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并上调2017年和2018年的全球GDP增速预期。其中,中国经济增速上调0.1%至6.8%,这是该组织今年第四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此前在9月20日,经合组织上调了中国2017年的GDP增速,从原来的6.6%上调至6.8%。
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国际上常常会有这种质疑的声音。毕竟过去5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环境资源瓶颈显现等一些新趋势让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逐渐弱化。而中国经济半年报诸多经济增长数据亮相后,多家国际机构就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其中,IMF今年已经四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机构纷纷点赞中国经济,堪为对唱衰论者的最好回击。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达6.9%,下半年有望继续保持;同时,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经常账户盈余将继续收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物价水平保持稳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达到了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中国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调优,发展新动力明显增强,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增长的包容性和获得感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迈向“双中高”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家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消除阻碍生产要素供给和配置的体制性因素,为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动力。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平均每年增量44413亿元(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
从数据来看,2015年全年和2017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均为6.9%。但前一个6.9%中,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还比较零散。后一个6.9%中,以工业机器人和电子商务、智能电子产品等为代表的新产品成倍增长,互联网信息及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新动能规模比重明显提高。如此也足以表明,中国培育新动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实质性的进步,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正在加速聚集。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势头尤为迅猛。相关数据就显示,2016年全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33.9万件,比2015年增长21.5%,继续居世界第一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比2015年增长27.0%。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正在日渐显现。可以肯定,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其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也已日渐体现出来。
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继续发展也需要世界。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IMF亚太部主任李昌镛就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和中产阶层崛起为亚洲经济体提供了众多机遇,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正是亚洲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华尔街日报》也评论说,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过去五年全球经济将少增三分之一。
“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正对全球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10月9日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可见随着资本外流的压力缓解,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外汇储备9月份连续第八个月上升,突破3.1万亿美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前景看佳。这也足以表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发展必将给世界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红利。
(作者系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