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妇女署资助项目德钦县生态移民社区妇女手工编纺织技能培训以及德钦县羊拉乡养蜂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分别在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县奔子栏镇达日村生态移民开发区最贡通小组和羊拉乡甲功村委会开展。自此,历时近一年的准备,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生态移民社区云南藏族妇女减贫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而在该项目的背后则是高校对生态移民社区云南藏族妇女扶贫脱贫的持续关注。
项目落地 从143个申报项目中胜出
该项目由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杜发春研究员申报,2017年7月4日,联合国妇女署正式公布第八批资助的中国性别研究和倡导基金(CGF)项目名单,经过激烈竞争,《生态移民社区云南藏族妇女减贫研究》项目从143个申报项目中胜出,获得联合国资助。
项目通过对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达日开发区、云岭乡斯永贡生态移民村、羊拉乡的调查研究,以组织妇女手工藏毯编织和养蜂技术培训活动为主,探讨如何提高妇女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能力和发挥妇女主导作用,建立有效的社区生产合作机制,从而提高移民家庭的收入,为移民社区扶贫脱贫做出贡献。
据了解,联合国CGF项目作为联合国驻华办公室中最久的项目,从2004年开始到2017年已开展到第八批。去年3月,CGF项目面向全国开始第8期项目招标,最终收到了历年来最多的143份申请。联合国妇女署通过公开聘请国内专家评选出20份议题重要、逻辑框架较清晰的项目申请书,提交CGF专家委员会进行最终评选阶段。经过CGF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审后,最终确定支持8个项目申请单位,而来自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项目《生态移民社区云南藏族妇女减贫研究》脱颖而出。
中国社会性别研究和倡导基金(CGF - China Gender Fund)由联合国社会性别平等专题组于2004年建立,其目的在于促进中国的社会性别平等,促进妇女赋权。该基金主要为具有创新性、并且可能起催化所用的项目提供资助,以支持对当代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和倡导,而使中国的发展规划、政策和项目中加入社会性别的视角。
此外,为促进项目活动有效开展,今年1月10日到11日, 联合国妇女署在昆明举办《消岐公约》及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建设培训班,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生态移民社区云南藏族妇女减贫研究》项目组6人参加培训并获得联合国妇女署结业证书。
传统产业传承与创新:妇女手工编纺织技能培训
使用新机器纺线
一直以来,藏式地毯在藏民族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藏民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必需品,是宗教仪轨、传统节日,节庆活动等的一种礼仪用品,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和至高的礼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推动了机械技术的普及,藏式地毯的生产不再仅仅依靠纯手工编织技术,藏式地毯机织技术迅速兴起,并代替纯手工技艺成为藏式地毯生产的主体技术。
同时,随着藏族传统纯手工地毯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传统纯手工编织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香格里拉作为一个以藏族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藏式地毯的使用非常普遍,在寻常藏族家庭中经常可以见到,但藏式传统手工地毯的比重却非常低,纯手工编织地毯的技艺更是几乎失传。
为让更多藏族妇女学习几乎失传的手艺,在提高家庭经济收益的同时传承好藏式传统手艺。7月24日,生态移民社区妇女手工编纺织技能培训走进奔子栏镇达日村生态移民开发区最贡通小组。现场,来自奔子栏镇达日村沙色通小组、达日小组、习龙通小组和色贡通小组的78名学员参与培训。
培训妇女现场观看纺线视频
现场主要针对德钦县生态移民地区藏族妇女对藏毯纺织和现代手工编织技术的学习需求,并结合德钦县政府、乡镇产业扶贫规划发展的需要,通过专家讲座授课、现场示范、实践指导、经验交流及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培训。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使参训人员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现代手工编织和传统藏毯纺织的知识技能及经营管理理念。同时,提高其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妇女之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并通过新技术的启发,促进妇女的生产性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生态移民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户创收和脱贫。
