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祥  >>  正文
孙文祥:春游洛阳城
孙文祥
2018年05月14日

人间四月,最宜去游洛阳,因为这个时令,洛阳的花都开了。不是有古诗说“洛阳三月花似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吗?诗里的三月说的是农历三月,按阳历算差不多就是四月。去洛阳看花,首选的自然是牡丹花,洛阳有“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之称,我们这次来洛阳,正是为看牡丹而来。

说起洛阳牡丹,自古就非常有名,在宋朝就流传着“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而这个说法是来源于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诗文。欧阳修在诗文里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以及“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时人用此定论,化出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赞!其实,不止是在宋朝,早在唐朝,洛阳的牡丹已经很繁盛了,大诗人刘禹锡曾在洛阳写下了七绝《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渠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首诗很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洛阳牡丹花开的盛况。唐时洛阳,每当牡丹花开之日,全城沸腾,万人空巷去赏牡丹花,于是,便又有了白居易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景象。

到洛阳的翌日上午,我们便去了隋唐植物园。洛阳有很多的牡丹园,我们之所以去隋唐植物园,是因为那里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牡丹节规格很高,属于国家级节会,每年的牡丹节都是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牡丹节现场非常热闹,植物园外车水马龙,园内游人如织,整个园区呈现出人如潮、花如海的景象。进入园区,我们选择了牡丹花卉区域,边走边欣赏牡丹花。园里牡丹花朵硕大,色系繁多,品种丰富,不可尽述,花儿也美的非言语可以形容。我们男人看花,到底是不解花语,只能匆匆一观,纯属走马观花。让我们惋惜的是,前几天的风雨打落了不少花瓣,牡丹花丛看上去有些狼藉不堪。看着落花无数,满地残红,让人有“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的伤春感怀!人们常常把牡丹喻为富贵的象征,看来想要富贵,也是要经历一些风雨的!

说是来洛阳看牡丹,可相对这些花花草草的自然景观,我更偏爱的还是洛阳的人文景观。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千年帝王城,这里有许多的名胜古迹与历史遗存。洛阳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在众多的历史事件与文学作品中,也都和洛阳交集着,怎么也绕不过,浓的化不开!我不知道“河出图,洛出书”,出的是什么样的书?也不知道“问鼎中原”,问的是什么样的鼎?我更不知道“洛阳纸贵”,到底有多贵?带着种种疑问,我去了龙门石窟,也许佛可以给我一些明示。等我们赶到龙门石窟景区,已经是下午傍晚时分。临近龙门石窟,远远望去,感觉整个景区像一座天门山,左右两山对峙,中间有河水流经,地貌非常独特!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后陆续开凿至唐宋,共四百多年。佛像全部开凿在伊河两侧山上的峭壁上,范围南北长达一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进入景区,我们沿着山路,时上时下栈道,逐个瞻仰一尊尊洞窟佛像。佛像石刻造型很优美,雕刻精细,栩栩如生,无不体现出古代工匠超高的工艺水平和智慧!令人痛惜的是,佛像大都残缺不全,支离破碎,完整的佛像石刻非常少。我查阅了一下历史资料,了解到历次毁佛事件,这些令人痛心的历史悲剧,我不想去评述,只希望未来国家保护好这些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不要再让文化遗产,变成文化“遗憾”了!也许是旅游旺季的缘故,这里的游客非常多,整个景区人潮汹涌,佛家说普度众生,结果众生也来礼佛,难道这就是佛门宣扬的因果循环?

或许是“白马驮经”的故事太过传奇,总吸引着我想去白马寺看看,到洛阳的第三天一早,我们便去游白马寺。白马寺非常古老,创建于东汉初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朝阳初升之际,我们便进入了寺院,这情景有点像一首唐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作为游客,我们只是在寺院里四处走走看看,既不烧香,也不拜佛。老实说,国内的寺庙看上去也都差不多,白马寺虽然负有古老的盛名,但在历史上几经焚毁,早已面目全非,留下来的遗存非常少,我们只能靠想象去感受它历史的源长。不过,白马寺还是有别于其它寺庙的地方,寺院里种了大片的的牡丹花,这在国内的庙宇里似乎并不多见。我们来时,寺院里的牡丹花儿开的正艳,花香满院,在这佛门净地,不知道会不会“花气熏人欲破禅”?

洛阳现在作为地级市的存在,而非河南的省会,其实是它的幸运。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态龙钟的旧国都,似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把现代化建设的差事托付给了省会郑州,而自己只是静静的守护着这一片古老的土地。即将返程之际,我站在洛阳街头,回首凝望这片中原大地,顿生无限感慨!曾经有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在这里风云际会,逐鹿中原;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在这里吟诗作赋,留下篇章。而如今,一切都风流云散,成为历史的过往,唯有这牡丹花儿,繁衍生息,千年不败,花开花落,年复一年!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党委中心组秘书、机关党总支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