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汕头市创文法治宣传志愿活动现场。(许哲 摄)
一张小方桌、一把纸折扇、一杯单枞茶……在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新福街道别具潮汕味的“普法文化驿站”里,社区的居民们饶有兴致地聆听着说法人“谈古道今”。
说法人是广东汕头市金平区的徐少仕。他说,把历史上具有教育、警示意义的法制故事并结合现实,“‘以潮汕讲古’的形式‘普法’,很受群众欢迎”。
图为督导组一行在潮阳区文化广场检查督导工作。(许哲 摄)
日前,记者随广东“七五”普法中期检查暨宪法学习宣传实施督导组一行到汕头市各地开展检查督导工作,所见所闻,令人深有感触。
广东汕头将“普法”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在两天的检查中,省督导组认为:“汕头‘七五’普法工作高起点谋划,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层普法有创新、有特色、有效果。”汕头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负责人说,汕头“普法”的目标,就是“让‘法’融入到每个汕头人的大脑和心里,让广大群众在主观上信法,并做到自觉学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图为坐落在潮阳区文化广场内的普法宣传牌。(杨应森 摄)
普法“大系统”
在汕头,每个政府部门都有“普法”的责任、都有“普法”的目标。
汕头市司法局的大厅里,“谁执法谁普法”的标语很是醒目。2017年,汕头市在广东省内率先建立了“普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将“普法”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教育体系,把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列入法治建设考评、综治考评、依法行政考评和文明创建考评等目标管理,并建立了责任清单。汕头市分管普法工作的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曾湘澜在支持市普法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时就强调,普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方各面都应该团结起来,加强沟通联动,共同推动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构建,汕头已经形成了“一个制度、两个中心、三个突出、四个平台、五个提升”为主线的“普法”工作大系统。
通过联席会议制度,2017年,汕头市调整了市、区两级8支“普法”讲师团队伍,充实了272支“普法”志愿者队伍,整合了全市1086个社区、村法律顾问队伍,形成了“普法”的基本力量,并针对实际需要,开始建立“普法”案例库。
图为汕头市普法工作联席会议现场。(许哲 摄)
在汕头,《宪法》和中心工作是“普法”的中心任务和主题。《宪法》修正案通过后,汕头在“普法”中重点讲好“宪法故事”。依托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系统,汕头组织8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开展了法律学考活动,优秀率超过96%;汕头市审计局要求全市审计干部撰写论文,进行法治理论研究;汕头市司法局正通过对市民法律服务需求的大数据分析,把握热点,实现精准“普法”。汕头突出把领导干部、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作为“普法”的关键。构建法治文化、青少年教育、媒体、家长学校“普法”平台,开展了针对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的“法治进校园”、“工会在行动”等活动。
同时,汕头市邀请部份人大代表,参与对“普法”的咨询、监督,同时利用新技术,建立起对“普法”责任清单落实情况的集中展示和定期通报制度。
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说,汕头“普法”大系统的形成,提升了“普法”的凝聚力和参与度,增强了市民的法治意识、社会的治理水平和“普法”工作的自豪感。
图为“12·4全国宪法日”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现场。(许哲 摄)
普法“大合唱”
“谁执法谁普法”,在汕头市的“普法”工作大系统中,政府部门、尤其是执法部门自然唱起了“普法”的“主角”。
汕头市司法局组织编印《基层常用法律手册》、《说法》等资料,汇编青少年法治教育优秀教案,不断丰富“普法”宣传资料;汕头市食药监局制定实施特邀检查员工作制度,聘请高校教师、执业律师、仲裁员等法律专业人士建立起法律顾问制度,对食品药品监管执法的涉法问题答疑解惑;汕头市国安部门组织人员进机关、校园、企业宣讲《国家安全法》;汕头市知识产权局在各种博览会、展销会上,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场咨询;汕头市禁毒委将禁毒的“普法”宣传社会化;汕头市商务局联合汕头海关举办多场“走出去”宣讲会,向企业宣讲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防控与纠纷解决等法律知识。
但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认为,让“法”入脑入心“不能只是政府部门、执法部门唱‘独角戏’,应该是全社会的‘大合唱’”。
法治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村居教育,汕头让“普法”走进了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
图为澄海区隆都镇樟籍村正在举行“普法沙龙”的场面。(杨应森 摄)
金平区在法治教育点组织“模拟法庭”,以亲身体验的形式向社区群众开展浸入式“普法”;龙湖区将“普法沙龙”办进新建小区,迅速拉近法治宣传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澄海区制作“公益普法”动漫,利用卡通形象向群众“普法”;潮阳区、潮南区利用“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等资源,走进村居、校园“普法”;濠江区、南澳县“以案释法”,通过“面对面”、“点对点”、“一事一说法”的形式“普法”;澄海区发挥樟林古港广场的聚集作用,结合当地灯谜文化,多次举办了不同主题的“普法”灯谜竞猜活动。
