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红头船”之梦——<br>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杨应森
2018年12月14日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作品: 江南情思。摄影: 杨应森

两年前我见到陈彦雄,是在广东汕头“易林”工作室。那天,他用英语向几位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易经》。前几天我见到陈彦雄,是在上海的“明圆”美术馆。那天,他也用英语向几位外国友人解说他的《易画》。

陈彦雄的国画展定名为《中国梦,民族情·一带一路》。他告诉我,他驾着潮汕的“红头船”来到上海,然后依然驾着“红头船”,去走“新海上‘丝绸之路’。”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在国画展上致辞。摄影: 杨应森

船头漆红的“红头船”,是清代潮汕地区的远洋商船,“红头船”从樟林古港起航、远渡重洋,成为中国同世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纽带。

被称为“集易、画、诗、译四位一体之文化学者”的陈彦雄,对家乡的“红头船”有着特别的眷念。他说,“红头船”载着自己的“情与梦”。

画 与 诗

陈彦雄喜欢说《易经》,更喜欢用诗、画表现《易经》。“诗词为魂,易学为骨”,让他的泼墨人物画和易画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我欣赏过陈彦雄的《听经图》、《和风共韵》、《煮酒品奇楠》、《骊歌悠扬》等画作,经他点拨,我从中悟到了“易”和“道”阴阳之美,和兑之美,太极之美。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在国画展上向上海明圆美术馆赠送作品。摄影: 杨应森

陈彦雄对我说,绘画的线条、形体、明暗、色彩等要素,构图、比例、韵律、空白、均衡、对称等形式结构,无不体现着《易经》的“阴阳平衡”原理,“中国画视墨为本色,墨为阳、纸为阴,合二而一,阴阳之道,太极之美。”

著名书画评论家,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朱彦民教授评论说,陈彦雄参透山水画与堪舆风水间之奥妙,故能将其风水画臻于妙境。

陈彦雄画了不少表现“红头船”的山水画,他想通过对“红头船”的描绘,让后来人记住潮汕先民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爱国爱乡的美德,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我也从这些“红头船”的画作中,看到了陈彦雄对家乡的感恩、厚爱与赞美。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作品: 江南古屋。摄影: 杨应森

陈彦雄是画家、也是诗人,他善于泼墨画就,掷笔诗成,诗画合一、相得益彰。他的《黄山劲松图》,题诗“晚雨击舟山色浓,苍茫暮霭数声钟。百年岁月悠悠过,古柏风前自郁葱。”《青山毓秀图》题诗“青山毓秀独钟灵,林里泉声云外生。繁华尘洗夕阳隐,闲逸嚣消暮鸟鸣。”让人感到“真不知诗句是画,还是画境是诗。”

古 与 今

陈彦雄说《易经》,作诗画,既脉承中华传统,又把握时代精神。

在《中国梦,民族情·一带一路》画展上,我欣赏陈彦雄的80余幅写意花鸟、工笔人物、泼墨山水,一边感悟着它们的艺术境界。

陈彦雄对我说,他画人物,不但表现了人的形貌、更要表现人的精神,他画山水,既要画出山水之美、更要画出山水之魂。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作品: 江南秀色。摄影: 杨应森

在画作《红船出海》上,陈彦雄题诗云:“鱼贯红船发,开航后浪推。橹鸣通四海,云绕挂双桅。潮语流行处,五洲空念谁?南洋梦满载,游子几时归?”他说,在改革开放、追逐“中国梦”的新时代,“‘红头船’载着新使命、有着新航程。”

陈彦雄的泼墨山水,画面既有粤东海滨的壮阔大气,也有江南水乡的秀韵之态,既有率意,也有精描。他说,他想将《易经》“天人合一”的原理融进画面,去召唤人们更加爱护自然,共同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家园。

在陈彦雄的画作上,我竟然发现了一首题画的现代诗,名为《生命的春天》:“空朦的山色是水墨的线条,深浅浓淡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图。绿树清流共享大地的妩媚,阳光穿过性灵的芦苇,拉开了思想的广度,忘不掉永恒的旋律,带不走故乡的记忆。沉淀的旧事如同一壁古墙,刻满丝丝缕缕的风尘,搀合在江南水乡的梦里。”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作品: 云雾山中尽古楼。摄影: 杨应森

我问陈彦雄:“传统国画题写现代诗歌,这也是你创新的么?”

