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  正文
王健:带您领略连通“一江两岸、南北两城”的南昌名桥
王健
2016年11月02日

南昌,一座被水环绕的城市,因有水而灵动。从1963年1月10日赣江大桥建成,到2015年5月18日朝阳大桥横跨赣江,一座座跨江大桥把南昌“一江两岸、南北两城”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南昌的城市发展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赣江由西南向东北穿过南昌,把南昌分成昌南、昌北,新区和老城区,因此,桥梁成为“一江两岸、南北两城”之间必不可少的连接工具。赣江上的桥充满美感,别具特色。

从1963年赣江大桥建成通车至今,南昌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最近几年,桥梁建设增多,也证明南昌城市在扩张,南昌发展的空间在变大。有网友说:“南昌最近53年,是随着几座跨越两岸的大桥发展起来的!南昌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园林城市,要想富,就得在赣江上多修大桥。”

南昌的桥,每一座都是一幅立体画,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神韵和品味。也许每一位生活在南昌的人,都有一段与桥结缘的故事,因为它们和每一位生活在南昌的人息息相关。南昌赣江上的大桥不仅连接了南昌的新老城区,也如同条条丝带编织了南昌的发展宏图,也像血脉一样为红谷滩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提供养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商将资金投向这片热土,便利的交通环境使南昌新城区——红谷滩新区的腾飞添上翅膀。

2016年11月1日,记者采访了南昌市城管委宣传信息处处长李一峰先生。谈到大桥对南昌市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昌市人,李一峰先生很有感触。李一峰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南昌市的大桥越来越多,目前在南昌市区,在赣江上有生米大桥、朝阳大桥、南昌大桥、八一大桥、赣江大桥和英雄大桥。这些桥在实现南昌市委、市政府‘一江两岸’发展战略以及促进昌南、昌北贯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李一峰先生说,“红谷滩新区的发展就是从建桥修路,推沙造地开始的。红谷滩过去就是沙滩、荒滩,红谷滩刚开发时,南昌市委、市政府等率先将办公区迁到秋水广场附近。所以一开始,这里市委市政府机关和写字楼居多,人们白天在这里工作,晚上回老城区居住。那时的红谷滩到了夜晚,基本上是一座空城。随着赣江上大桥的增多,老城区和新区之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在红谷滩新区不仅集聚人气,也聚敛了财气,越来越多的人在新区购买住房,国内几大银行甚至国外的银行也相继落户红谷滩新区。经过十年的发展,红谷滩已经发展成为南昌的CBD、金融中心,并形成了很多集生活、休闲、消费于一体的集群区域。随着南北两岸交通的日益便利,两岸往来日益密切。十年前南昌市民不愿意搬迁至红谷滩新区,如今能在红谷滩购置住房已经成为市民的骄傲。随着‘一江两岸’的互动,红谷滩新区的发展也带动了老城区的旧城改造,蝴蝶效应显著。”

李一峰先生举例说,“就拿八一大桥来说,过去南昌市民认为跨过八一大桥进入对岸,就等于进入了乡下,现在不同了,随着老城区改造,很多拆迁户落户到对岸的凤凰洲的居民区,感觉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过去对这里的观念完全改变了。”李一峰先生还举例说,“随着英雄大桥的兴建、开通,老城区与红谷滩新区之间,昌南与昌北新开发区之间的交通比过去便利了很多,昌南地区的居民过去出行到昌北机场所花费的时间比现在要多几个小时,同时便利的交通也推动了昌北开发区的大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对于拥有赣江和众多湖泊的南昌市来说,“要发展,先修桥”。南昌市的桥在全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不仅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座座都是精品,架架都是发展命脉。

记者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趋于完善的交通体系和南昌市几座跨江大桥的相继建成,才真正使得南昌能够以多组团的形式向外围的不同方向扩展,南昌也才真正进入快速大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南昌的城市发展战略愈发清晰。如今,“一江两岸、双城拥江”成为南昌的城市发展目标。溯江而上,红谷滩新区、朝阳新城、红角洲、九龙湖一栋栋高楼直入云端;顺江而下,凤凰洲、高新区、航空城、青山湖西岸也积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气。

下面,记者就带您顺赣江而下沿途领略这些名桥的倩影。

一、生米大桥

生米大桥(摄影 王健)

