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  正文
杜娟: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
杜娟
2017年04月04日

在我们的文化里,死亡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人们很少特意将它提起,说到“死”字也会被视为晦气。
于是,大部分人在面对亲友突如其来的死亡时会被不知所措的悲伤淹没,极大地影响到他接下来的生活和视角,甚至在之后的人生里所做的决定。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跟我说他外派在新加坡的同事得到父亲出车祸的消息之后马上赶回国,但为时已晚,没有见到他父亲的最后一面,只是沉痛地料理了后事。最让人唏嘘的是,他身怀六甲的妻子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产了,而他的老父亲却没能见到未来的孙子或孙女。

这位年过四十的朋友说及此处眼眶通红,快要落下泪来。
我问他:“你想过你的父母有一天也会离开你吗?心理上是否有过准备?”
他说他之前没有想过,也不愿去想。

我的父亲是在我十四岁时突然离开人世的,从他感觉身体不适到离开我们,前后的治疗时间不足两个星期。我体会过那种没有征兆的,巨大的,仿佛可以吞噬一切的悲伤。

我看到赶来医院的父亲生前的好友,一个大男人无法面对残酷的事实,痛苦地躺在地上打滚,泪流满面。看到前来的每一个亲友脸上的痛楚和面对我深深的同情。之前我们一家三口小小的家里,瞬间聚集了特别多的人,一切都很慌乱,因为没有人曾想到过如此意外的结果,但“死亡”——从来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就是那样发生了。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
在整个过程中,她没有出于保护还未成年的我而让我缺席认知死亡的每一个过程。我亲手推着父亲去了太平间,三天后亲自目睹了遗体告别式,亲眼看着他被推进焚烧炉,又在外边等着骨灰和白骨的混合物出来,装进骨灰盒,我亲手抱着骨灰盒完成所有仪式,直到放进一个隔间内。
这其中的悲伤是一个人无论如何预先做准备都无法准备好的,不管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被一种难以述说的痛苦和无助、迷茫笼罩和包围。

而这仅仅还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会无法面对曾经的屋子,因为所有的角落都是逝者的影子,无法面对回忆,因为每一个片段都提醒着你那些有他的回忆将永远无法再现,无法面对安静的时间,大脑会不受控制的去悲伤,无休无止的悲伤,一次次懊恼我们当时做错了哪一步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最可怕的,是无法放过自己。当不幸发生时,我们会很自然地问: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为什么别人一生中的大部分岁月都有父母的陪伴,而我却仅仅拥有父亲的十四年。我们不由自主的按照一个逻辑区推断:一定是我的错,一定是我哪里不好。

直到几年后我上了大学,在西直门地铁站无意中看到一对父女,那位父亲的侧面非常像我的父亲,相似的发型、身材和衣着,他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特别开心的笑着。我看着他们的背影在地铁站里嚎啕大哭,无法自制。直到那个时候,我都常常处于一种为什么是我的情绪里。

这是非常有害的,这种情绪会让我们偶尔陷入自卑和怀疑。我们必须明白,人生中发生在我们头上的很多事,真的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一定要放过自己,重新建立对生活的自信。

父亲去世后,我的母亲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停下我们生活的脚步。
父亲被火化之后,我第二天就去学校上课了。很多亲友跟母亲建议,让我请假一段时间,他们担心我无法面对学校里同学的询问和老师的关心,或者情绪崩溃等等。母亲问我:你想去上学吗?我说我想。
现在回想起来,在发生了重大变故之后马上回到学校,回归到原来的生活轨迹里的确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我时不时在课间流泪,偶尔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头脑突然一片空白,同学偶尔的一句关心让我更加难过。但是,如果我没有尽快回到学校,事情会变得更糟,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回归正常的生活。

我的母亲也很快就开始了她原来的工作,对她来说更艰难些,因为父亲生前是和她一起工作的。那么,面对着同样的工作环境,少了那么重要的人生和事业搭档,每一天都是煎熬。多年后我和母亲聊起,她说那段时间的确在生意里赔了很多钱,因为心思会乱,也会有人趁火打劫,但如果不去工作,会更糟糕,在最无助的时候必须让生活继续,要相信我们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

生活的继续不代表我们可以轻易地忘掉悲伤,关闭痛苦的阀门。一天的工作结束,还是会在每一个晚上流泪。一天的学习结束,还是会忍不住回忆有关他的点滴。
那段时间,一向胆小的我突然特别勇敢,夜里回家的路上我总想遇见鬼,心想是不是真有“鬼魂”,我能再次看到他,抱着他,听到他的声音。
再后来,我和我的母亲遇到什么难题,我们总互相打气,最糟糕的我们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更糟呢?

再后来,我会时常想起他的美好,有时候特地空出一些时间来想念他。在那样一段安静的想念之后,会对现在的生活充满感恩。死亡那么出其不意,会让人更珍惜眼下的每时每刻。毕竟,换个角度想,事情永远都有更加糟糕的可能性,何不感恩现在还好?
我工作之后,把第一年的积蓄攒起来买了一块墓地,碑后的墓志铭是我亲自写的,试图概括出父亲善良美好的一生。之后每次去墓地,那些多年前自己写下的文字依然能够温暖我。

这就是我这些年来学习面对和理解死亡的方法:认识到错误不在自己;不论多难继续原来的生活;直面自己的想念并转化为积极的力量。

今天是清明节,很多人都在怀念故人,最终,我们也都会成为故人。
每个人都会遇到看似无法承载的悲伤,彻夜的哭泣,并被痛苦无望笼罩。相信我,你可以扛过这一切,带着希望、力量和光。

关于作者:杜娟,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