“算是吧。”陈彦雄笑了笑:“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是我的追求。”

中 与 西

陈彦雄曾经对我说,他最大的愿望和乐趣,“就是用西方的语言、向西方的普通人传播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于是,陈彦雄用英语给外国人讲中国的《易经》、翻译《易经》,讲中国的诗画。

2016年底,陈彦雄应邀赴美国,用英文讲授中华传统文化和诗画艺术、潮汕民俗建筑与中国易学;2017年底,他在马来西亚举行了《中国梦,民族情·一带一路》画展,并开设了《易经与东方智慧》的讲座;2018年6月,陈彦雄在日本冲绳,向日本、菲律宾和泰国等东南亚的朋友讲起了《易学文化与现代生活》。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作品: 春华秋实情满广外。摄影: 杨应森

陈彦雄潜心研究《周易》,通晓中国传统诗画,却特别爱写现代诗,而且行家认为,他的现代诗颇受西学影响。

“为什么?”我曾向他问起。

“文化需要交流。”陈彦雄笑着回答我,我则向陈彦雄朗诵起了他的诗作《红头船》: 东方的潮音时时激响在南洋边,流淌在好望角,驰骋在加州彼岸……

2018年,是江苏省国际友好城市40周年。西班牙阿利坎特市与苏州共同推荐了11位西班牙艺术大师和5位国内著名画家,在苏州古城举办了命名为“油墨丝路·对话巨匠”的画展。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等与陈彦雄等中国当代艺术家,用作品进行艺术“对话”;2015年,陈彦雄与何家英等9位当代艺术大师一起,成为国家邮政局主办的《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的艺术大使,其画作出版的邮册发行到“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情 与 梦

对家乡的“红头船”,陈彦雄有着特别的眷念。他说,“红头船”载着自己和潮汕乡亲们的“故乡情”与“中国梦”。

陈彦雄出生于广东澄海的贫困农家。他告诉我,儿时放学后放牛,看到白鹅嬉水、老牛吃草,就会捡根小棍子在沙地上画出这番景象,“正是这种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激发了我对诗画艺术的热爱,对故乡的乡情。”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作品: 红粉佳人。摄影: 杨应森

大学毕业后,从事翻译与国际贸易的陈彦雄经常出国,让他接触了异国文化和风俗。但对我说,“自己心里还是认定中国文化最伟大。”

陈彦雄“仙风道骨”,天生有着诗人、画家的气质,时时保持着积极、开朗的性格。

在《红头船》一诗中,陈彦雄写道:“站在‘红头船’的故乡遐想,新世纪的风在胸中激荡……”又在《我爱潮汕》组诗中的《樟林古巷》吟诵:“我征途的起点:樟林古港,只有自豪、没有悲伤,只有笙歌、没有遗憾……”而在《向生活致意》一诗中,他放歌:“不论什么时候,是快乐还是忧伤,我们都要感谢生活……”

“红头船”之梦--再记潮汕文化学者陈彦雄

图为陈彦雄作品: 红船开泰运。摄影: 杨应森

陈彦雄对我说,“红头船”是激励自己勇往向前的文化符号,在他的心里,“悲伤、遗憾永远都是过去时态,只有自豪、笙歌才属于现代时态。”

在陈彦雄的世界里,“诗、画、易、译”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他的理想、他的憧憬。眼下,陈彦雄仍在翻译《东方智慧易经》。他说,他的“梦想”就是驾着“红头船”、载着《易经》走遍世界,让世界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注:图片由 杨应森授权中国日报网使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