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学源流之一百四十四篇——圣学血脉之十六:真气弥满,广大自由
毛峰
2016年12月28日

人总要回答这一终极之问:

我是什么?我置身的宇宙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如何澄明这一自我、这一宇宙?这一澄明又为了什么、依据什么?人类寻求澄明的冲动之深刻本源何在?归宿是什么?

对中国人来说,最具根本意义的揭示,是1987-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原始墓葬,距今6400年至8000年之间,墓主人身的左边摆放着青龙堆塑、右边为白虎堆塑(由蚌壳和卵石组成的图案),象征着公元前6000年的中华大地,已经具有了对天地四方、天上四灵、地上四季等一系列宇宙生气运行的基本规律的精准把握,此后的中华文明一直在这天人合一的大轨道上不息运行、奋进,直至今天。

进一步的文献记录证实,天上四灵是四组群星(二十八宿)依据宇宙运行节律,向地球万物、人体,有规律地放射出阴阳“真气”,即多种微妙的气态物质能量(暗物质)。

这些真气弥漫在全宇宙,与星体万物、尤其是人体的五藏器官、经脉血脉等生命系统,展开精气交流、共振的象征。人类生命与宇宙大生命的合一(天人合一)至此有了生命科学的实测依据。

观测者发现,冬天北方七宿(玄武七宿)的真气形状,犹如一只巨龟;而春天,东方七宿(苍龙七宿)的真气形状,犹如一匹青色的巨龙;夏天南方七宿(朱雀七宿)呈现一只深红色的凤凰;秋天西方七宿(白虎七宿)则呈现为一只白色的猛虎形状。

二十八宿的真气颜色,分别与太阳系七大行星太阳、水星、金星、月亮、木星、火星、土星之间、与二十八宿群星之间交相辉映、照耀地球万物这一宇宙大尺度传播有关:太阳真气为微微泛红的淡金黄色,经人体太阳穴进入人体,归为心藏、膀胱经、小肠经等;颜色稍弱的为阳明之气,最弱的为少阳之气,是谓中医理论之三阳;

月亮太阴之气是微微泛青的厚白色,归为肝脾肺经,与厥阴、少阴之气构成中医理论之三阴,三阳三阴,中医谓之“人体六经”,主宰着人体的生命运行。

由此可知,人体小宇宙和星体大宇宙之间,是瞬息气交、交合共振、同体合一的大一统关系:

六经到底是什么?当然肯定一是包括人体小宇宙的六经实体,主要是经络、皮肤、经筋、藏腑。二是要包括与人体六经共气的天上星宿、
空间,这个就是大宇宙中的六经了,也是六经之气的主要来源。……没有宇宙的生命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普通的中医大夫号脉,切的是病人的寸、关、尺,以查患者的六经气象。而患者六经之气的另一端,可能远在数万、数百万万光年之外。

长期浸淫于西方近代科学技艺氛围中的普通读者,很可能以为这是传统中医理论的呓语或想象之词,却懵然不知:这恰是对人类与宇宙之间本体同一关系的深湛的“本源知识”;如今,人类对大小两宇宙合一的共同记忆,已遗忘、失落得太久了!

在《尚书·尧舜二典》开篇处,尧舜二帝推行古典宪政秩序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命令世典天文星历之官职、学问的羲和二氏:“历象日月星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即用上古天文测量仪器(璇玑玉衡)精准测量“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正位,以便“敬授人时”,亦即厘定百姓民生、人间生活的各项文明制度——农耕、畜牧、捕鱼、采伐林木、兴修水利、征派税赋、天子、四岳、十二州牧众诸侯之间的巡守、朝觐等所有天下大政,中华文明正是因其精通天道、地德、人文三大系统之太极大一统(天人合一)的根本传播秩序而独步全球古典世界!

近人不学无术、夸诞成瘾,误以为人类发射了探月飞行器,就洞悉了月亮(太阴)玄机,结果发现月球仅为一座“秃山”,却不知:浩瀚宇宙七星(璇玑七政)体系中的月球,有着极为丰富、复杂、微妙的阴阳物质、能量、信息运动,太阴之气采自太阳真气,直接决定着地球生物的循环、节律,从大海潮汐到万物生长,直至女性月经等,无不与月亮有关。

日月之外,金木水火土五星也分别向人体输送白色、青色、黑色、桔红、黄色的宇宙真气,分别归经为肺藏、肝(胆)藏、肾藏、心藏、胃和脾藏,五星、五行、五藏之间协调合作,真是太极大一统之和谐万有也!

