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榕博  >>  正文
张榕博:手握两把"金钥匙",中国总理正开启欧亚新自贸区的大门
张榕博
2016年11月07日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时下正穿越绵长而辽阔的欧亚大陆,完成从中亚到东欧新老朋友间的造访。与以往访问不同的是,这一次李克强总理正通过安全与发展两把"金钥匙",进一步推动各国共同开启欧亚大陆桥上新兴自贸区的大门。

自贸区是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执政任期内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从中澳、中日韩以及中国与东盟间,中国频繁与周边国家订立自贸区投建的意向意味着处于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完善的中国迫切需要更自由与开放的资源配置与市场贸易载体,让整个经济再上一层楼。为此,这两年时间,中国相继批准了了多个城市进行自贸区试点,力度不亚于30年前中国在自己的东南沿海开启数十个改革开放的窗口。

中国时下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海外战略今天同样需要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国际舞台来实现产能与市场再平衡。目前来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优势与地区因素、国家间市场的竞争今天正在阻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亚太市场联成一体。反观中亚,基于政治互信、经济与资源优势互补的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则有可能率先实现中国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并实现欧亚大陆市场一体化的夙愿。

这种可能性伴随着上合组织15年来在经济与安全互信上的积累。此间,上合组织缔造了冷战结束以来欧亚大陆上一片持续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的和平发展环境,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陆续成为地区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的经济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统计,2003-2012年间,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GDP和对外贸易平均增长36倍,远远超过同期全球经济平均1.9倍和全球对外贸易平均2.4倍的增幅。同时,区域整体吸引外资规模增长了3倍,高于全球同期吸引外资平均2.4倍的水平。上合组织无疑成为全球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之一。在201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2014年的GDP总量达到15.5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

可以说,是中国始终坚持安全与发展两把"金钥匙",为上合成员国共筑安全稳定、共谋发展转型奠定日后全方位合作开放的基础。对于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升格为自贸区,则应看作是这种基础深化发展的必然。

早在2014年,参加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的李克强便表达了类似的意愿,希望各国共同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合作、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更高水平的金融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地区合作打造新的亮点。

这一提议当时获得了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积极呼应,并共同推动了上合组织自贸合作框架的搭建。

去年12月,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14次会议上,李克强又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建立上合组织框架内的自贸区,促进货物和服务等的流通。西方媒体这样评价这一目标,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及自贸区建设,让欧亚各国看到推动经济发展的希望,同时让上合组织国家的利益真正实现互联与融合。

今年10月中旬,上合自贸区进入实质性对接。上合组织经贸部长第15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2017-2021年上合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涵盖7个领域共38项合作措施和项目。此次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的议题之一,就是批准这份被视为"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全面合作的'五年计划'"的文件。

刚刚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把营造安全稳定环境,打造融合发展格局放在了发言先要的位置。

以这两把上合组织15年来发展融合的"金钥匙"为基础,李克强还向各国宣布,中方愿与各方推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对建设上合组织自贸区等倡议持开放态度,愿与各方开展自贸区可行性研究。

一句话,上合组织间的自贸区大门当下正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诚恳与开放的姿态,被渐渐打开。可以预见,到2020年,各国贸易和投资、金融、海关、农业、科技和信息、环保、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将在成员国之间彻底打通,由此带动占世界GDP总量五分之一经济体内部实现的资源与市场更广泛配置。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与捷克、波兰、塞尔维亚、拉脱维亚等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往来加深,上合组织自贸区面积未来或将延伸到欧盟的东大门,最终让欧亚两大经济体具备了成为更大自贸区的可能。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但其潮流不可逆转。坚持开放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培育区域大市场、构建跨境大通道、促进经济大融合,符合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利益。

而打造横跨欧亚经济版图的新兴自贸区,不仅是中国的愿望,同样也是中亚,乃至欧洲发达经济体希望看到的,也将对世界经济从衰退中复苏提供新的市场动力。

(本文为中国日报网天下专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管理员】
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品牌总监,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