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杜发春告诉记者,2013年底,自己从北京到云南,重点关注云南、青海藏区贫困地区生态移民。从2014年起,每年都有两三次到羊拉乡和达日村。
“此次培训的妇女多是生态移民或是异地扶贫搬迁到此地,伴随着搬迁,之前半农半牧的生活转变为现如今小集镇的生活方式。未搬迁之前,藏民居住的老家需要藏毯防寒,而搬迁下来后,当地气候条件好,御寒所需的藏毯需求量减少,编织藏毯的传统手艺正逐步消失。”杜发春说。
在杜发春看来,本次培训是对传统产业的传承和创新,通过专家讲解、现场授课以及交流的形式使得传统手艺得以创新。同时,希望通过本次培训来提高年轻妇女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增加家庭收入。
培训妇女现场签到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德钦县本地藏族传统手工纺织技师卓玛耐心为近80名妇女“上课”。如今,58岁的卓玛来自香格里拉中甸,30年前在其母亲的教授下,卓玛便与织布结下不解之缘,在她的记忆里,那时的母亲负责织布,父亲则负责缝制衣服。卓玛告诉记者,一条毯子制作完成至少需要三个月,每年织的布基本只够自家用。如今卓玛得织布手艺在当地很有名气,每年都会有人来家里向她学习请教。对于培训,卓玛也坦言,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随时都很乐意教。
45岁的追玛来自达日村沙色桶小组,这是追玛首次参加类似的培训,追玛告诉记者,在这之前她没见过地毯,也不会织,在培训中看到技师织地毯后很开心。她表示,只要有机器肯定会学会,当然自己也非常想拥有织布机器。同时,追玛也希望今后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来学习。
同时,德钦县妇女联合会主席红梅告诉记者,本次培训既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又能很好的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满足妇女照顾儿童和老人增加家庭收入,又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留守问题,无业妇女就业难的矛盾,同时还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发展优势产业:养蜂产业发展技术培训
专家考察养蜂
羊拉乡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交汇地带,是云南的北极窗口,具有“鸡鸣三省”的美誉。羊拉乡养蜂业基础条件较好,发展优势明显,养蜂业具有良好的扶贫效益。但是,目前该乡仍存在养蜂生产技术水平及生产方式落后、蜂产品结构与销售渠道来源单一、养蜂资金投入少、管理方式较落后、养蜂业受气候变化影响大等问题。
7月28日,养蜂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在德钦县羊拉乡甲功村委会举行。现场,来自羊拉乡甲功村、归吾村、羊拉村的养蜂农户42人参加培训。现场,针对生态移民原居住地藏族妇女对养蜂技术的学习需求,并结合迪庆州和德钦县产业扶贫规划发展的需要,从养蜂疾病防控、养蜂技术创新、蜂业品牌建设及蜂业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培训。
养蜂培训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多名专家学者分别从中蜂健康高效养殖及病害防控技术、贵州麻山地区养蜂现状与资源保护、云南养蜂现状及中蜂饲养模式、中蜂传统饲养技术要点以及瑞士农民养蜂现状等主题展开授课。
羊拉乡甲功村委会主任阿江是当地的养蜂行家,十一年前,阿江成立了德钦县羊拉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猪的养殖及销售、蜜蜂养殖及销售以及本地野生土特产销售。直到去年3月,野生蜂蜜养殖协会成立,阿江担任会长,其协会主要收购甲功村村民的蜂蜜,然后交由德钦县羊拉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加工销售。今年4月,精准扶贫规范化促使羊拉乡成立德钦县羊拉乡阿江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范围涉及羊拉乡下属的4个行政村(羊拉村、规吾村、甲功村、茂顶村),52个村民小组的蜜蜂收购。如今,野生蜂蜜养殖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主要是保证羊拉野生蜂蜜的质量,在每年10、11月对农户进行收购,价格是一市斤80元。
阿江告诉记者,羊拉的蜂蜜一直都不愁卖,在市场是始终都是供不应求。但由于缺乏技术指导,蜜蜂季节性死亡严重,疾病监控不给力,导致死亡情况较为严重。
调研以后,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康隆告诉记者,羊拉发展养蜂产业很有优势,通过培训希望老百姓能认识到环境对蜜蜂繁殖的影响,不需要一味追求蜂蜜数量,保证质量为关键,传统养殖成本低,小作坊式的形式很适合当地。今后,羊拉可以发展多元复核立体产业,成本低、风险少,实现安全第一。同时,还要让当地百姓认识到养蜂的价值,同时完善养殖技术操作,并提升产品价值。
通过实地调研,并参与项目的落地实施,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高级项目官员马雷军说:“这是我第一次到迪庆,让我感触更加深刻,目前中国农村女性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这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中国的整个性别架构其实是欠发展的,它把女性限于一个家庭的,甚至附属的。因此,我认为该项目对妇女的培训干预很有必要。同时,这里的生态也很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里的发展及幸福”。
关于作者:李映青,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