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见字如面,现在键盘敲出的都是印刷体,而照片替代了笔迹,携带着个人气息,它透露了你的审美和品味,甚至更多个人信息。
《路上有风有风景》 曾忆城 摄影
见字不再如面,深情何处寄
前几天在外出差,突然收到一条微信,想不到八岁的女儿还记得我的生日,并且认认真真的设计了卡片,亲手写上祝福的话,托外公拍照发给我。
那一刻我感觉既开心又愧疚,有多久没新亲手写过一张贺卡了?在这个高度依存于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如何将更深的情感放入电子文件中?
过去研究一个人的生平,几乎都会涉及到私人书信,甚至一张便签。王羲之、苏东坡、颜真卿留下的书法名篇往往都是日常随手写,上面有涂涂改改的痕迹,正是这些痕迹让人感觉有温度,可以感受到作者写字时的心情。
“见字如面”,看到熟悉的笔迹,就想到你的点点滴滴。一笔一划写出的书信,除了诉说看得到的内容,字里行间还传递着内容中看不到的情绪。“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今天来往信件都是印刷体了,“情书”也成了过去时,微信聊聊恋爱就谈下来了。未来研究一个人,是不是要采集他的聊天记录?又或者他在朋友圈发布的图文信息呢?
照片替代了笔迹,携带着个人气息,透露了你的心情、审美和品味
我们天天都发朋友圈,大多数人就是随手一按,还没有意识到一张照片包含的信息量。
有喜欢晒美食的朋友,可拍出来的图着实让人没什么胃口,有爱自拍的朋友,可一看就知道是用美图秀秀“整过容”,要不就是最近去了韩国;有喜欢秀旅游的朋友,但那去的是真欧洲吗?
亚当斯曾说,“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过去说见字如面,现在键盘敲出的都是印刷体,而照片替代了笔迹,携带着个人气息,它透露了你的审美和品味,甚至更多个人信息。
一件衣服一个包包可以通过花钱获得,买名牌总是差不到哪里去,但一张照片中蕴含的美的修养,却需要实实在在通过自己的修习达成。
一位向我学习摄影的学生说,照片就是她的密码,她用照片来写日记。那些光影中可见的美好,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某种意义上和诗歌相似,每一位观众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影像与生俱来有这种感官魅力,不是文字能描述清楚的。
我二十年前拍摄的一套作品《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以照片+文字的形式展开了一个散文诗结构的平面电影。当时中国还少有人用这种形式,顾铮老师说它像“现代长恨歌”。没想到二十年后,照片+文字成了一种最日常的记录、表达和交流方式。
影像,这个新时代的世界通用语言
“不懂摄影的人,将会成为文盲”,这话在八十多年前试验摄影先锋莫霍利•纳吉就曾就说了。Picture Generation(图像世代或图像时代)这个概念起源于艺术领域,到今天才算真正到来。
1930年全世界拍的照片数量约为十亿张,2016年马化腾对外称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每日上传图片就达到十亿张,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拍摄的照片总数已突破1万亿张。影像已经成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和文字并驾齐驱,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语言。但我们准备好了吗?
也许是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多数人并不懂得重视和学习,甚至没有应有的尊重。许多网络大V,引用文字会标明出处,但对于图片常常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这样不负责任的说法一笔带过。微信已经开通了原创文章的保护机制,我相信只有图片版权在社交媒体也被体系化保护的那一天,人们对于图像时代的认知才算是进了一步。
我们能熟练运用文字,是在上千年漫长的岁月里被系统训练的成果。今天,影像拍摄已经铺天盖地直接凭借技术普及了,但影像文化目前只停留在高等专业教育中,思维还没能赶上技术的脚步。不仅是拍照片,如何看图,如何用图片来表达和呈现都是一门学问。
文字是抽象的,但中文是象形文字也就是图像的文字,我们这个民族天生就是图像思维的民族,需要的是激活和对接!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此重视起来,影像美学应该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孩子的教育抓起。我也希望能为影像美学的推广尽绵薄之力,所以一直和美术馆合作,开展摄影相关的公共教育项目,参与公益教学。
摄影是这个时代人人都能身体力行的美学实践。唐诗宋词生长的时代不可复来,今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拍出诗意来。
美从何处寻?美的日常,从一张照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