生米大桥,由于其毗邻生米镇,故名生米大桥。生米大桥是现有赣江桥中质量最好、造型最美的桥。大桥全长3880米,宽35米,双向八车道。生米大桥东接朝阳新城等,西连火车客运站、长途汽车站、地铁站、体育场、游乐场、公园湿地、温泉中心、政府机关、大学城、红角洲居民区,是南昌市外环线上跨越赣江连接昌南、昌北地区的一座重要桥梁。生米大桥也是红谷滩新区、九龙湖新区连接南昌市老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朝阳大桥

朝阳大桥

南昌朝阳大桥全长约1560米,分为主桥和引桥两部分,朝阳大桥机动车道为双向八车道。2015年5月18日正式通车,由于朝阳大桥设计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道,因此在通车后不少市民或驾车或骑车,甚至徒步来到大桥桥面,亲身感受这座大桥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用照相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朝阳大桥雄姿。朝阳大桥是江西省第二座、世界第五座汽车、人行双层桥,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斜拉桥。朝阳大桥是南昌市跨越赣江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南昌市重点开发地区朝阳新城和红角洲地区的一条快速通道。

三、南昌大桥

南昌大桥(摄影 王健)

南昌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赣江大桥,也是最长的双层公路大桥。大桥横跨赣江两岸,气势甚为壮观。主桥采用六车道双层单箱予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上层为机动车道,下层为非机动车道,于1994年元月10日建成通车。南昌大桥设有观光电梯,游人可乘电梯上桥观光。南昌大桥既是南昌市与昌北、新建县联系的城市桥梁,又是通往赣北、赣西北地区及北京至广州、福州至兰州、上海至昆明等三条国道的外延式公路大桥。南昌大桥的建成通车,不仅大大提高了南昌市的交通环境,也提高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南昌市市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扩大。南昌大桥的建成,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南昌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振兴江西经济和交通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八一大桥

八一大桥(摄影 王健)

八一大桥,又名南昌八一大桥。建成于1936年,原名中正大桥,系木面桥梁。1949年后,南昌市对中正大桥进行了改建,并更名为“八一”。八一大桥对于南昌人来说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它还是南昌人的骄傲,早些时候南昌人出行首选在八一大桥通行。但随着南昌市的发展,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八一大桥已经无法满足南昌人的交通需求。1995年11月5日在老八一桥址上游50米处重新动工兴建新八一大桥,全长3000多米,它是南昌乃至江西最长的一座斜拉索桥。它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开放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八一大桥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新八一大桥不仅是一项宏伟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也是南昌一大景观。大桥外型雄伟壮观,巍巍高塔与两岸高楼对应。纵横设计采用竖曲线,像长虹卧波,具有舒畅悠扬的曲线美。南引桥三层,全互通立交,喇叭型,四个圆圈像蝴蝶飞舞,圈内矗立着体现江西历史文化的浔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四个楼台亭阁。大桥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寓意深刻;北岸铸铜双狮,威武雄壮。整座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游风景线。因为这条通道的地理位置,加上其在南昌的历史,许多南昌人有“过江走八一桥”的惯性思维。交管部门数据显示,在各条过江通道中八一大桥车流量最多。

五、赣江大桥

赣江大桥(摄影 王健)

南昌赣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位于八一大桥下游的扬子洲处,这是连接江西较早的铁路南浔线和浙赣线的一座桥梁,也是继八一大桥之后南昌兴建的第二座跨江大桥。大桥始建于1958年,1963年1月10日正式通车。在南昌铁路西环线沙田赣江桥和杭长高铁东新赣江桥修好前,它是京九铁路线上唯一一座省会城市铁路桥梁。赣江大桥的修通,结束了近半个世纪南浔线独立运营的尴尬局面,而且也为上世纪90年代京九铁路提前三年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赣江大桥把南昌与北京和九江连在了一起。

六、英雄大桥(曾称英雄—洪都大桥)

英雄大桥(摄影 王健)

因为赣江被扬子洲一分为二,过赣江要两座桥。南面的桥名洪都大桥,北面的桥名英雄大桥。为避免混乱,南昌市政府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正式决定将桥名合称为“英雄大桥”。英雄大桥上,主跨西岸为独柱斜塔空间扭面背索斜拉桥,这种不对称斜拉桥不多见,塔身水平倾角79度,桥如其名,红色斜塔如步枪,象征八一南昌起义共产党向国民党打响第一枪,表现南昌英雄城的气概。英雄大桥的开通大大便利了昌南地区、老城区地区居民与昌北经开区、昌北机场之间的交通,被南昌市民称为通往机场的快速道。

关于作者:王健,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