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杰  >>  正文
程世杰:对不起,中国没有嘻哈
程世杰
2017年09月12日

讲个笑话:中国有嘻哈。

在《中国有嘻哈》大火之前,“freestyle表情包”就已经让这个小众的音乐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这个节目火了,但不代表中国就一定有嘻哈。

为了更客观的评论,我特意把它看了一遍。无单词不嘻哈。

嘻哈(Hip-Hop),或者说“说唱音乐”,作为一个看热闹的外行,对它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百度百科上。但是当你挂着金链子、戴着大墨镜,满口黑人英语,然后跟我说这就是中国的嘻哈。对不起,你吃兰州拉面也算嘻哈?我吃火锅底料就代表rap?

Hip-Hop诞生于美国黑人街头文化,从诞生之初就被贴上底层的标签,歌词浮夸粗俗不是它从贫民窟到大众流行文化的符号。流行是有社会因素的,底层、压抑、不公,在这个时代会让这个文化得到更多的人认同。

想要认同就要引发共鸣,美国的黑人文化中国没有,他们的压抑也只是嘻哈的土壤,但其本身不是音乐的一部分,永远不是。

嘻哈不是说几句英文,靠几个选手互相抨击就能完成的。嘻哈歌手大多愤世嫉俗,嘻哈如此,但所有的这些并不代表就是嘻哈,也没有一种音乐的流行是依靠选秀节目带动的。水土不服的嘻哈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喊麦和中国有嘻哈中间隔了一个中国好声音。

节目捧红了一众地下说唱歌手,但中国依然没有嘻哈,却让很多如我这样的外行愈发尴尬,看一群不认识的人在不认识的台上说着一些不认识的语言。主流群体还是把它当做一个电视节目的消费品,当做一个从来没有在中国流行的小众文化。

嘻哈还不是中国主流,大多数嘻哈歌手还是不会被喜爱。《中国有嘻哈》选择的嘻哈歌手,都是这个群体里与“俗人”最接近的那一群。很多人说过,真正还在地下的“嘻哈歌手”们并不讨人喜爱,主流的嘻哈不是这样。

狂热的背后是彻骨的冰冷,市场上的残缺和文化上的格格不入,让嘻哈在中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几乎不可能。那些地下说唱人的自由甚至混乱的表演和生活状态,仍然会在底下藏着,仍然会有小众的喜欢,但却很难成为大众。

那些所谓喜欢这个节目里选手的观众可能真的喜欢他们,但对不起,中国是没有嘻哈的,以后可能会有,但最起码目前没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管理员】
媒体评论员、微博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