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生  >>  正文
孙瑞生:吕梁山隧道“打冰人”
孙瑞生
2019年01月28日

1月23日,太原铁路局南工务段吕梁桥隧车间的队员们冒着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在吕梁山隧道进行除冰作业。中国日报孙瑞生摄

时下,随着农历春节的临近,各地返乡过年的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纷纷加入“春运”大军。而在山西省吕梁市,有这么一群人,依然奋战在铁路沿线,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他们就是太原铁路局南工务段吕梁桥隧车间的“破冰队”。

从2011年1月太中银(太原—宁夏中卫—银川)铁路正式开通运行,这支“破冰队”已在近260公里的铁路线上奋战了整整8个年头。虽然叫“破冰队”,但实际上破冰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负责的是太中银铁路山西吕梁段桥梁、隧道、涵区、路基的养护。

“这是一份比较艰苦的工作,吕梁山海拔高,环境十分恶劣。”

1月23日中午,在长达20.7公里的太中银吕梁山隧道,正在带领队员打冰的太原南工务段吕梁桥隧车间党支部书记连原生对记者说。

“到了冬天,吕梁山隧道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山体裂缝中渗出的水会结成很高的冰柱,如果不及时除冰,冰柱有可能滑落到铁轨上,对行驶中的列车带来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列车一路畅通,安全运行,我们就得及时清除隧道里的冰柱。”

连原生告诉记者,首先要对隧道里的结冰情况进行巡查,一是坐在火车头上快速巡查,二是队员们进行地面检查。一旦发现险情,就得及时清理。

据了解,从隧道口至第一处结冰点,队员们加紧步伐也要20多分钟的时间。到达结冰点后,其中一组队员在前方勘探,另外一组留在原地作业。如果遇到较大冰量的结冰体,就需要全员出动。

在漆黑的隧道里,只见队员们头戴探照灯进行除冰作业,虽然气温很低,隧道里的风刮在脸上,感到像刀子刮一样生疼,但“破冰队”的队员们挥舞着铁镐干活,个个汗流浃背。

“把冰刨下来,还不算完成,再撒上盐,喷上融雪剂。”连原生介绍说。

“实际上隧道里还不算冷,出了洞口,气温更低,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冰凉冰凉。”

连原生说,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行驶和打冰队员的人身安全,每次除冰只能在“2小时窗口期”内进行,所谓窗口期就是在这段时间没有列车通过。但遇上冰量大,两小时根本干不完。

据悉,太中银线是太原通往宁夏中卫和银川的快速客货电气化铁路线,是东部连接西北地区的铁路要道,在山西境内的吕梁山大小隧道有上百条之多,而在连原生管辖范围的隧道有80多条,其中有三条长度均在10公里以上,此次除冰的太中银吕梁山隧道是三条隧道中最长的一条,徒步走完需要8个小时左右。一位队员说,每次除冰他们的步数都会在20000步以上,而且中午吃不上饭,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随着这段时间气温逐渐走低,结冰点再次结冰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打冰队也从每周一次变成了每周至少两次作业。”连原生说。

据连原生介绍,他们这支“破冰队”2011年成立时有12个人,都是身强力壮的,8年下来,有不少患上了风湿病,再也干不了这样的苦活重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队员在不停地更换,而今年55岁的支部书记连原生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连原生表示,这个活尽管苦一点,但他不想调整岗位了。

“再坚持5年,就能光荣退休了。”

“能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洒在太中银铁路上,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连原生说。

家在山西榆次的连原生,十天半月也回不了一次家,和他的队友们过着单身生活,住在公寓,吃在食堂。不知有多少个春节他们都是奋战在一线,不能和家人团聚。

“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连原生表示,只要能保障列车安全行驶,让那些长年在外工作的人们能够顺顺利利回到家,他就感到十分欣慰。

听到这么无私的话语,记者感到,在漆黑的隧道里,连原生和他的队友身上那黄色的马甲闪耀着一抹温暖的亮色。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