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国外学过汉语的人,到中国再学一段时间后就产生了一种受骗的感觉,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人之间根本不怎么说“你好”,他们更常说:“吃饭了吗?”。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又产生了另一种受骗的感觉,因为中国人说“吃饭了吗?”并不是要请客!但是终究,他们还是由此感受到了“吃饭”对中国人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话题。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我自己虽是吃货一枚,但还是在外国学生的启发下,才发现以我为代表的中国人是多么执着于“吃”!
若干年前,我刚到德国工作,时值深秋,教学楼旁边一棵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阵风吹过,小果子哗啦啦地掉落到地上。我随手捡起一个果子,走到教室里,很自然地问了一句:“这个能吃吗?”结果,学生们居然都面面相觑。过了一小会儿,一个学生打破了沉默:“老师,为什么你问这个问题?”
吕老师:“看到不熟悉的果实,当然要问这个问题啊,要是你,你会问什么?”
德国学生:“我们一般会问,‘这是什么’?”
好吧。我不敢肯定我是不是能代表一般的中国人,反正如果不是跟学生这么一聊,我一向觉得,看见野果子问一下:“能吃吗?”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是德国学生给了我一条新的思路,现在觉得,看见野果子问一声“这是什么”原来也很自然哦!
过后,我认真反省了一下,发现我的教案的例句中,关于食物,饭馆,饿,好吃等的关键词占了相当的比重。并且上大学时老师教的东西都还给他们了,可是崔老师家的咖喱饭和郭老师家的锅塌豆腐我都还记得……好的,没跑了,鉴定完毕,我是个吃货。
做个吃货老师倒也没什么错,毕竟民以食为天,然而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又是如此的不同,课堂上学生之间也会为饮食问题起争执。有一次美国学生说想家了,想吃美国饭了。结果大家七嘴八舌问他:“美国饭?三明治是美国饭还是汉堡包是美国饭?”美国学生听了顿时沮丧起来。还有个法国学生说他去英国点了个鸡肉,吃完以后评论说:“哈哈,你知道英国的鸡都被杀死两次吗?在厨房外他们杀死了鸡,在厨房里他们杀死了鸡肉!”还好当时班里没有英国人。还有学生直接问韩国人:“你们真的喝狗肉汤吗?”韩国学生就只好硬着头皮迎战。另外,“你吃饭了吗”有时还是个尴尬的问题,一次上课时我们要练习“了”字句,我让每个学生都问自己的邻座“今天你吃了什么?结果一个穆斯林学生很不高兴地说:“现在是我们的斋月。”
饮食习惯如此不同,因此和学生们聚餐成了一件复杂的事情。我曾经参加过一些暑期项目的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几乎每周有一次得带学生去餐馆聚餐,叫做“中文饭桌”活动。因为学生们往往来自世界各地,各有各的饮食偏好,点菜成为一件挺复杂的事儿。首先一定要照顾吃素的学生,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点了几个素菜,没想到,手撕包菜里边还是有一点点猪肉粒儿的,于是前功尽弃,把服务员找来问她为啥说好了吃素还要加肉,结果人家回答:“厨师说了这一点点猪肉粒提香的。”还有犹太学生,穆斯林学生,摩门教学生等等,这个不要吃虾,那个不能喝酒,还有的抱怨说为啥北京的餐厅不提供犹太的kosher(符合犹太教义规定的食物),每次都弄得焦头烂额。
此外,不知为啥外国学生饮食过敏的比例特别高,种类也是各种各样。花粉过敏,海鲜过敏,花生过敏,奶制品过敏,麸质过敏。曾经有个学生在参加中文饭桌时认真地对大家说:“我对花生过敏。不要点有花生的菜。”同学们开玩笑地说:“过敏又能怎样,就是皮肤会变红吗?”没想到他正色道:“要是我吃了花生,我就能死在这里给你们看!”吓得大家集体噤声。
不但一起聚餐有麻烦, 学生们自己点起菜来也是个考验。我曾经问过他们点菜的窍门,有的学生苦恼地说:“我只吃宫保鸡丁。”有的开玩笑说:“我一般就点菜单上第一个菜。”别笑话他们,中国餐厅的菜单上一水儿的汉字,一个拼音也没有,还有的虽然有英文,但是看起来吓人,我亲眼看到某知名火锅店的菌菇汤底翻译成了“bacteria”!
谈到在外语环境下点菜,我自己也是出国后才有更深的体会。虽说中国餐馆走天下,但是中餐的味道走到哪儿变到哪儿。就像左宗棠鸡风靡美国,中国人却表示木吃过,左宗棠大人表示无功不受禄。所以许多时候还是要尝一尝当地风味,然而这往往成为一件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非常傲娇的法国人面前,他们一不愿意说英语,二不愿意提供英文菜单,三不给你提供照片。而且自己对有些食材的词汇也不熟悉,因为菜单里经常会出现个法语词,意大利语词,西班牙语词。似乎西餐中的食物使用原文而不进行翻译成了一个传统,看看菜单中频频出现的这些词语:Spaghetti ,Hummus, Kimchi, Tom yum, Lasagne, Taco, Kebab, Tempura。想吃遍世界?不好意思,先学好外语再说。
相比中国人的吃货本质,一些外国学生对“吃”的要求似乎并不高,特别是英国学生。他们经常是早饭喝咖啡,中午不吃或者就吃一小袋薯片,这一天就过去了。这么大个子都能撑过去,有时候我都惭愧得想自己一日三餐是不是太浪费粮食了!可是学生不吃早饭也往往影响着课堂质量,上午上课经常看到他们无精打采的,有时候也能听到他们肚子饿得咕咕叫。可以想象他们怎么能不走神,怎么能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我受不了自己和他们的肚子争抢注意力的事实,去首师大食堂买了包子给他们尝尝,希望能让他们了解一下中国的早餐又便宜又好吃,然而他们狼吐虎咽之后表示:好吃是好吃,多睡会觉更重要!好吧,无计可施啦!
学生们不吃早饭的确影响学习,老师们不吃早饭问题可更大啦!因为老师这个工种,虽然好像是脑力工作者,但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体力劳动者,所以吃饱肚子保持体力那是相当重要的,把肚子填饱了才能站好讲台啊。这里有个经典的教训:多年前我有一位师姐,当老师不久,还带着学生时代晚起床多睡会不吃早饭的坏习惯,一大早去上前两节课,随着时间的流逝,肚子开始逐渐加大了抗议的程度,她感到昏昏沉沉,头晕眼花,不时就忍不住看看教室里的钟表,终于盼到了分针到达下课时间,她一激动,神经一放松,居然当场饿晕在讲台上。学生一看这场面,立刻慌乱成一团,有人高叫:“老师,老师!”有人跑上去查看,更有一些学生急奔办公室,七嘴八舌向其他老师报告情况,奈何他们汉语水平有限,什么“晕倒了”之类的词还闻所未闻,学生又是比比划划,又是着急叫喊,最后终于一个学生大声憋出一句话:我的老师,突然,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