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今天正在瓦解西方自主走出经济衰退的自信。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得出结论称,政治不确定性正在减缓贸易增长,西方右翼政治势力的崛起可能已经在给全球经济蒙上阴影。
反观中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今天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不仅如此,中国也一直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着最大的贡献份额。另外,中国经济也从某方面取得了这种公信力:只要中国维持在官方所规划的经济增长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只会增长,不会减少。
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产业政策今天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从外部环境、人口、投资、货币、收入和政策这六个维度看,今天中国经济中长期因素基本面都处于稳健发展当中。
例如,人们所担心的人口红利衰减问题,事实上今天中国在劳动生产率方面仍高于美国与日本,在从粗放型经济过渡阶段,中国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用10年走完了欧美24年要走的道路,顺利过渡到集约型经济阶段。
另外,城市的扩容、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拉动都在为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助力。2016年一年以来的宏观政策调整,以及2017年预期中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中长期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等举措,已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经济企稳转型的策略与决心。
许多经济分析师表示,中国在走完前几年“L”型中高速发展的阶段后,开始向平稳发展过度,为整个经济换挡转型提供时间。而对于处于不确定性中的世界经济而言,这种稳定发展也足以让他国艳羡。稳定,笔者认为,这是西方世界今天看好中国经济的第一大因素。
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一个互利共赢的经济体。有观点认为,“合作共赢”的世界贸易格局是不成立的,而是你上我下,优胜劣汰。国别之间经济的盛衰实际上就是全球产业转移和格局再调整的过程。但这只是静态的产业经济的观点。从一国整体经济而言,恰恰可以利用这些产业调整流动性再做文章。
中国通过自身的供给侧向消费侧转型,还向世界市场提供了一个13亿人口的消费、投资市场。2015年,中国海外出游消费创历史新高;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创历史新高,这些都帮助了低迷的世界消费经济与制造业回暖。
在世界多个经济体因为经济不景气、就业率下降而准备闭关锁国,产生逆全球化趋势时,中国一方面通过亚投行、一带一路战略,带动周边国家共享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市场联通开放产生的机遇;一方面还在WTO、达沃斯、日内瓦峰会等全球化关键进程的谈判中,发挥明确推动的作用,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已有外国媒体表示,今年的G20峰会、一带一路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都在等待中国经济进一步释放合作开放的动能,让更多国家的经济改善搭便车。
在中国国内市场,新兴制造产业,汇率、证券也在向外国资本开放,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向世界传递出了合作发展的意愿,这无疑是为世界各国产业持续发展,市场回暖提供公共机遇。
(作者:张榕博,齐鲁晚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