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宝银  >>  正文
史宝银:河南一千年古县盛行一种面 号称“养生至宝”
史宝银
2017年11月16日

河南省中西部伫立着一座千年古县城——平顶山市郏县,当地盛行一种饸饹面,古称“河漏”面,又称“活络”面,是利用“杠杆原理”压制出来的,也是当地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拥有千余年历史的传统特色名小吃,《中华风味饮食总》一书称赞这种面“舒脾健胃,养生至宝”。

笔者犹记多年前途经郏县时曾经品尝过一次郏县饸饹面。那天当饸饹面端上桌后,笔者看到,饸饹面面条呈圆形条状,面上放有碧绿的葱花和薄薄的大片羊肉,闻一闻有股淡淡的清香,吃起来十分可口,回味绵长。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关于郏县饸饹面的起源,说法有好几种。其中一种可溯及唐代,且传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着不解之缘。明人张居正的《昌黎先生文集辑补》一书“谏迎佛骨” 一节就有韩愈的一段话:“元和年间,自蔡屠贼归,途食郏河漏。”这里指的是,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带)刺史吴元济反唐,拥兵自立。韩愈随军平叛,生擒吴元济,史称“淮系之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军离蔡,行至郏县城西吃了饸饹面。

当地流传较广的关于“河漏”面改为“饸饹”面则与清朝康熙皇帝有关。相传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说到饸饹面的制作工艺,资料显示,古人在制作饸饹面时,曾用牛角钻6-7个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将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后来出现了饸饹床子,此床子多用硬木料做成,中间有圆洞,下方有孔,上面有与圆洞直径相比略小的圆形木柱头伸入洞中挤压。人们制作饸饹面时把饸饹床子横骑在下饸饹的大锅上,把和好的荞麦面、小麦面放入饸饹床子里,用力压迫使面从下方的孔内落入沸锅中,待面条压到一定长度,再从下面把面条截断,煮熟后再配上各种辅料即可。

到了20世纪后期,饸饹面的制作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电动饸饹机逐渐取代了老式的架子饸饹床模式。

据称,郏县饸饹面的食材初以荞麦面为面料,后以小麦面替代荞麦面,配以熟羊肉、葱花及茴香、花椒、胡椒、当归、西洋参、桂圆、红枣、枸杞、麦冬等熬制的羊肉高汤。如此制作出的饸饹面不仅美味可口,更具有舒脾健胃、滋阴壮阳、保健防病、美容养颜的功效。

关于作者:史宝银,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