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宝银  >>  正文
史宝银:盼更多的企业真正“换一种打法”
史宝银
2017年01月13日

古都洛阳西部坐落着一家大型企业——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重工)。该企业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世界最大的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更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

然而,翻阅中信重工的发展资料,不难发现,始建于1956年的洛阳矿山机器厂(中信重工的前身),在经过了最初的辉煌之后曾一度陷入职工缺乏积极性、技术进步缓慢、人均劳动生产率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等困境。1996年至2003年,中信重工可说是举步维艰。最难时职工曾连续19个月发不出工资。

中信重工当时的审计报告称其“资产质量差,累计亏损大,社会负担沉重,抗风险能力弱”。

中信重工总承包的柬埔寨水泥KCC2项目

面对困境,中信重工领导班子痛下决心,决定“换一种打法”。他们紧抓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转变观念,摒弃陋习,强化管理,苦练“内功”,全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胆进行战略结构调整……一系列的努力让他们一步步“涅槃重生”。

仔细思索上述措施,笔者以为,这些措施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但尤为让笔者感叹的还是中信重工的超前思路和战略眼光。

说到中信重工的超前思路和战略眼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其很早就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很早就确立了并实施了国际化发展战略。

资料显示,从2005年起中信重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建立了工程技术、产品技术、工艺技术三位一体的技术研发中心、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创新平台,并利用澳大利亚的资源优势,在悉尼建立了澳洲公司,建设完成四大类27个实验室,建立了数字模拟实验平台、国际技术平台和4CP、ERP信息平台……打造了一支包括国内外多名专家在内的高素质创新团队。

这期间,参与创新的不仅是技术人员,还包括一线工人。为促使这种积极性成为企业发展持续的动力,中信重工实施“金蓝领工程”,在生产操作工人中评聘“大工匠”,并投入资金支持“大工匠”工作室开展工作,激励一线工人在工艺技术上攻关创新。

中信重工为智利国家铜业公司研制的CSM-1200立式搅拌磨

自主创新战略的成功实施,使得中信重工成功开发拥有了“年产千万吨级超深矿建井及提升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年产千万吨级移动和半移动破碎站设计及制造技术”、“日产5000-1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成套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低温介质余热发电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利用水泥生产线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等几十项核心技术,形成了大型化、集成化、成套化、低碳化的绿色产业新格局,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信重工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那一年该公司获批“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外贸自主权企业”,并在这一年承担出口巴基斯坦水泥厂成套设备制造的任务。当时的这两套设备的目的地,也成为今天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的中巴经济走廊。

多年来,随着中信重工“国际化”步伐的稳步迈进,中信重工的国际化发展也从刚开始的为别人打工、贴牌生产,到建立海外研发生产基地,再到优化整合国际优势资源,逐步从产品国际化、组织国际化走向要素国际化,全球的营销、研发、生产、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厄瓜多尔项目首批磨机通过试车验收

期间,他们将国际市场定位于欧美、澳洲、南美、南非、俄罗斯、印度等高端市场和新兴市场,组建了澳大利亚公司、SMCC公司、西班牙CITIC Censa公司、巴西公司、智利办事处、南非办事处、加拿大办事处等海外机构。完善的海外制造基地、海外研发中心、海外营销服务机构和海外备件配送中心,使其产品和服务抵达欧美亚非及大洋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信重工的新增订货中,2016年国外部分占比已经达到了60%左右,我们将争取将这一比例再稳固并扩大一些。”中信重工国际公司总经理王新昌在面对笔者时话语铿锵。

写作本文时,笔者同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仍处于举步维艰的困难时期,其中少数企业更是亏损额不断扩大和亏损面继续增加……在此,笔者真诚地建议这些企业,不妨在痛定思痛后,仔细研究,寻求新思路、新策略和新方法,真正的“换一种打法”。

关于作者:史宝银,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