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太行山区的8171次列车。孙瑞生 摄
2月12日,小年后的第四天,全国各地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已经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在急匆匆往家赶,盼着早点和家人团聚。
而与众不同的是,太原车务段8171/8172次列车的列车长刘立新却走向相反的方向。2月12日上午9时25分,他准时登上由山西榆次开往襄垣大平的列车,这趟车单程需要6小时,往返12小时。
这是一列穿行于太行山区的“小火车”,说它小,因为它仅有3节绿皮车厢,它也许是目前仍在运行的山西乃至全世界最小的火车,那么刘立新也就是全世界“最小”的列车长了。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人,他虽然很普通、很“渺小”,他做着极其平凡的事情,然而他的故事却很是让人感动,我们的主人公刘立新就是这么一个人。
列车长刘立新在车上服务了整整25年。
今年52岁的刘立新,从1993年5月1日8171/8172次列车运行的第一天开始就在车上工作了,到现在整整25年。25年如一日,守着同一列火车,跑着同一条线路。
“1988年,我刚参加工作,分配在太焦线上的红崖车站。1993年,我27岁,那年8171/8172次列车开始运行,我上了这列车便再没有下来。”
“刚开始我在车上卖货,卖的是米面油,主要以服务沿途车站职工为主,同时也面向普通群众。那时生意不错,一天的销售额少则一千,多则两三千。而我那时月工资也就100元上下。”
“之后卖货的生意承包给了个人,我做了列车员。”
刘立新说,列车员的工作很苦很累,每到一站,开门关门,招呼旅客上下车,同时还负责打水扫地、清洁卫生,冬天还得烧锅炉。
“没有餐车,吃饭也不定时,有一顿没一顿。”
“2002年,我当上了列车长,一干就是16年。”
刘立新说,这列火车不仅小,而且慢,因为它逢站必停,人们给它一个昵称,叫“太行公交”。
列车员把扛着大件行李的乘客推上车。
这趟运行在太焦线上、活跃于太行山区的“慢火车”,全程195公里,途经山西两市六个区县,穿越56条隧道,跨越142座大桥,停靠21个车站。
它也可以说是目前设施最简陋的火车,没有空调,没有餐车,车上供暖还是靠燃煤锅炉。
“列车上虽然有股煤烟味儿,但老百姓喜欢。”刘立新笑着说,“车上越简陋,他们感到越随便,闻到煤烟味儿,他们感觉有家的味道。”
“说实在话,凡是坐这趟火车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身上没有几个钱,他们不嫌车速慢,图的是票价便宜,全程只有10.5元。”
“从村里到县城,少则一两块,多则两三块,和城里的公交车差不多。”
“村民们进城赶集、走亲访友、外出打工经商、出售农副产品、采购生活用品,都坐这趟列车。”
“还有上学的孩子,我看着他们一个个长大,当了爸爸妈妈。”
刘立新对记者讲,跑了25年,他和沿途的群众都很熟悉,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谁家的红枣、小米收了多少卖了多少,谁家的小子姑娘考上大学、在省城定居了等等,好多我都了解。”
“大家上了车,其乐融融,就像回了自己家一样。”刘立新说。
“过去车上都是满员,每节车厢能坐200多人,三节车厢能坐600多人,过道里也挤满了人。现在少多了,一般也就七八十人。”刘立新说,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坐火车的人越来越少。
“火车虽然慢,但有一点好处,它风雨无阻,而且从不晚点。”刘立新说:“2017年年底,山西晋中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车上一下涌上来400多人。”
说起这列火车的好处,刘立新如数家珍。
“太行山山大沟深,列车沿途都是山庄窝铺,大的村子一二百口人,小的村子只有几户人家,出行不便。这趟列车极大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出行。”
“隔山相望的两个村子,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但翻山越岭至少得一两个小时,如果进县城,差不多得用去一整天时间。”
“火车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刘立新说。
“太行山盛产小米、核桃、红枣等农副土特产品,土豆、红薯、苹果、梨也很好吃,自己家养的猪、羊、土鸡,以及家鸡下的笨鸡蛋,都是绿色食品,城里人十分喜爱。乡亲们拿到县城去卖,换些零花钱。来来往往,大家都坐这趟列车。”
