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天,远离你周遭熟悉的生活,切断你每天赖以吃喝拉撒的网络,你愿意吗?我的答案是:好生羡慕。
我的一个同事,马上就要启程去度过这样一段在我看来神仙般的日子——他接到一个采访任务,要跟随一艘远洋货轮去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度过三十九天海员生活,从上海出发,穿过亚欧大陆,一直到西班牙的瓦伦西亚。
说完全没有网络是夸张了一些,毕竟他是带着工作去的,每到港口城市,他会有机会下船,会有WiFi,用于联络和工作。不过,这样的三十九天,依然对我充满了深深的诱惑,最让我心动的是——我可以有理由充分地远离网络三十九天——那艘货轮上是没有WiFi提供的。
试想,没有WiFi我们会多出来成倍的时间,当今,没有了微信,几乎约等于不需要工作和社交。没有各种新闻APP的推送,我们不需要被动阅读那么多的所谓新鲜事。每天看着大海,一日三餐,整块的时间,写写东西看看书,无聊了看看下载好的电影,甚至发发呆都是好的。
平日里的我们,除了开车堵在路上可以听听音乐发发呆,还记得上一次独处是什么时候吗?
虽然人到中年,我是不可能拥有这么奢侈的三十九天的,但我还是稍微幻想了一下如果这样的一个采访任务落到了我头上,我会怎么规划这珍贵无比的三十九天。
我一定要把我买了许久,也搁置在书架上许久的那些书都带上,不慌不忙地慢慢一本一本读。那些书里或遥远或久远的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情感丰富的、脆弱又坚强的、真实不带面具的人物和角色,他们离开我真的太久了,好怀念小学时候躺在沙发里一本书看一下午的时光,现在的小学生们恐怕没有那样的幸福了吧。
我一定要带上我过去十年里所有的照片,终于有个时间可以好好整理自己走过的地方。按下快门是一瞬间的事,而把那些瞬间好好整理,归档,想看的时候翻出来看,却是那么不容易的事。十年前,从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甚至没有坐过飞机的人,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远行——远赴地球那边的美国留学。从此,世界向我打开,工作之后,我又去了太多有趣的国家,城市,小镇,山村,飞往那些神奇的大洲,那么多美妙的记忆,我却一直没有时间好好将它们整理。
我还要带上我的笔记本电脑,里面要下载好电影《魂断蓝桥》和电视剧《巴黎恋人》。这部电影让我对爱情有了真正的认知,原来爱有多么深刻,就可以多么克制。看那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没有任何的恋爱经验。如今,经历爱情婚姻的我想去回顾一次十几年前在宿舍电脑上独自看完的电影却变得几乎不太可能。那部电视剧曾深深打动我心,十几年前,还特地花了三百元从王府井书店买了整套正版DVD,我从渴望像姜苔玲一样找到生命中的韩启柱,到现在终于懂得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很想重温,却实在没有时间——生活琐事和工作充满了每天醒着的时间。
如果可以,我还想带上我的妈妈,从小到大,养育我、陪伴我到现在依然为我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帮我照顾我的妈妈。我们的谈话内容曾经那么丰富有趣,我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年少时的某一天,我给她分享我新买的一本书《相约星期二》,一个得了绝症的老教授和他学生相约每周二聊天分享人生的故事。我俩躺在床上,我一页一页地读,直到读得我俩都泪流满面。听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讨论生命该怎样度过。而今,我和妈妈每天只能说说孩子、保姆和菜价。我们曾经也都是文艺少女呀。
于是,并没有得到这三十九天的我为自己安排好了虚拟的日程:十天用来看书,十天用来整理照片,剩下的十九天用来一边看电影电视剧一边和妈妈聊天。
安排完行程,莫名伤感,我并没有这三十九天啊……
转念想想,这些仿佛并不是非要远离网络,到寂寞的海上才能做的事,或许,每天晚上入睡前,可以抽出那么一个小时,完成这些看似奢侈的事,网络只是我懒惰的借口吧。
说起来,我有一个很特别的好朋友。我们在2010年出差印尼的时候相识,回国后相谈甚欢,成了好友。虽然我是记者,他是企业高管,可私下里我从来不跟他套新闻,他也从不刻意谈及我的工作。2013年,微信兴起的时候,他说:“我很不喜欢微信这个东西,它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便捷而廉价,一条免费的微信想发就发,不用考虑时间地点和对方的场合与情绪,还是短信和电话比较好,起码我们为彼此的交流付出哪怕一点点的金钱和考量。”
于是,我们至今没有彼此的微信,尽管在那之后我们见过很多次面,但谁都没有提起加微信这件事,或许我们都不想让对方成为微信里时常聊天却很少见面的朋友吧。从繁忙的日程表里,我们努力抽出时间面对面交流,哪怕时隔若干年。这件事再次说明,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让自己在某些时刻,或和某些人一起远离网络,回归自己想要的纯粹。
今天晚上睡觉前,捧起一本被搁置很久的书,读哪怕半小时,这是我的计划,虽然无法远行海上,但我还是想开始我的“三十九天”。你呢?
关于作者:杜娟,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