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生  >>  正文
孙瑞生:徐沟背棍,空中“芭蕾”舞出年味
孙瑞生
2019年02月19日

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九,又一股寒流侵袭中国北方,气温一下子降到零下十几度,无情的北风狠狠刮在人们脸上,如刀子划过般生疼。但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东湖广场,闹红火的队伍迎着寒风闪亮登场,许多城里人不惜驱车30多公里赶来,感受这浓浓的年味儿,他们完全冲着“徐沟背棍”的巨大名头。

2月13日,迎着凛冽的寒风,徐沟镇的村民们在清徐县东湖广场进行背棍表演。孙瑞生摄

“几百年来,在清徐一带,闹过了元宵,看过了背棍,春节才算过完。”今年已经67岁的徐沟背棍研究者王小玲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正月初七,虽说过完了年,是人们开始上班的日子,但实际上集体闹红火才刚刚开始,传统节目有锣鼓、旱船、舞龙、舞狮、晋剧、秧歌、二人台、二人转、抬花轿等,一直持续到正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

随着男子步伐起伏,身穿戏服的小孩在半空中双手挥动水袖,跟着音乐的节奏变换着动作。孙瑞生摄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这是清徐当地清代时就已经流传的一首民谣。徐沟背棍始于明代,据说当时在元宵节闹红火时,孩子们多由大人顶在肩上观看,人们从中受到启发,把孩子精心打扮,由大人双肩顶着,走上街头表演,逐渐发展成为独特的“徐沟背棍”。

徐沟背棍表演时,成年男子身背一根铁棍,棍上举着七八岁的小孩,随着男子步伐起伏,身穿戏服的小孩在半空中双手挥动水袖,跟着音乐的节奏变换着动作。

王小玲18岁时就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学会了徐沟背棍的制作、绑扎和表演。后来到清徐县徐沟镇文化站工作,他也一直致力于徐沟背棍的发展,他和镇上的背棍艺人一起,把这种街头表演艺术逐渐发展为广场化的表演,后来又搬上舞台。2007年,徐沟背棍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沟背棍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被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孙瑞生摄

据清徐县文化局副局长张舒萍讲,在清徐县,像王小玲这样从事“徐沟背棍”非遗研究的国家级、省级、县级传承人有7位,为此,清徐县还专门成立了“徐沟背棍”传习所。

“我们要把这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绝不能在我们手上失传。”张舒萍表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徐沟背棍’看似千篇一律的表演,其实里面的学问很深。”

铁棍表演场面壮观,十分震撼。孙瑞生摄

王小玲告诉记者,背棍上的孩子们衣着不同,动作不同,表现的故事也不尽相同,神话传说和传统戏剧是徐沟背棍表演内容的主要来源,像黛玉葬花、西游记等,表演时人物没有台词,以锣鼓乐伴奏和舞蹈表演来表达情感。根据不同的节目,演员装扮成不同的角色,凌空起舞。

据王小玲讲,在清徐,除了背棍,还有铁棍。

“背棍是两人表演,一个成人扛一个小孩,而铁棍由多人表演,就像八抬大轿。”

“最大的铁棍由16个成人组成,上面由七个小姑娘扮演‘七仙女’,场面十分壮观。”

“经过历朝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博采众长,‘徐沟背棍’形成了一门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于一体的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被称作是‘空中舞蹈’、‘无言的戏剧’。”王小玲说。

铁棍表演者迈着铿锵的步伐。孙瑞生摄

“过去,徐沟镇里的成年男子几乎都会背棍表演。而对徐沟的姑娘来说,如果没有上过背棍,就是一生的遗憾。”王小玲告诉记者,上棍表演是徐沟当地女孩最大的愿望。成年男子肩负特制叉形铁架,夹于胸背,绑于腰际,将化妆的姑娘由腰至踝绑缚于带踩盘的铁柄上,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

“徐沟背棍的制作有许多高难度的技术,绑棍时既要绑出奇巧的结构,又要绑出表演者舒展端庄的体态。”王小玲说,为了保持观赏时的神秘感,不让观众过早发现背棍结构的秘密,过去的老艺人都要搭起席棚秘密地制作背棍。

据清徐县文化局副局长张舒萍讲,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过去“徐沟背棍”一般是在正月里闹红火时才搞,现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日常的旅游项目,“五一”节、国庆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只要遇上节假日,就会有背棍表演。甚至油菜花开了、红薯插秧,也有背棍表演。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走到农村,体验农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背棍表演有了广阔的市场和舞台。”张舒萍说,除了公益性的表演,徐沟背棍也在逐步走向市场。“一个背棍,表演一天,能挣到800元。”

2007年,徐沟背棍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沟镇镇长武永俊告诉记者,这些年,徐沟背棍不仅在清徐和省内叫得很响,深受人们喜爱,也得到沿海城市人们的热捧。

“在清徐,有两三家非常专业的背棍表演队伍,人数大约三四十人。自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走红后,他们经常受邀到江苏、浙江等地演出。”武镇长说。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