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明  >>  正文
赵建明: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进基层组织能力建设
赵建明
2019年05月06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重要思想,既为党的基层组织做好党建工作提供了遵循,明确了目标方向,同时也赋予了党的基层组织新的职责使命,政治站位、履职标准都很高,需要广大基层党员戮力同心才能完成好这一光荣任务。

回顾基层党组织发展历程,党的组织建设好似一张“晴雨表”,与党中央保持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信念,以思想理论武装为引领,笃行而不倦,是保证党的基层组织肌体健康、行动跟随、感情信赖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讲政治、强功能,攻弱项、补短板,重创新、求实效,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改革创新本领、组织群众工作本领不强,动员、宣传、组织群众不走心,联系群众程式化、走过场,方法老套简单,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一些工作在基层难以落细、落小、落实;一些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树得不牢,工作作风不实,热衷于出名挂号,对社会治理打基础、管长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惠及民生的工作关注力不够,致使一些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难事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意识、政治规矩不强,组织生活随意化、娱乐化、庸俗化,面对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创新联系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难以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影响了基层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党从建党开始,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的要求作为最高目标追求,为人民立德、为人民立功、为人民立言,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关注着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和政府开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扇门”,直接面对老百姓,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谋福祉的政绩观,扛起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担当,尤其在举国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更加应该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全面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党的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和动员力。一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按照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健全组织,建强队伍,特别是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选拔充实到党的基层组织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真正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二是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章党规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等党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广泛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提提领子、扯扯袖子,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进一步提升查找和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水平。三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推进党建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为民服务融合,着力打造政治素质高、带头作用好、业务能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领导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事务自治。四是创新党员教育方法。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要求,高度重视党的经常性学习教育,制订年度学习教育计划,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教育方式的创新,扩大思想教育的参与面,开门搞教育,深入一线调研,内容社会所需,举措社会认可,有的放矢组织广大党员躬耕实践,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五是树立法治思维意识。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党建引领,以重点是组织力提升,方略是依法行政,要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增强法治观念、法治建设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手段、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六是凝聚阵地文化作用。强化党建文化阵地建设,用好社情民意联系日、走访调研、红色管家志愿服务等有效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社会公共价值培育工程,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培育现代公民素质紧密结合,夯实精神家园思想文化基础,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七是厚植惠民服务根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正确的党风,即“我们党必须是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党、必须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党、必须是建立在自我批评基础上的党”。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老百姓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工作标准,在服务群众推动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经常深入到村(社)基层一线走走看看,多了解掌握一些实情,多发现一些问题,多与老百姓沟通协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强民生短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

【责任编辑:许聃】
转业老兵,现从事基层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