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辅仁讲稿:中国戏剧研究之三
毛峰
2017年03月01日

三,轴心时代的戏剧形象

《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力图冲破近代西化戏剧观的窠臼,其卓见有三:

第一,界定戏剧的本质,在于“直观的宇宙精神”之呈现;

第二,认定《大武》,作为西周代表戏剧作品,显示了“周人理性精神的觉醒,以讴歌人的价值与力量”;

第三,《大武》演出之舞队,采八佾(六十四人)天子制度,六成(六幕)之完整规模,暗合《大易》八卦之北卦“水”与南卦“火”之象,水火兼济以象中华文明之圆满。

1,轴心时代的中国戏剧形象:平民士子成为伟大壮阔的历史运动(史诗剧)的崭新主角

晚周轴心时代,由于政权与学术的下移,诸子百家勃兴,平民士子成为壮阔历史运动(史诗剧)的新主角,敢想敢干的士子精英形象,荟萃于儒门、墨家等学术群体,道家、阴阳家、儒门事功别派之法家等各呈异彩,中国轴心时代臻于全部中国历史与史诗剧作的顶峰,至今难以企及。

《左氏春秋》载:鲁昭公十七年秋,邻近鲁国的小国——郯(音谈)国的国君郯子访问鲁国。为了显示鲁国文化大国之盛,鲁昭公与实际掌控鲁国军事、财政大权的贵卿季平子商议,请博学的孔子作陪。孔子接受延聘,进入宫廷,与来访的郯子深入讨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历代官制等问题,孔子时年27岁,以少年英俊、博学多才、远见卓识的亮丽形象,戏剧化地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宣告了中国第一学派、伟大古典宪政治理的思想体系——儒家的诞生!

2,作者新著《孔子》(文学剧本)的一则戏剧片断:郯子来鲁,孔子论学

内景。鲁国宫廷。礼乐歌舞,妙曼而作。

鲁昭公【前560-前510,长孔子九岁】与郯子欢宴。

季平子、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贵族卿士作陪。

孔子是受邀作陪的唯一平民青年,年仅27岁。

叔孙昭子(鲁大臣,浅学俗儒、浮华万状、跪起敬酒):“郯子,久闻博学,唐突请教:我听说少昊氏以鸟命名官府——这鸟儿……也能当官治事吗?”

郯子(鹤发童颜,行礼饮酒,侃侃而谈):“昭子,不学才薄,略知一二。少昊氏乃吾祖先,故能言之。吾闻之先人,昔者黄帝以吉祥的云彩命名他那个朝代的官府,象征百官如灿烂祥云,莅临人间,带给天下百姓太平安康;炎帝以大火星记录天下时宪历法,以措置农耕畜牧、民生百业,所以他的官府,都以大火星等星辰的名字命名……”

季平子(面露困乏与不耐烦,附身对礼仪官悄声低语):“叔孙昭子就爱多事,问这些干什么?他们郯国早就衰微了,今已为鲁国附庸,还吹嘘祖宗呢!”

郯子(不闻非议,继续侃侃而谈,鲁昭公礼貌地点头)“共工氏擅长治水,以水名官;伏羲太昊氏,有龙兴之德,以苍龙之星命名百官;(加重语气)我高祖少昊氏,传自伏羲,即天子位之时,正值司南天群星的朱雀七宿,闪烁于南方浩浩天空,象征着光明盛大之气,将莅临中国,安抚华夏与蛮夷;少昊即位之时,更有五彩凤鸟,飞临朝廷,少昊吾祖龙心大喜,遂以鸟(凤鸟)命名官府,百姓爱戴之也。”

3,戏剧片断(续):孔子以27岁平民青年,亮相于诸侯,巍然以中华大一统自命

季平子(举起酒樽)“郯公真是伏羲-少昊圣胤之后,博学多闻,佩服、佩服!请饮此尊!”(用眼色示意孔子发言)

孔子(起身行礼):“列位尊公在上,学生丘闻听郯公刚才一番教诲,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吾华夏文明,一脉相传之官制、礼制、教化,均以天下正气、时宪历法、百姓民生,为措置、治理之要务也。丘但有一事不明,还望郯公垂教。”

郯子(惊艳于孔子的年轻、英俊,转向鲁昭公、季文子):“贵国乃周公之后,文教一向昌盛;今见仲尼,真名不虚传!(转向孔子)不敢言教,探讨而已,请说——”

孔子(再次向郯子行礼):“尊公,冒犯了:刚才言及共工氏,以水名官;共工乃伏羲水师,曾以治水技术,与伏羲-女娲氏争夺天下,如此僭越、叛逆之人,将他也列入伏羲、炎帝、黄帝、少昊等天子帝系,不知尊意为何?”

满座皆惊,鲁昭公、季平子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

郯子(温文一笑):“仲尼之言,确是抓住了吾失言之要害——礼义大一统,乃列国之根基、天下安定之本源。倚靠权势欺凌他人者,必灭!(鲁昭公、季平子闻言低头不语)大国欺负、吞并小国,达官贵人欺压百姓,国必纷乱,天下必亡。我刚才为解答昭公官府命名的问题,将共工不慎窜入圣胤,罪过也!(举樽)自罚!”

满座皆笑。季平子命礼乐作。

孔子(感动于郯子的温文大度):“尊公博学卓识,尤精于官制,丘请执弟子礼,不日率弟子前往馆驿拜望,受教于先生!”

