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现在ofo绝对处于商业处境和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近段时间以来,ofo各种大动作实在是让业界和大众都“看不懂”。但毋庸置疑的是,ofo的种种举措都是为了“自救”。毕竟身背数十亿供应商的欠款、每天烧钱无数的ofo,无论是保持独立,还是想卖个好价钱,都得证明自己的价值。
由此我们看到,ofo似乎在上演一系列吊诡的举措。如,疯狂裁员,以压缩成本并降低运营压力;全面取消免押金服务,开始自己构建信用体系并大幅提升骑行价格;推出车身广告和App开屏广告……
甚至近日ofo还曝出了“威胁门”,用户在退押金时会遇到“再次骑行可能需要缴纳更高押金”这样赤裸裸的威胁!可以说,ofo为了实现商业模式的革新,可谓绞尽了脑汁。可惜的是,这些都是“昏招”,引发的只是负面的吐槽。
不过,说实话当听到ofo做信息流,并推出“ofo看看”时我还是挺讶异的。毕竟在当下的互联网资讯领域中,已经有了太多的巨无霸。比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还有Zaker等聚合式的互联网资讯应用。我们可以理解ofo急于体现自身商业价值的紧迫感,但如今ofo在资讯领域来插一脚,能取得好成果吗?
从“ofo看看”的成立初衷来看,ofo还是很谨慎的。据ofo透露,“ofo”看看是ofo党委打造的党建创新项目,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献礼。在ofo党委领导下,由13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开发而成的。目前,“ofo看看”主要推介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提供的原创内容。当然,现在“ofo看看”的信息流中也没有出现商业广告。这也可以理解,在没有展现自身的用户粘度之前,广告商都会持审慎态度。
不过根据“ofo看看”的布局来看,未来必然会涉足更多方面的资讯。但是我认为,“ofo看看”终究不会获得成功。毕竟有那么巨头横亘在前面且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ofo看看”有什么能力能够冲杀出来?而且“ofo看看”还是内置在ofo的App中,不使用单车的用户显然不可能会为了从“ofo看看”获得资讯就去下载ofo的官方App。
当然,据QuestMobile、Trustdata、易观、极光、艾媒发布的共享单车行业5月数据报告显示,ofo的活跃用户规模、市场渗透率、日均活跃用户数、用户使用次数、新增用户规模等均稳居第一。或许,ofo认为自家上亿的用户量是其杀入其他领域的资本。而进入资讯这一对用户粘性要求较高的领域,让ofo可能认为是最理想的跨界之举。
可惜,就像体量巨大的支付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社交领域取得成功之外,ofo在资讯领域也许做得也只是无用功。ofo已经真的为了钱不顾一切了,还是多想想怎么稳住现有的用户群吧。(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