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  >>  正文
康斯坦丁:中国制造为什么能成为机器人的试验场?
康斯坦丁
2018年08月07日

大概是因哲学、伦理、隐私等方面的教育断层,中国人似乎对这些“矫情事儿”非常不以为意,显然,这不应该是长期、正常的现象,但如此特殊的环境,却给一些“新鲜科技”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比如在西方国家,Google和其他科技巨头已经投入20年之久的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正当其无限接近“上路”的标准时,有些人却提出无人驾驶的伦理问题,社会学家、哲学家们故作神秘地问:无人汽车在即将撞上一辆载满学生的校车时,程式应该如何设定,它需要保护自己的主人,还是大义灭亲,挽救人数更多的学生呢?西方的科学家、工程师会深深地陷入迷茫,升级技术,中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也会一脸懵逼,但随即就会忘掉这些。从现在的状况看,笔者尚无法判断哪种做法更加正确,只是坚信物质决定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无人驾驶大面积普及,它们会逐步重新建立新的伦理体系。

显然,机器人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伦理问题,越是思考、越是迷茫,倒不如专注于技术上的突破,再依照技术发展程度来建立合适的伦理系统。正因中国人对此不敏感,才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一些“领先世界”的科技。现在,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开始跑到中国来做实验,他们为古老的制造业提供车间升级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样地,他们欣赏中国人敢于“吃螃蟹”的状态,更垂涎于这里巨大的市场,再挖金矿,而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现在正毫不迟疑地拥抱、接受机器人。

高新时代,中国制造需要大面积机器人

现在,中国正国运昌盛,我们已然从奔小康,转而追求美好生活了,这就意味着一大堆的产业需要升级。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制造大国,依靠密集的劳动创作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世界,也因此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但显然,新一代的员工越来越不喜欢进入工厂,他们无法如父辈一般兢兢业业,安居乐业,像狗一样忠诚,像狗一样勤奋,他们甚至都无法在流水线上安静地坐上2个小时,导致整个生产的良品率和出货品质都有相应的折扣,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新一代员工对工资、福利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速拉高了制造业成本,在可遇见的未来,我们都不敢奢望有“物品价廉”的产品了。

在这种大背景下,前言龙头的制造业不得不选择用“机器取代人工”,这些机器人并不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人形外表,它们或是一只手臂或者一条大腿,或者只是简单的一套缝纫机,但它们勤奋敬业,能不眠不休地工作24小时。

其实,国内的一些制造业早就意识到机器人的重要性,包括郭台铭、董明珠、张瑞敏之类的模范企业家,都早早地开始了制造机器人的研发,事实上,富士康、格力、海尔等企业都曾不惜一切代价来上马机器人,最疯狂,也最迫切升级的非郭台铭莫属,他在2010年就喊出“三年百万机器人”计划,如今八年抗战,百万机器人的计划虽然言过其实,但一条条半自动化的生产线已经搭建起来,据说这些机械手臂能够完成抛光、研磨、烤漆、压铸等工艺,这些都是自然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同时,在精密组装方面,机器人已经能够自行组装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这对于整个生产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要知道摄像头属于高精密零部件,需要在超高洁净度的环境下生产,一根头发、一滴汗水,一缕指纹,又或者脚底下的一小撮泥土都有可能导致摄像头功能不良,我们大可以把这种工作称之为“人类干不了,或者干不好”的工作,此外,还有表面贴装技术,人类是不可能把一些几毫米的电容电阻焊到电路板上的,至于说,锁螺丝、贴排线、贴膜这些动作,自然也可以完全交由机器人处理。

但平心而论,中国制造业内的工业机器人尚不能达到高端水准,强悍如富士康也从未停止升级自动化线体,郭台铭本人更是痴迷于最新、最酷的机器人。在一次日本的高峰论坛上,郭台铭和孙正义站在一起,两位优秀的企业家惺惺相惜,共同约定:鸿海给予机器人躯壳,而软银则要赋予机器人灵魂。于是,每当孙正义有了最新款的机器人,纵然售价高达1000万美元,郭台铭都毫不手软地购买10台以上,放到自己的自动化车间内。

此外,整个中国制造2025计划都围绕着“工业互联网”展开,寄希望于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机器人更加能干,显然,在全球范围内,也就只有中国制造有此经济实力来试验最新版的机器人,帮助其收集数据,优化流程,降低成本。

黄金市场,中国正消费整个地球

 如前文所述,中国正国运昌盛,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候,不止于用机器人来升级制造业,更大面积的变化来自于服务业的配套升级。

因旅游者越来越多,出行需求大面积增长,高铁、飞机尚能应付,但在火车站、飞机场的安检资源却非常紧张,而这些工作虽然顶着国企的光环,但确实是单调、枯燥,没有营养的工作,于是,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出现在人潮汹涌处,帮助自然人进行脸部识别、身份证核对、行李搬运等等,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火车站、飞机场再不会出现总是板着脸的安检人员,取而代之的具有姣好面容的Pepper机器人,他们同高姐、空姐站到一起,同样地面带微笑、妩媚动人;另外,餐饮业的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前的刀削面都是老西儿们顶在脑袋上削,徒弟尚未出师前,不仅会削得薄厚不一,更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刀削面馆都引入了机器人,又快又稳当地就能完成一碗非常美味的刀削面,更高端的厨房机器人则能“读懂”菜谱,在配菜、火候掌握方面都不输给特级厨师,加之,服务员也即将交由机器人来完成,我们不得不悲伤地承认:机器人正全面接管餐饮业。

不过,自然人也不用太过焦虑于失去工作,毕竟,中国现代餐厅的机器人和服务员都没有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升级,那些高端的机器人尚处于试验阶段,等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能完全结合时,人类应该焦虑的就远不止于餐饮业了,经过大量的试验之后,机器人有望成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年迈双亲的“亲儿子”,况且,中国的生育率越来越低,领养一个“机器baby”或成为时尚,不要怀疑时尚的中国人会进行此类尝试,事实上,我们已经尝试了二维码支付、美团外卖、摩拜单车等领先世界的科技,或许,当我们不得不把地球的主导权交给机器人时,我们也会心安理得地交权,正如父亲把企业交给他们的儿子一样,而这一切都将基于中国市场长期的机器人试验结果。(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责任编辑:管理员】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先后担任过Tecomm副总以及多家知名企业特约顾问,科幻星系工作室以及科技新发现网站创始人,多家知名媒体特约IT评论员,国内知名科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