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  正文
杨军:校农结合,校园盘中餐也能帮扶贫困户
杨军
2018年10月24日


图为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食堂校农结合产品窗口为学生提供晚餐

9月26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卡蒲乡阴雨连绵,新学期的第一场校园直购农户农产品的交付活动,正在卡蒲乡的校农交付点上进行。几十个当地村民身披雨衣,匆匆从农产品配送卡车上,卸下南瓜、冬瓜、白菜、蒜等货物,放入交付点的农产品配送中心。这些蔬菜接下来会在交付点旁的校农结合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的抽样测试,检测农药未超标的蔬菜将送往已与农户下好订单的贵州省各个高校。
像卡蒲乡这样,与高校食堂签约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的乡镇,在贵州并非个例。根据贵州省教育厅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贵州省共有17890所学校食堂,每天就餐学生达620万人,仅2018年上学期(3月至6月),贵州省学校食堂累计采购省内贫困地区贫困户生产的常用农产品达23.23万吨,采购金额约13.01亿元。
此外,通过“校农结合”,贵州省高校在农产品采购创新,与技术教育扶贫上,让脱贫攻坚有了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定点采购——高校食堂向农户定量直购农产品

“平塘县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贵州省最早开展校农结合的高校之一,早在2017年3月,就与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合作,由学校直接购买贫困户农产品。学校第一次集中收购农产品,带着20多万元现金在新关村等村寨现场,对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收购。由于当时贫困户农产品的数量、种类有限,第一次收购实际只花了2.3万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治松表示。
针对贫困户分散、农作物数量少等问题,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逐渐形成了定量下单的模式,与卡蒲乡贫困村合作社签订了直到2020年的农产品定购合同,并启动每学期开学进行一次规模集中定点采购。学院后勤集团把每周、每月、每季、每学期需求产品、数量“公告”贴到村村寨寨,以方便农户安排农产品种植的种类和数量。在村级合作社组织农户规模生产,收获的农产品经安全检测,统一配送至学院食堂收购。
“以前我家的南瓜没销路,种得也不多,一年也就卖1000多元。”当地农民熊作武表示,在卡蒲乡开展校农结合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向熊作武订购南瓜,如今熊作武每月定期将1000余斤南瓜送到黔南师院。“现在我家种了5亩南瓜,按1.5元卖的话,每年能够增收8000多元”。
此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还在每学期开学时,在卡蒲乡进行一次集中定点采购。仅9月26日在卡蒲乡的交付点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就花了6.4万元, 收购新鲜蔬菜2万斤,大米8600斤和生猪11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总务处处长夏飞表示,当天收购的农产品,能够解决全校1.6万名师生在食堂一周左右的伙食。之后,学校还将通过配额订单与线上采购,向农户长期订购食品。此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还向养猪农户预定了30头生猪,价值约7万元。
据了解,在“校农结合”的带动下,2017年,平塘县157个学生食堂共销售金额约为2000余万元,其中贫困村、贫困户产品占72%,这使4800个农户(其中贫困户1691户)实现增加年收入4156元。
同时,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中医学院等高校纷纷在学校设立校农结合扶贫农产品直供窗口,来自贵州省贫困地区生产的绿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学校食堂餐桌。自2017年9月启动“校农结合”工作以来到2018年6月,贵州省学校食堂累计采购当地贫困户生产的常用农产品31.24万吨,采购金额21.95亿元。

图为黔南师范学院现场采购农产品并支付农户款项


        科技扶贫——高校教师助阵乡村农业

“校农结合”不仅仅是体现在农产品收购上,也体现在高校教师对贫困户的产业技术帮扶上。仅以贵州大学为例,2017年来,共选派了400多名教授、博士和57名科技特派员及18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到贵州省的贫困县、乡、镇,进行深度产业扶贫和技术指导。
陈卓博士是贵州大学研究植物病理方向的教授,2016年起,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教授指导下,与团队在贵州播州等地率先开展稻蛙复合种养技术的试验和示范。陈卓表示,水稻蛙的养殖源于他在2016年参与了贵州大学帮助播州区开展脱贫攻坚的工作。由于贵州省气候偏冷,山地多,稻田碎片化分布,导致水稻产量不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也不强。然而播州是种植水稻的地区,为了让农民增产增收,陈卓和他的团队决定在稻田里发展第二产业。
“播州原本有稻田养鸭养鱼的基础,但是鸭和鱼的投放量较小,不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团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经筛选,最后选择了在稻田中投放蛙。”陈卓表示,“投放蛙的好处首先在于蛙能吃虫子,对病虫害的防治最好,这就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其次,蛙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就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这样一来,一方面节约了农民成本,另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稻田的绿色生产。而这种生态稻米比一般稻米贵了2至3倍,大约在10元一斤左右。贵州省一亩地产850斤左右的稻米,这样一亩地的稻米就有8500块以上的产值。”
之后的试验中,陈卓和他的团队筛选出了合适的蛙种,由于食用蛙在贵州、广东、重庆等地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物,这些投入稻田的蛙还能作为一种生态食品贩卖到食品市场。
   “蛙是一个很好的一个生态食品,市场价在湖南、广州、重庆可以卖到三十块一斤。一亩地投上8000到一万只蛙,一亩地,稻米加蛙的总产值基本能突破一万四。”陈卓谈到。
陈卓及其团队试验总结出适合贵州山区的稻蛙复合种养技术,并在全省20余个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示范推广。“在推广上,我们与农委结合,把稻田蛙列入了贵州脱贫攻坚的产业,通过培训班的方式,把农民召集起来,每期办班200人,现在有4000个人得到了直接培训,覆盖了全省20多个县。”
在农民的继续教育方面,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今年成立了贵州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针对当地人需要,进行教育和技术的帮扶。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乡村振兴学院执行院长任康民表示,“现在乡村振兴学院在乡村振兴上已经做了一些调研工作。因为贵州每个地方养殖业不同,需要学院调研后,做一些培训方案后,对农民进行培训。此外,对职业技能培训上,对一些需要外出务工人员,也会有职业技能例如施工机器操作等培训。”
贵州省高校结合自身人才和科技优势,开展技术帮扶,着力开发消费市场。贵州省教育厅于2018年6月发布,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完成了贵州多个市县区的产品和产地认证、近200种商品的商标设计等工作,其中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发挥了示范作用。

关于作者:杨军,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