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宝银  >>  正文
史宝银:河南美食之“濮阳壮馍”
史宝银
2018年09月20日

刚出锅的濮阳壮馍。摄影:黄玉良

素有“中华龙乡”之美誉的河南省濮阳市,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更是一个遍地美食的城市。而在濮阳众多地方特色美食中,形如圆月的壮馍则是当地人的最爱。

不久前的一个中午,笔者途经郑州市国基路21世纪小区附近,突感腹中饥饿难耐,放眼四顾之时,猛然发现了一家专售濮阳壮馍的小店。走进店中,正好赶上该店中午第一个壮馍出锅,笔者当即点了半斤壮馍(十五元一斤),但见服务员端上来的壮馍被切成了三角形,厚度有四公分左右,看起来色泽金黄、皮薄馅足,闻起来味道浓香,吃起来皮焦里嫩、鲜而不膻、油而不腻、回味无穷……

结账时,笔者见到了店老板、濮阳人周永杰。闲聊中,周永杰告诉笔者,濮阳壮馍的历史久远,用料、制作过程颇为讲究,主要以小麦精粉为皮,多以鲜羊肉为主(也有的以猪肉为主),以绿豆粉皮、大葱、姜、菜蔬、香油等多种佐料搅拌而成,经特制工具平底煎盘(铁制)中烤制而成。熟后的成品壮馍直径一般在30公分左右,小的五斤左右,大的可以做到十斤左右。至今濮阳当地还流传着“壮馍好,壮馍好,平锅焖,浅油烧,肉馅香,皮脆焦,女人吃了能挑担,男人吃了好杠腰”的民谚。

切好的濮阳壮馍。摄影:黄玉良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濮阳壮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开州府(濮阳)有一位落魄书生寄宿在岳父家中,备受岳父嫌弃,其妻却对书生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有一年,恰逢皇帝恩科,书生欲进京赶考,其岳父生性吝啬,启程前不但盘缠给的少,还吩咐下人用死面烙饼让书生带于身侧,作为路上充饥之用。其妻不忍,偷偷在饼内掺入肉馅,外皮于寻常烙饼无异。后书生得中状元,朱元璋询问其有何愿望。状元称,“原再尝拙荆之烙饼足矣”。朱元璋好奇之下询问状元,为何单单喜欢粗粮烙饼?状元答:“此间滋味陛下一尝便知”。于是,朱元璋下旨快马加鞭将状元夫人接入京城,择日献上此饼。

状元的夫人得知皇帝要吃她做的饼,怕做不好皇帝怪罪,则改良用小麦面、肉馅辅以大葱、粉皮去腻,包好后煎炸至外表焦黄、内里爽滑脆弹。朱元璋食后龙颜大悦,问状元夫人此美味何名,夫人称,此物乃油炸之馍,尚未取名。朱元璋听后,大手一挥:“即尚未取名,又是状元举荐的美味,就取名状元馍吧!”

后来,人们觉得状元馍叫着拗口,再加上识字的人不多,状(狀)就演变成了强壮的壮,寓意吃了可以强身健体。自此,壮馍之名延续至今。

另外一种说法是始于隋末。说是古代濮阳一带多战事,壮馍原是为战士上阵杀敌壮行之食物,故名“壮馍”。

“没吃过壮馍就不算真正的濮阳人,外地人来濮阳不吃壮馍,就不算真正来过濮阳”,这句话是笔者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一些网友发的帖子,濮阳壮馍的好吃亦可见一斑。“中国金牌旅游小吃”、“河南省十大传统风味名吃之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殊荣,则再一次彰显了濮阳壮馍美味无比。

关于作者:史宝银,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