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之一百五十篇——国粹之美(时尚帝国系列随笔之二十五)
毛峰
2016年12月07日

自古以来,雅俗分流而互动,高雅文化引导、提升世俗文化,世俗文化则不断向高雅文化输送新鲜血液,使高雅文化不至于陈腐僵化,文化因此保持常在常新之生命活力与精神平衡。

无奈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制造出超大量的产业工人以及管理阶层,这些人每天工作缠身,根本没有余暇从事高雅文化的学习、欣赏,于是世俗文化、快餐文化篡夺了文化领导权并独霸了话语权,高雅文化被挤到一旁,日益“博物馆化”,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和文化上的“残山剩水”,文化失衡的结果,是全球社会的价值失范和乱象丛生。

传统戏曲、曲艺的命运,就是这一文化进程的写照。

京剧成型于晚清,极盛于民国,萎缩于当代,虽中经几代艺人挣扎奋斗、苦撑局面,但终究难敌影视等大众流行媒介“声光化电”之“声色”诱惑,最终仅为“小众”欣赏之“雅玩”。

就艺术品味言,影视、流行音乐等媒介,如何能与“国粹”——京剧比肩?余尝于电视中欣赏程派传人李世济在中南海所唱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其唱腔做派,缠绵悱恻、仪态万方,真有“石破天惊逗秋雨”之神韵,令满台表演的“京剧硕士班”演员黯然失色;而袁世海演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折,那一大段纵论天下英雄的念白,真直追唐宋古文境界,令当世那些矫揉造作的散文、诗篇愧怍汗颜;

即使是现代京剧电影《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其唱腔、风度,其融会古今中西之唱词、念白、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尽管有极左错误倾向,但其献身一种理想之纯真激情,仍令人感动不已。

准此可知,一种艺术或一种文化,如果能凭借新媒介的便利,同时又保持其独特的精神特质不变,则这种艺术或文化不仅能够幸存,而且能苦尽甘来、再度复兴。

与京剧相比,其他传统戏曲剧种的新生更困难重重、无法预期:昆曲诞生过《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杰作且被联合国列为“全人类非物质遗产”,但其振兴尚难企望;

越剧、评剧等地方戏曲剧种,虽诞生过《红楼梦》、《花为媒》等饮誉世界的精美绝伦之作,但其生存尚十分困难,其发展更无法预期。
徐玉兰、王文娟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宝玉、林黛玉形象,新凤霞、赵丽蓉在评剧电影《花为媒》中塑造的张五可、阮妈妈形象等,将作为难以企及的艺术风范永留于人们美好的记忆中。一代名优,风范常存,供人膜拜,缅怀不已。

同为“国粹”,相声的命运更难逆料:萌芽于晚清、成熟于民国的相声,直接取材于一个社会当时的风俗百态与人性实际,而1949年以后变本加厉的政治运动,使以“讽刺”为生命的相声仅剩“幽默”一途,晚近的相声演员既失传统教化,又无较深文化修养,则表演仅靠“耍贫嘴”以刺激观众的低级趣味,如此“相声”堕落为“粉饰太平”之意识形态工具,其内在精神品质的死亡,则早在预料之中。

民国相声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举凡张寿臣的《巧嘴媒婆》;常连安的《斗法》;郭荣启、朱相臣的《打牌论》;刘宝瑞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连升三级》;侯宝林、郭启儒的《卖布头儿》;

赵振铎、赵世忠的《八扇屏》;罗荣寿、高凤山的《黄鹤楼》;苏文茂、王佩元的《汾河湾》;魏文华、王文玉的《学大鼓》;于宝林、冯宝华的《师傅经》、《五行诗》、《铡美案》;魏文亮、张永久的《武坠子》、《反七口》、《倒扎门》;常贵田、常宝华的《福寿全》;马季、唐杰忠的《多层饭店》等等名段绝活,脍炙人口,流芳人间,其中侯宝林的相声擅长“学”、“唱”,模仿逼肖、韵味十足,堪称大师;马季的相声能发挥此一擅长,有的作品对时政有所针砭、抨击,允称名家。

相声名家中功底最深、成就最高的是马三立(1914-2003),其作品多以“说、逗”取胜,寓意深刻,风格笃厚,马季许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定评。其作品熟练引用《五经四书》等经典名句,寓意多以温厚纯笃为教,符合“温柔敦厚”之传统儒教精神,即使是受时代风气影响、开孔圣人玩笑的名段《吃元宵》,仍饱含宽厚温情之旨,与当代相声浅薄势利之风、刁钻油滑之气判若天壤。

其脍炙人口的名作《开粥厂》对“假、大、空”的乌托邦说较之讽刺、《似曾相识的人》对官僚腐败权势之抨击、《开会迷》、《买猴儿》对官僚主义的揭露、《查卫生》、《学说瞎话》、《大会见闻》等小段,对官僚弄虚作假的讽刺,均在当代相声界独树一帜,允称绝响。

马三立对传统段子的继承、创新,亦贡献很大,其中《夸住宅》对古典文学名著的巧妙运用,使相声焕发出古典文化之优雅神韵:“……你们家门口有一片槐树,那真是‘古槐冲天,浓荫匝地。门庭壮丽,金匾高悬,大有官宦之风。前有高楼大厦,后有小院霓轩。金碧光辉,千门万户,左龙右凤,横搭二桥。一同来往,操练水军,有意征南’……这是我们家?这是《三国》里面曹操的铜雀台……‘边际重重,高接云汉。七步一阁,八步一宫。外有千珊万绮,内有锦绣华堂。宫内摆设精奇,象牙为床,锦鳞为幔,总萃奇宫。销金花帐内,有美女丛停,一个个霞帔霓裳,云寰珠翠,貌美无双,娇容绝世。晨起梳妆,粉水如渠,呵气成云,一阵阵香风扑面,脆滴滴娇音震耳’,这是我们家?这是秦始皇的阿房宫……‘山不高而青,水不深而秀,花不多而艳,竹不密而平,亭不宽而雅,朋友不多而俊。形同管鲍,义似关张,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真乃武侯发祥之地’,这是我们家?这是诸葛亮的卧龙岗……‘山石高耸,细水蟠流。上有楼台殿谢,下有水阁凉亭。……山虎爬墙,藤萝绕树。玉带桥竹栏护岸,月牙河碧水沉流。一望无边,恰似水晶世界,大有仙府之风。’这是我们家?这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听此相声,欢笑之余,对祖国传统文化油然而生崇敬之心、仰慕之情。

《白事会》等段子,则活脱脱为中国传统文章(寻人启事、讣告等)、中国民间信仰、丧葬礼仪的珍贵记录,其间贯穿着传统礼教仁义忠孝之旨,听后令人感慨系之:传统艺术,一如传统风教,崩解沦落至今,真如马三立在“告别舞台晚会”上所戏言“为什麽办这台晚会?为了让贤……”观众席上立刻爆发出一阵不满当今演艺风气、惋惜老人告别舞台的哄笑声!

老人在说小段《家传秘方》之前,上台向观众鞠躬行礼,开言道:“为什么给大家鞠躬?‘未曾学艺先学礼’,‘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吗!”

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乐之精神,洋溢乎天地,润泽于万物,上至雅乐诗文,下至相声杂耍,在在流露宇宙之真本源、人生之真性情、文化之真境界,小小媒介,倏忽时尚,焉敢不慎哉!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