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外园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但对于海外园区的实施企业而言,园区的建设运营也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局面:海外园区不仅投资周期较长,资金回笼慢,而且还存在着招商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不少园区实施企业人员表示,没有十年、二十年的坚持,园区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对此,一些园区建设运营企业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坚持做下去?
在笔者看来,既然已经打下了第一根木桩,园区的建设运营者就当以夸父追日的精神向成功的目标不懈奔跑。因为,海外园区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历史角度来看,如果说国内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主要集成者,那么,海外园区便是中国经济增长经验在全球的布道者。我们知道,中国城市的改革开放就是发端于深圳的蛇口工业园区。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谈到蛇口工业区时这样写道:“在1979年的中国,蛇口和袁庚的出现,让铁幕般的计划经济被捅开了一个再也补不回去的大洞。”在那以后,中国大地上相继建立了各类明目的园区,包括工业园区、特区、高新区、经开区、保税区、物流园区,以及最近的自贸区,都通过在局部地区模拟更加真实的国际市场环境,激活了中外企业的能量,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这一切,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都看到眼里,他们试图通过模仿中国的改革开放模式来提振经济。最好的例子就是,邀请中国企业前去建设园区成了一些国家首脑访华时必不可少的议题。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建设园区的本质。园区开发的过程就是集群效应的体现,就是拉动投资、土地升值,乃至城市发展的进程。
在一片荒地上开展修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土地就完成了第一次升值;园区建成后,各类工业企业开始迁入,这片土地就完成了第二次升值;园区入驻企业足够多时,商品房、商场、酒店、学校、文化演出场所就开始聚集,这片土地就完成了第三次升值,一座城市的雏形也基本形成。土地在这三次升值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当地就业,而且一座崭新的、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就此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在这一点来看,建设运营好海外园区就是树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样板,是展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成果,更是提升中国软实力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从现实角度来说,海外园区是目前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目标是,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然而,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越发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对于亟待发展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加之这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情况各不相同,营商环境十分复杂,企业不敢贸然前往,这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目标带来不小挑战。
这时候,海外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就显得十分必要。海外园区是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的避风港,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塑造出一个营商环境良好的区域,企业便可以抱团出海,在满足拓展海外市场需求的同时,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正如经济学家宋清辉所说:“一个产业激活一个园区,一批园区繁荣一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园区也可为中欧班列这类跨洲跨洋运输通道提供固定的站点和稳定的货源。促使各运输通道将海外园区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然后互相借力,进而提高各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同类别项目的协同性。
从未来角度来说,海外园区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以2018年“两会”上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开始了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型。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唯GDP主义得到改观,新的经济评价体系正在构建。在以往,GDP的计算范围只限定在中国境内,而中国企业已经展开了大规模的海外投资,仅2018年上半年而言,我国境内投资者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很显然,GDP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经济实力。那么,其他评价指标,例如GNP,就可能派上用场。如果没有海外园区,计算GNP就是“斗量海水”。而海外园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落脚点,加之海外园区的数量有限,使得计算GNP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此外,海外园区由于身处海外,除了中国政府与驻在国政府会对其投资有所把控之外,企业也会考虑投资回报率较长和海外复杂环境而谨慎布局,因此,海外园区质量较高。反观国内,由于各地争相审批、把控不严,造成了国内园区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对此,海外园区可反过来为国内发展能力不强的园区传经送宝,提高国内园区质量,间接为国内经济走高发展之路提供智慧源泉。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海外园区这条线,竟然将中国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重要节点都给串联起来了。既然海外园区在国家经济战略层面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有什么理由不去建设运营好它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