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之一百四十三篇——中国古典音乐:那广大精萃的灵魂(时尚帝国系列随笔之十八)
毛峰
2016年11月14日

张子谦

中国古典社会之文化风尚与本真精神,历朝历代,均有极高尚极优美之表现。

其中,虞夏之古朴、殷周之高华、秦汉之富丽、六朝之精妙、隋唐之雍容、宋元之高洁、明清之浓艳……在在显示出国人刚健旺盛的生命活力、高超的创造力和绝伦的审美鉴赏力。

作为人类性情和民族精神的本真流露与极峰表现,中国音乐境界之独特优美,正浓缩、凸显着中国古典风尚之不朽魅力。

正如同今日全球一体化的时尚生活中,中国古典品味的一再流行那样,无论是华服唐装、中国各地饮食、家具、器皿、风俗等等事物的古典格调,还是古典智慧与古典艺术那难以企及的高度,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深刻共鸣和肃然景仰。

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文化之古典风尚,正迎来她万年绵延的悠久历史中久演不衰的又一度伟大复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杰出的诗人、作家莫理斯·梅特林克(1862-1949)在《沉默》一文中说:“嘴唇一旦静止,灵魂就苏醒了……”
音乐就是让嘴唇静止,让理智休息,让灵魂从欲望和焦虑中苏醒过来,看清宇宙和自身的本来面目:

不徐不激、不慌不忙、不浮不躁,从深邃而神秘的本源中流出,乘着清风,和着细雨,潺潺不尽的旋律,流行于天地之间,翩然于宇宙之外,那是生命的本真节奏,灵魂的诗,永生不息的宁静和喜悦……

“有源乃进,无欲则刚”一联,可谓中国音乐之真髓。

源者,道体也,宇宙生命深厚而神秘的本源,万物安身立命、生生不息之源泉,故有本有源者乃能循道而行、精进不止;无情欲之沾染,则个性贞静刚强,独立不拔。

中国音乐之真精神,正在于用音符和旋律,奏出这一伟岸刚强之中国灵魂,让听者脱落形骸、奋然超拔,进入与宇宙精神相往还的自由境界。

古琴为中国音乐的代表性乐器,相传为伏羲所创,舜时为五弦,周文王、武王各添一弦,遂定制为七弦。琴面为桐木,琴底为梓木,弦为丝弦。古琴音色有散音、按音、泛音三种,低音深沉苍劲,中音醇厚明净,高音清亮明朗,尤其是琴上有一百多个实用的泛音,音色丰富、晶莹剔透,堪称乐器之冠。

中国国粹以“琴、棋、书、画”为“四绝”,古琴居首,又称“瑶琴”。《诗经》开篇《关雎》即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咏叹之,历代文人弹奏、歌咏不尽。

李白月夜听琴家卢子顺弹琴,遂吟出“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的佳句;白居易《清夜琴兴》曰:“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冷由本性,恬淡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本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另一首云“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在在刻画出古琴洁净深微、超尘绝俗之美。

听古琴家翁瘦苍所奏《高山》,宛如仙鹿奔跳于葱郁的群山间,农人耕田之余,眺望远山,心平气顺,怡然自得;隐士幽居山林,则超然物外、风神潇洒;志士奋身山岳、志存高远,巍巍高山,正是天地正气之流注、天下道义之担当;名儒巨贤,挺身屹立,护持公正仁义于一线,永受万世景仰……

听李明忠用自制“江月·伏羲式百衲琴”所奏《流水》,则山涧清溪,潺潺不尽,樵夫问答,山鸟鸣唱,清响回荡;听沈草农据《诚一堂琴谱》(1705年)所传、苏思棣用“巨壑秋·明益王琴”所奏之古琴曲《阳春》,万物知春、生机萌动、和风澹荡之意,洋溢四方;听丁承运用“巨壑秋·明落霞式益王琴”所奏《白雪》,则雪中清幽之景、雪竹琳琅之音、玉洁冰清之志、超然空明之情,飘然寰宇……
听顾泽长用明宁王朱权亲造之“飞瀑连珠琴”所抚之《醉渔唱晚》,则眼前立刻浮现暮蔼烟波中渔家醉归之闲适图景;而李凤云用“明无名蕉叶琴”所抚之《龙翔操》,则胸中一派超然远引、遗落形骸、物我飞腾之仙家情怀;而陈长林用“无名琴”所抚之《大胡笳》,则文姬虽堕胡尘但矢志归汉之坚贞,其生死离乱、骨肉惨别、誓归华夏之情,令人闻之泪下、思之断肠……

在精妙绝伦的音乐美学名著《礼记·乐记》中,礼、乐、刑、政并列为“王道”完备的根本保证,音乐作为“天地之和”的表征,不仅可以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而且“用于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是“顺民应天”的“盛德”。

音乐之功效,在于“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乐者,德之华也。……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是故……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中国古典音乐之“道”,与维也纳古典乐圣相比美,大矣哉!

国乐美好的灵魂,确实可以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优美的音乐风尚则可以教养人心、移风易俗,使“天下皆宁”、万物精美、宇宙和畅。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