垃圾的污染问题或许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显然,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如此,绝难改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要从立法上强制“尊重”电子垃圾,好在,国内的情况正有所好转,政策正以一种“鼓励的心态”来引导消费者关注环保事业,谁环保,谁就能拿到补贴,但显然这些尚不完善,需要持续建立清醒、科学的制度,环保应该成为一门学科,一桩让企业趋之若鹜的生意。

关于电子垃圾的处理,最应该反思的是”企业”,日本、德国等国家已经颁布相关法律,《经济循环法》规定:电子产品制造商必须要负责回收自家产品,处理电子垃圾。事实上,这是最科学的处理模式,毕竟,企业掌握着商业规划、科学技术,最清楚自己产品的成分,知晓制造过程,而且他们也是电子垃圾最根源的生产者,经常用软体把手机变成砖头,理应承担一部分治理责任。笔者建议,在未来的手机销售审批中,要加入“回收数量”的考量,比如手机要想最终售卖需要申请IMEI号码,未来可以将回收数量同IMEI挂钩,也就是说,苹果想要销售1亿支iPhone7,就必须先回收1亿支其他iPhone,到那个时候,企业的股票不单要受 “销售数字”影响,更要被“回收数字”所左右,一些山寨厂商可能会直接消失,因为他们实在负担不起环保成本,这也会缓解电子垃圾的糟糕状况。当然,眼前政策鼓励的应该是“旧手机拆解再利用”的业务,比如倡导消费者使用二手手机,补贴二手手机出货,总之,让人们觉得用二手手机不只是穷鬼才干的事儿。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肯定会遭遇一个回归期,大家追求的不再是炫酷的手机或者其他什么电子产品,而是新鲜的空气、纯净的水、安全的食物等等。希望政策、企业、消费者都能从现在开始关注电子垃圾问题,把环保看作是同“挣钱”同等重要的事情,渐渐摒弃一些污染环境的科技和商业模式,尊重电子垃圾,善待人类未来。(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khxx-wk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责任编辑:管理员】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先后担任过Tecomm副总以及多家知名企业特约顾问,科幻星系工作室以及科技新发现网站创始人,多家知名媒体特约IT评论员,国内知名科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