郯子(微笑点头):“不敢倨于师生之礼,愿共学!”

4,新著《孔子》另一则片段:“礼者,人之根干,足以树立品节;国之法宝,足以完备治理”

内景。鲁国贵卿宅邸。

鲁国贵族、执政三家之一孟僖子病重垂危,召其子南宫敬叔(名悦)、何忌(孟懿子,后继位执政)、众家臣,围绕床前。

孟僖子(气喘吁吁、一字一顿地):“吾恐不起,赶紧交代你们一件大事:吾曾经到晋、楚办邦交之事,人家大国都行礼彬彬,我们鲁国虽是小国,但作为周公之后、礼乐之邦,却长期废弃了礼教之学,弄得在诸侯之间应对失措、很没面子!”

南宫敬叔(强忍哽咽,捧水):“大人慢言!”

孟僖子(饮水,握住南宫手):“吾闻之先贤:‘礼者,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在当今鲁国,我看唯孔仲尼最懂礼,将来必有出息!他本是殷商让国的圣贤之后……吾国臧武仲子也曾言:‘圣人有明德之人,即使不显赫于当世,其后必有子孙显赫。’这岂不说的就是孔丘吗?我们孟孙、叔孙、季孙三家长期执掌鲁国国政,要想固位、永享荣华,不能不学礼!我死后,你俩要拜孔子为师,别看孔子年长不过你们几岁,但学问人品足堪为人师!记住没有?我已经向季孙、叔孙他们打了招呼了,拨些钱粮给孔丘,让他在鲁办学校,你俩过去受教!”

南宫敬叔、何忌、众家臣,俯首称是。

……

5,“朝闻夕死可矣”:儒门群弟子之人格光辉,子路鲜活感人的戏剧形象

孔门群弟子,人格光辉照耀千古,尤以颜回之厚重内敛与子路之外向张扬为鲜活感人的戏剧形象之两极,《孔子家语》、《礼记》(大小戴)、《论语》、《史记》载其善治军赋,与孔子发生数次冲突,逼得孔子对天发誓、严厉训斥,尤为精彩深刻之戏剧情节。

子路少年时好舞剑、好华服,孔子教正之;孔子困于陈蔡,绝粮,犹弦歌不绝,子路愠见,问“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路悻悻而去;卫灵公宠爱美男弥子瑕,夫人南子宠爱宋公子朝,太子不满于南子,杀之不果,逃往晋国,灵公死,卫国大臣立太孙而拒绝太子回国,晋国武装太子夺回政权,子路死难,临终犹正冠,义勇薄于天。事前,子路问卫国政治根本举措,孔子谓“必也正名!名正而言顺,言顺而事成”云云,千古垂训;子路放言“何其迂腐也!”,临大节而急躁者,必败,子路之教训也!

6,以光风霁月,振拔生命的悲剧:从老庄列子之逍遥,到叔本华、尼采、阿瑟·米勒之解脱

老子、庄子、列子之道家学派,以举世征逐权势为非(开启日后佛教流布中土之先机,犹柏拉图拆分完整世界为本体-现象之二元分裂与错乱,开启基督教征服西方之先机以及近代物质-精神二元世界观之误导,唯熊十力破此迷执),其以清净无为之说相号召,老子之“玄”、庄子之“齐物”、列子“古犹今也”之论,深湛美妙,品之豁然开朗,犹如博尔赫斯、佩索阿之诗、垮掉一代文学之卓颖不凡也。

孔子儒家之“深慧德操”(阳刚之德)与佛老之教“深悲解脱”(阴柔之德)为中国智慧之广大自由之根蒂,须臾不可离身也。生命之悲剧性,希腊、印度、佛老均言之,近代则叔本华、尼采尤精湛,当代美国戏剧名家阿瑟·米勒的《论剧散文》,更揭示人性与环境冲突这一伟大悲剧主题。

7,晚周戏剧专才的温婉讽喻:俳优、倡伶之和美劝谏,人性、国性、宇宙天性的唤醒与培育

中国戏剧在晚周时代(轴心时代)繁盛无比,出现了职业性的演剧阶层——俳、优、倡、伶,均和、美、容、悦之义,能以温婉讽喻实情,劝谏权贵阶层之自我约束者也。

《史记·滑稽列传》所载故事“优孟衣冠”即其一:楚庄王欲以大夫礼葬爱马,有敢谏者斩。楚倡优字孟者,入宫大哭。庄王问何故,优孟讽谏曰“以楚国堂堂之大,以大夫礼葬犹薄,请以人君之礼葬此马,令诸侯皆知君贱人而贵马”,楚王乃止。楚相孙叔敖清廉举贤,临终嘱付儿子,贫困求助于优孟。孙叔敖子果然家贫,负薪路遇优孟,孟衣孙叔敖衣,与其子处年余,俨然孙叔敖,左右不辨,优孟复见楚王,楚王大惊,欲复拜为相,优孟告以清廉居相,楚霸,死后子困,不足为也。楚王谢过,封其子四百户,子孙守之不绝。

刘向《说苑》载,晋楚交兵,楚败,楚优南人系囚,仍楚冠,晋文公问之楚事,对答得体,盖亡军不足忧,亡心则无救矣!文公敬之,遣之以修晋楚之好。盖戏剧进乎邦交与风教也!

晚周戏剧专才倡伶之属,乃以美色唤醒人性之忠贞不二、国性之道义礼教、宇宙天性之广大自由,诚孟子所谓“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小补之哉!”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