由此,我们可以展开深入的文明思考。

譬如,汉唐宋明中华文明生活之雍容富丽气象,乃其宪政治理体系之合理、完善所致,不明个中真谛之俗学、大众,每每在汉瓦、唐碑、宋画、明瓷等器物上留恋忘返,在《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前神魂颠倒、啧啧称奇,却无力深究:为何古人能在“封建专制”的黑暗僵化社会中,自由创造出伟大瑰丽的艺术呢?二者自相矛盾、难以协调、互为抵牾,持“新文化”诸偏执信念者,又如何自圆其说?

一种文明能从其内部不断散发人文光辉并不断扩展其现实疆界与历史时空,必有其根本的宪政观念与宪政制度之合理、完善性为支撑!

揆之中华文明整体,不必远溯炎黄尧舜、夏商西周之“天下为公、协和万邦”而为人类古典文明之巅峰,就是直观秦汉隋唐以下中国古典文明之瑰丽奇伟,亦必然可知:恰是其宪政治理之基本合理性与完善性的不断扩展、增强,才结出了汉唐宋明之瑰丽奇伟之文明硕果。

余在钱穆《国史大纲》“西汉文治政府”概念上添加补足为“宪政文治政府”概念,用以称呼秦汉以下两千年之中国古典宪政制度体系,依据在此。

华夏文明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天道、地德、人文大一统之太极智慧,具体体现为高度完善的宇宙观、历史观、人文观(合称古典宪政观念)和天子、诸侯、贵卿、士大夫、黎民百姓等一切社会等级、全民各阶层,都必须遵天道、行地德、葆人文而相互约束、制衡,从而获得其地位永固的合法性、合理性(合称古典宪政制度体系),否则,天灾人祸、人民起义频仍而至,高踞富贵权势顶端的少数统治阶层,必然被推翻,百姓在此过程中必然受尽苦楚。

因此,日本伟大的汉学家宇野哲人在巨著《中国文明记》中精辟指出:恰恰由于中国文明,自古盛行易而代之的“易姓革命”,始终信奉人民有权推翻政府,不尊某姓皇室为“万世一系”、不容更改的超级神明地位,所以中国不如日本稳定。

近现代受“全盘西化”思潮误导,绝大多数人文学者不假思索就把汉代以下中国王朝定性为“皇权神授下的封建君主专制”,完全是一派胡言!

将此论断与近代西方名贤如利玛窦、蒙田、伏尔泰、莱布尼茨诸哲所言对勘,则中华古典宪政之真相,乃能了然于胸并洞悉人类文明之隐幽也。

再譬如,蒙元营造元大都、大明营造北京城、满清之维护北京城,都必然要自觉采纳华夏典章文物制度尤其是《周礼·考工记》极其合理、先进、完善的城市规划方案与宫殿、朝廷、宿卫、市场、民居等城市布局;

王室所居皇宫,对应天上紫微垣群星而名为“紫禁城”;最高政府机关的象征——三大殿之太和、中和、保和殿,俱渊源于《易经》“保和太和,乃利贞”之太极大一统理想;北京城之外九门、内七门,寄寓大易九五至尊总合之成数;

元明清定都北京,亦采其西枕太行、东控渤海、北据长城、南临幽燕、众水环绕之八卦东南巽位之风水形胜;北京城名,严遵八卦九方制而命名:南有天安门象乾德,北有地安门象阴德,东有东华门象离日龙德,西有西华门象坎月虎德,午门、神武门则象北天玄武龟德、南方朱雀凤德。东南崇文、西南宣武,象文武张弛之道;东直西直二门,象日月出没、阴阳合德之日久天长;东北安定、西北德胜二门,则象文治武功、怀柔天下,王道大一统之兼容并包、含弘广大,宇宙人间之大秩序,美哉无以复加也。

如今,观赏汉陵墓室壁画,上下左右绘以龙虎龟凤之四灵,中央镌刻“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之八个篆字,憬然悠然,乃深知中华万象之舞蹈、交互为用、珠联璧合,中华之真气弥满,广大自由,虽叠经摧残污蔑,却元气未曾亏损,永葆安泰吉祥也!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