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榕博  >>  正文
张榕博:黑科技进入公共服务,我们要期待与担忧什么?
张榕博
2017年12月18日

当“科技以人为本”这句时代口号渐入百姓生活时,中国健康医疗产业刮起了一股“黑科技”旋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区块链相继被引入我国健康医疗产业当中。今年3月,阿里健康的区块链技术在常州市医联体底层技术架构体系中应用;今年5月,中国移动、浪潮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队”,似乎我们正看到,我国科技产业与人类健康这两大时代命题,今年正快速拉近距离。

同类的实例在国外也比比皆是。基于人工智能强大的算法,微软可以对霍乱病情的爆发进行预测性建模,以便对饮用水和疫苗等关键资源合理配置。IBM在旨在改变非洲基础设施的Lucy项目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耗水更少的条件下提升作物产量、增进教育质量以及提高使用医疗服务的机会。

可以说,在中国,最近这一轮由科技企业与职能机构共同掀起的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热,正让一批传统公共服务行业面貌一新,快速驶入“数字时代”高速公路。但欣喜之余,我们似乎应该思考,由科技发展带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延伸到今天的公共服务领域,我们该期待与担忧什么?

有观点认为,科技的发展可以从技术上为公共服务提供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但公共服务领域由于自身的性质,发展往往滞后于商业应用。这也促使我国在科技产业市场采取了先放后收的管理姿态。但今天科技产业正试图冲破商业市场的红海,快速跳入公共服务的蓝海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政府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这些科技工具的成本越来越高,公共服务业势必越来越依赖科技企业提供从平台搭建到开发、维护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在医疗、质检领域,这类迹象已然十分明显。但现在是不是科技产业进军公共服务行业的最好节点?或者说,当前的科技工具是否已成熟到了直接跨越信息社会基础架构的搭建,直接进入应用领域,深入百姓生活当中了呢?答案是未必的。比如,在医疗大数据应用较早的山东,卫计委通过与科技企业浪潮合作,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对山东人的“刻画”,设计出针对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风险预警模型和慢性病干预模型,随时为医生及居民个人提供健康建议。

但目前,这个尝试并未大范围铺开,个体、地区差异,以及对“数字人”算法的有待完善,都在制约科技成果真正发挥建设性效应。因为很可能在这项科技公共服务实施过程中,百姓将某种大数据建议当作100%的定论,而商家则会依照这些“依据”大做文章。这不是不可能出现的,在信息化社会发展最快速的中国,互联网以及科技工具的认知与使用仍然呈现出时空不均等,再伴随有几亿人口的城乡人口迁移,人们对某个新生事物的认知产生差异,乃至误解再所难免。

我们还需要担心的一件事,便是今天数字公共服务行业的开发主体,已不仅是公共服务部门本身,而是科技企业在其中的深度介入。个人隐私、公共利益安全,因此愈发受制于商业利益集团。那么,我们如何促使科技企业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保持平衡,并且与相关公共服务部门一起监督?笔者认为,分领域、分阶段推动公共服务科技化、商业化步伐是可取的办法。

还有学者谈到了科技运营者的“身份效应”,也就是公共服务应该寻找那些让人们放心的科技产业运营商。比如,建立"中国质量链"将是一个大的行业布局。为了完成这一布局,中检学会将与浪潮建立全球区块链研究中心,成立标准化协会,组建质量链创新联盟,这个投入是旷日持久的。同时,区块链支撑的质量提升平台的建设,前期也需要巨大投入,最快一两年后才能见效。

从这一点上看,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公共服务领域都将是一个宏大场景,如果不从国家利益出发,没有足够的情怀,是做不成的。总而言之,科技可以在市场环境下高歌猛进,但是科技成果与公共服务结合,必须慢下心来。(作者为全球化智库特邀研究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管理员】
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品牌总监,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