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生  >>  正文
孙瑞生:一个人与一座城
孙瑞生
2018年12月13日

平遥县衙博物馆的《升堂》表演。孙瑞生摄

11月30日,周五,虽已是寒冬季节,但在平遥古城县衙博物馆,上午11点,来看“县太爷升堂断案”的游客依然成群结队。这出专门为游客设计的情景剧,从1999年搬上舞台,到明年就满20年了。

不到10分钟的演出结束,卸下服装,贾卫平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与刚才台上八面威风的“县太爷”判若两人。

“天冷了,从12月份开始,周一到周五的演出将停止,只在周末才为游客演出。”贾卫平说。

“县太爷”扮演者贾卫平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布思琼摄

今年58岁的贾卫平是土生土长的平遥人,1976年,他只有16岁,从那时开始学戏,成为平遥青年晋剧团的一名演员,到现在,过去了40多年时间,他从没有离开过家乡平遥,眼看着古城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一天一天繁荣兴旺起来。

走在古老的街巷,抚摸斑驳的城墙,贾卫平两眼竟然闪烁出些泪花。1976年,他高中只上了半年,便从老家平遥县朱坑乡丰盛村来到县城,进入当时县里的文艺训练班学习。

“那时能上文艺训练班很吃香,能转户口,吃国家饭。”贾卫平陷入幸福的回忆。

在他的记忆中,过去的平遥古城远没有现在繁华,城里没有一座四层以上的高楼,也没有人到平遥旅游,一座座明清大院被县里的各个机关单位占据着作为办公场所。

“县政府在县衙办公,文化局在市楼东边,文庙是平遥中学所在地,城隍庙里住着平遥县剧团,现在县衙东南面的龙鼎盛宾馆就是县委会旧址……”

“那时古城内破破烂烂,到处是残垣断壁,人们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谁家想盖个鸡窝、猪圈,就去城墙上拆几块砖,很少有人管。”

这些都是20多年前的老黄历,但贾卫平记得很清楚。

然而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阮仪三刀下留城救平遥”的故事。

贾卫平在《升堂》表演中扮演“县太爷”。孙瑞生摄

据贾卫平讲,1980年,全国盛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各地纷纷开始拆老城建新城,平遥也不例外,但因拆城经费不足,所以动作慢了些,古城墙被拉开几百米的口子,三百多幢明清建筑被拆毁。这时,正带着学生在山西榆次实习的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听说平遥古城在拆城墙,前往查看,“吓了一大跳”,大量的明清古建筑也将不保。于是,阮仪三趁着平遥缺钱暂停拆迁的空档,白天带着学生考察,晚上不眠不休做规划,最后自己背上图纸去北京搬救兵——找时任全国政协城建组组长郑孝燮和文化组组长罗哲文。

“郑老在见到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和省长后,写下:阮仪三平遥历史名城保护规划是‘刀下留城’的规划。”

“去年,平遥县把环古城的四条路,其中一条命名为‘阮仪三街’,就是为了纪念阮老对古城保护做出的巨大贡献。”贾卫平告诉记者。

古城的命运很是坎坷,作为古城历史见证者的贾卫平人生道路也充满艰辛。

《升堂》表演前夕,“衙役”们陆续走上舞台。孙瑞生摄

上了两年艺校的贾卫平1978年转正,虽然是平遥青年晋剧团的一名“丑角”,但在计划经济那个年代,端着“铁饭碗”到处演出,让人十分羡慕。在这十多年的太平日子里,贾卫平和同剧团的裴海莲相识、相爱,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摧枯拉朽,平遥青年晋剧团像颓废的古城墙一样坍塌解散了。端惯了“铁饭碗”的贾卫平在上有老下有下的节骨眼上,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不得不自谋生路。

跟着私人剧团跑了几年,日子过得并不顺心;做了几年服装生意,由于缺乏经营头脑,有赔无赚;四处筹资,买了辆收割机,山西、河南走了个遍,吃尽苦头,刚刚能捞回本钱。

“转机发生在1997年。”贾卫平说。

贾卫平在台下观看品味《升堂》表演。布思琼摄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古城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这座内陆小城因“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头引起世界关注。也是从那时起,平遥的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贾卫平回忆,为了吸引游客,1999年,平遥县几位文化界名人张玉人、郝生英、陈文俊、李斌文等策划推出了《升堂》表演,那时39岁的贾卫平因有戏曲表演的功底而被招聘回来,在《升堂》中扮演“被告”。

“刚开始,游客少,一天的观众也就二三百人,‘衙役’们还得经常在大门口吆喝,招揽游客。”贾卫平说。

“1997年,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联合申遗,但2000年,丽江古城的旅游收入是20亿元,平遥古城还不到一个亿。”

生意不好,收入也不高,演出时有时无。贾卫平再次下海自谋生路。

贾卫平讲,从2000年开始,平遥古城的名气开始大了起来,游客也逐渐增多,这得益于一系列活动的举办。

他扳着指头一一细数:

2001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始举办,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蜂拥而至,来到平遥;

2006年,“平遥中国年”活动启动,全国各地来平遥过春节的人络绎不绝,平遥旅游淡季不淡;

2013年,由王潮歌编导的大型实景剧《又见平遥》正式演出,一天能演三四场,全年的收入过亿元,不亚于平遥古城的门票收入;

2017年,由贾樟柯发起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

2018年,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举办;

……

据贾卫平介绍,1997年,来平遥的游客仅有5万人,2017年,已经增加到1297万人,平遥县的旅游收入也从过去的一千多万飙升到现在的150亿元。

“太厉害了,真是不可思议!”贾卫平十分感慨。

“随着游客的增多,到县衙博物馆看《升堂》表演的观众也巨幅增加,有时最多一天要演四场,一场能有两三千人观看。”贾卫平说。

在近20年的《升堂》演出中,贾卫平从最初演“被告”,跪在台下,而后“荣升”为“县太爷”,威风凛凛坐在台上,“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但不论演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贾卫平都特别投入。

“主要出于对演出这一行业的热爱以及对平遥旅游业有所贡献,还有观众的掌声和鼓励。”

贾卫平告诉记者,有些俏皮的游客一进县衙,就高喊“升堂……”、“威武……”,这让他特别开心,他喜欢让观众参与进来,和他们互动演出。

“一场剧目演了近20年,需要一些创新。”贾卫平说。

为了增强演出的观赏性,他们把“老虎苍蝇一起打”、“脑子进了地沟油”等时髦话加到了台词里,往往引得游客哄堂大笑。

贾卫平讲,现在《升堂》演出班子有15个人,都是退休人员,大家不在乎挣多少钱,图的是有个事做,每天聚在一起,十分热闹。

“1999年,一天只能挣20元,一个月也就600元。”

“现在一个月能挣2000多。”

老贾边说边把记者领到通往后院的一个很小的房间,这是他的工作室,只见墙上挂满了书法。

他告诉记者,演出之余,他就在这里练练书法。

说话之余,老贾挥毫泼墨,龙蛇笔走,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厚德载福,他故意把“物”写成“福”,显示了他内心的满足、平和。

“民族兴,国家强,百姓才能富,人民才有福,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临别时,贾卫平拉着记者的手说了这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