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说,利用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普法”,是汕头市“普法”的一大特色。汕头市结合潮汕传统文化,建设了187个法治文化长廊、70个法治文化广场,金平、潮阳、濠江、龙湖、南澳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已见雏形。
图为孩子们在社区法治宣传娱乐设施前学习玩耍。(黄晓虹 摄)
普法“大平台”
在手机上打开“汕头司法”微信公众号,市民提出的法律问题当即就能得到执业律师的专业解答,还可多次追问或联系进一步的服务和引导,直到你满意。
汕头的“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聚集了社会各类法律资源,以国内8000多名律师作为支撑,确保市民的法律需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回应。
在汕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汕头司法”法律援助处主任林美君对记者说,这个在广东省内率先推出的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可选”、追求“精准”,使广大市民“有得选”、“用得着”。
图为汕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场面。(杨应森 摄)
汕头的“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与公共法律服务不仅让市民随时随地享受基本的法律服务,而且与线下的实体平台、“12348”广东法网等实现了全方位的“闭环”服务,同时制定了前台值班、后台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确保平台的规范运作。
汕头日报的《法官说法》专栏和汕头电视台的“普法”栏目《说法》、《打开案卷》,则是利用主流媒体传播优势,通过情景剧等引入热点话题的媒体“普法”平台。《说法》每期都确定明确的主题和典型案例,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律专业人士、公众人物等以案说法;汕头市安监局也摄制了职业卫生、校园安全等内容的安全生产“普法”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在汕头的电视台和市区繁华地段的LED显示屏滚动播出。
图为普法栏目《说法》录制现场。(叶琳娜 摄)
2017年,汕头市在龙湖区建立了该市首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的“普法”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日前,全市已建成19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汕头市委宣传部则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汕头市禁毒委利用粤东首个体验式的“禁毒教育基地”,并依托汕头市妇联建立的“家长学校”,形成了青少年“普法”大平台,“法律进校园”已经成为汕头市的“普法”品牌。
图为“法律进校园”活动现场。(陈洁玲 摄)
普法“大服务”
在位于中心城区华山南路的汕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职律师杨衍宇正在耐心地这市民进行法律咨询。在他所在的法律援助咨询窗口,平均每天都要接待十几名来访的市民。
“现在遇到麻烦事,求助法律的人越来越多了”,我的一位多年老友、知名律师王锦有这样对我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群众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随着群众法治观念的提升,汕头市依法进行社会治理工作也成效显著。
通过“普法”,汕头市信访局依法治访,近3年时间,没有发生极端的信访事件,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群众聚集上访事件;汕头市安监局推行说理式执法,两年多来,办理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被投诉率为零。汕头全市全面铺开“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了“律师进村居”的全覆盖,龙湖区指派91名执业律师挂钩121个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居民们也逐步懂得了依法办事、学会了“遇事找律师”。新津街道六个居委会就是在社区法律顾问的帮助下,追讨回了被拖欠达20多年之久的220万元欠款。
目前,汕头市已经建立起500多个社区、村的法治教育点,将“普法”融入市民家庭和村居。仅今年前5个多月,就举办了360多场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汕头市东厦中学的学生说,“法律进校园”活动让他们懂得了守法,也懂得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校园里的欺凌现象少了,面对校园欺凌也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
图为督导组一行在金园东厦中学检查督导工作。(杨应森 摄)
今年6月,全国普法办公室发布了表彰“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决定,汕头市龙湖区榜上有名。
10月18日,汕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启煌来到汕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法律援助咨询窗口调研。他希望讲好汕头的法治故事,“既要宣传法律知识,更要普及依法办事的途径,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法’,引导老百姓树立遇事找法、依法办事的意识”。
图为市领导到汕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调研。(许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