“为此,乡亲们亲切地称呼它为‘致富列车’、‘幸福小火车’。”
车上乘客寥寥,一位当过生物教师的老者在做笔记。孙瑞生 摄
跟着这列火车跑了25年的刘立新,也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
太行山是革命老区,也是我国有名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刚跑车那会儿,能感受到老百姓确实很穷,不仅穿的衣服十分破旧,就连买票时掏钱也费好长时间。”刘立新说。
“就几块钱,有些不常出门的人怕弄丢,用纸包上好几层,再装在空烟盒里。”
“2000年前,一次在车上遇到一位老人,把解放前国民党时期使用的旧钞当作人民币来用。”
“这说明老人平时很少花钱,也没出过门。”
“我们掏钱帮他买了票,大家对解放前的旧钞十分好奇,纷纷用人民币换取老人的旧钞,留作纪念。”刘立新回忆道。
“这些年,眼看着人们都富裕了。”
刘立新讲,过去火车17点从榆次市修文站出发,到达终点襄垣县大平站,待一个晚上,第二天返程,列车上的工作人员租住在一个叫马季珍的农户家里。
“马家是从陕西迁移过来的,孩子很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现在马家几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老俩口在家,除了种植玉米,还养着上百只羊,一年收入十几万,过得比城里人还好。”
“这些年,由于国家实行精准扶贫,太行山区的人民普遍脱了贫、致了富,靠贩卖农副产品换柴米油盐酱醋钱的老百姓越来越少,许多农民有了私家车,坐火车的人是越来越少。”刘立新感慨地说。
“为了改善乘车环境,几年前,小火车由硬座改为硬卧,但20多年,票价始终不变,还是10.5元。”
“现在车上时不时遇到一些‘驴友’,他们喜欢太行山的风景。”
刘立新十分骄傲地说;“太行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天山花烂漫,山上到处绽放着杏花、梨花、桃花;夏天树木葱茏,满目苍翠;秋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美不胜收。”
刘立新对列车经过的每一个村庄和山头都了如指掌,能随便说出山上的风景名胜和寺庙的名字。
从刘立新饱含感情的话语里,记者深切感受到,也许这沿途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也是吸引他在列车上工作25年不离不弃的重要因素。
2月12日,回家过年的人们陆续登上列车。孙瑞生 摄
此时,列车又驶过一个山村,刘立新告诉记者,这个村子叫路家庄,海拔1267米,是太焦线上地势最高的地方,过了这个村子,火车便一路下坡。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太行公交’的运载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当地百姓坐的少了,而外地游客逐渐多了起来。”
经过一个叫“佛峪”的小站,刘立新指着远处对记者说:“佛峪下面有个村子叫张庄,山环水绕,风景优美,原来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仅剩下一两户,一些‘驴友’经常光顾这里,去老百姓家吃顿地道的小米饭,再住上一晚,为的就是感受乡村的淳朴和宁静。”
在前不久刚刚召开的山西省人代会上,省长楼阳生提出山西旅游要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刘立新听了很是激动。
“由于乘客日渐稀少,原来我担心这趟列车会停运。如果太行山的旅游发展起来,我想这趟列车下一步会演变成为太行山的一趟旅游专列。”刘立新十分自信地说。
他扳着指头给记者数一路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榆次老城、常家庄园、榆社云竹湖、武乡太行龙湖、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沁县二郎山和大云禅寺……
记者说:“体验绿皮车和慢火车,岂不是一个旅游项目?”
刘立新听了十分赞同:“你说的对,前几天就有两名大学生专程体验我们这趟列车,还拍了不少照片。”
“只要太行山的旅游发展起来,老区人民就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只要‘太行公交’不停运,我这个列车长还能干他七八年。”说到这,刘立新开怀大笑,笑声穿透了整个车厢。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