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  正文
秦川:“高质量发展”为何成为当今第一热词?
秦川
2017年12月22日

连日来,“高质量发展”被广为传颂,借用人民日报报道,即“成为第一热词”。只要一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提高质量发展,只要一提高质量发展,必与新时代相连。高质量发展为何如此走俏,一举成为极有时代感的时尚热词?

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每个热词的流行都不偶然,它一定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一定与世情国情乃至党情民情紧紧相连,特别是那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大词,从问世到热传都有着清晰而深刻的内在逻辑。

“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今第一热词,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新目标,也意味着新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换言之,不是高质量发展选择了时代,而是新时代选择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今第一热词,还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如果没有高质量发展,就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果没有高质量发展,人民的生活品质就不可能得到长足提升,就无法享受到更有内涵的品质生活,而只能在低档生活中徘徊。

高质量发展对接高质量生活。对于老百姓来说,无论高质量发展还是高质量生活,都不是抽象表达,而是嵌合于最基本的民生之中,浸润在最日常的生活之中。比如有村干部认为,高质量发展是“鼓得起腰包,住得了好房,处得好邻里,留得住人才”。有职工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远离雾霾,老有所乐,饮水吃菜都无公害”。

高质量发展的提出,绝非拍脑袋,而是深思熟虑;绝非心血来潮,而是水到渠成。稍微梳理我国发展的基本脉络,即可发现,党中央之所以提出高质量发展,是高屋建瓴,站在时代高地上的战略判断。

提出高质量发展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故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一些官员仍留存GDP崇拜的旧思维,仍迷恋粗放式却容易出政绩的发展模式,仍追求看得见的形象工程……要改变这些不合时宜的发展思路,就应该改革考核方式,比如,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抓好明年的重点工作。但是,高质量发展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短期行为。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入手,到强化行之有效的制度监督,让高质量发展深入官心,从而为建设更美好的国家注入无穷动力,让每个国民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责任编辑:管理员】
资深评论员,供职于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