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传江  >>  正文
鞠传江:五台山纪行
鞠传江
2019年06月03日

从炎热的京城来到五台山深处顿时被这里“清凉”的山风所笼罩,避暑圣地果然名不虚传,人们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惬意凉爽抚慰的同时,也聆听着来自不同寺庙那悠远的晨钟暮鼓声。

避暑圣地五台山-鞠传江摄影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清凉山。这里更是佛教的胜地,穿行于一座座庙宇间,不管是旅游者还是膜拜的信众都会有着一种独特的感受,来自天地间的沁心清凉和来自佛祖的庄严肃穆巧妙地、和谐地相融合,从而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身心。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的忻州市五台县,属横贯南北800太行山系的北端。所谓五台是指这里五座拔地而起巍然耸立的山峰,而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每一个台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分立,山水环绕。从镇中心到五个台的距离均在20公里左右。方圆300多公里的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达到3061.1米,被誉为“华北屋脊”。

五台山的悬崖峭壁-鞠传江摄影

五台山寺庙林立与四川的峨嵋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这里现存寺院47处。1982年,五台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名单,2009年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考证,佛教传入五台山,始于东汉,这里的大孚灵鹫寺为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由于汉明帝的推崇,五台山开始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的中心。到了南北朝时期,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据唐代高僧慧祥所著《古清凉传》记载,到了唐代,五台山寺院达三百多座,僧侣超过三千人,这使五台山在中国佛教界取得绝对统治地位,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僧尼达万人之众。从唐朝开始这里的影响波及海外,来自印度、日本、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和僧众纷纷来五台山朝拜。1600多年来,随着历史的演进,朝代的更迭,虽经多次崇佛和灭佛,五台山终是佛山之首,香火不断。

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区的寺庙群-鞠传江摄影

大凡庙宇众多、香火旺盛之地总少不了灵山秀水,气候特别的特点。《古清凉传》中也说: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得夏秋季节,山谷间常常云雾缭绕,而一早一晚的霞光夕照又为云雾镀上了梦幻般的紫色和金色,远远看去紫气升腾翻滚,而紫气往往被看作是祥瑞之兆,在此居住犹如仙人一般。

其实,这里的气候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由于地势高,一年的寒冷期超过300天,北台叶斗峰顶四季被雪覆盖,背阴面的沟壑中常年冰雪不化。我们在翻越五台山去恒山的路上,就看到背阴坡沟谷中被厚厚的冰所覆盖,然而,在冰的旁边就是茂密的丛林和漫山的野花,不得不折服五台山独特气候和自然景观。正所谓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夏季里这里有时山腰风雨雷电,山顶却阳光灿烂。台怀镇被五台环抱,镇中心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4.5℃,年极端最低气温-37℃,年极端最高气温只有27℃。

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区寺庙群-鞠传江摄影

五台山的宾馆、民宿、客栈众多,很多客栈的名字带有“佛”或“禅”的字样,禅心居、佛光山庄、云中客栈、静心苑等等,只看这些客栈、酒店的名字就感觉禅意浓浓了。开民宿酒店成为当地居民重要的生财之道,每一条山沟里都聚集了各式各样的民宿、客栈。我们住在一家叫锦绣山庄的酒店里,夜里需要盖厚厚的被子,体验了五台山的清凉。清早5点钟就被窗外动听悦耳的鸟叫声唤醒,背起相机沿着弯曲山路前行,山谷里十分安静,两边山上被浓密的树木覆盖。清晨,这里似乎是鸟儿的天下,布谷鸟们在远近不同的树上发出悠长的“布谷”声,而野山鸡们在不同山头的密林深处发出高亢的鸣叫,还有众多不知名的鸟儿在丛林深处欢快地唱着,高低不同的鸟声在山谷中此起彼伏回荡着,仿佛进行着鸟的大合唱。不时有巨大的山鹰在山谷的上空翱翔着,薄薄的雾像纱一般挂在远处的山腰间,太阳倒像个羞涩的孩儿在山边露出半个脸来,山坡草丛中的野花挂着露珠,在霞光的映照下闪着迷人的光芒。清风徐来,鸟语花香。此时此景,的确让人能够忘掉自己,沉浸在一种特殊的境界里。大自然的视听感受如此美妙,仿佛一股清泉流过心田。

资料显示,五台山的生态系统近乎完美,这里拥有野生植物近600种,其中480多种是草本植物,夏秋季节季里,380多万亩天然草地成为难得的牧场。翻越五台山便可看见山坡台顶散布各处的牛群、马匹在悠闲地吃草。每年农历六月山上的牧民就会举行一个月的骡马大会,每天有一万多头牛驴骡马在山谷河滩上交易。而这里的鸟类资源尤其丰富,达到140多种,包括珍贵的黄斑苇鸡、凤头麦鸡、黑眉苇莺等,可谓是鸟的乐园。这里还分布着石貂、金钱豹、狐狸、獾、野猪等40多种野生动物。

五台山显通寺内的铜殿-鞠传江摄影

菩萨顶,是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曾多次朝拜五台山,均下榻于菩萨顶,至今有康熙、乾隆御碑,立于寺院内。康熙题字“五台圣境”至今犹在。在大雄宝殿内,僧人们专注地用藏语诵读着经文,全然不被来来往往的游客所扰动。这里熙熙攘攘,人满为患,不时有虔诚的信众在院内各庙宇前伏地跪拜,口中念念有词。一位中年妇女被这里的佛教道场气氛感染竟然嚎啕大哭起来。身临佛界,人的心态各不相同,相比于终生念经修行的僧人们,普通旅游者和众多的祈福者,对佛教的认知太少、太浅,以至于多用最为实用主义的形式完成一次对佛祖的朝拜,或烧香拜佛、或上供求签、或求佛祈福。佛法无边,似乎可以给予万千愿望和梦想。贫穷者祈求财富,应考者祈求中榜,无子者祈求添丁,卑微者祈求升迁荣华,重病者祈求祛病除灾,求爱者祈求喜结良缘,最最普通的是祈求“平安”,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祈求可谓千奇百怪。其实,这些与佛教的根本要义相距甚远,甚至是南辕北辙。但是,千百年来,来自印度的佛教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普通人对佛教要义的理解深浅并不重要,“拜”的形式大于学习背诵玄妙晦涩难懂经文的过程,很多人在拜佛的形式中,在香火缭绕中,心灵得到了慰藉,悲观者释放苦闷,怨恨者放下包袱,梦想者心向前景,其现实意义大概在于此。

其实,佛不是万能者,更不是救世主,也不会施舍。佛的要义是特有的世界观和处世方法论,是探索阐明宇宙和人生的哲学,追寻大彻大悟,解疑释惑,让人远离烦恼和困苦,劝慰人心向善。佛在心中,拯救的是你自己的心灵,一切源于自己的修养和德行。

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中轴线上排列着大雄宝殿等7座殿宇,给人印象极深的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铜殿,共用铜10万斤,镀金的铜殿在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显通寺钟楼内悬挂的幽冥钟,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人们对显通寺门口左右两边屹立着龙虎碑尤为称道,“龙”、“虎 ”二字草书,酣畅淋漓,龙飞虎跃,法意相彰,十分珍贵。署名“雷雨居士光宅书”是何时何人所书难以考究。

五台山的佛寺众多,风格不同,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佛教遗产,庙堂殿宇构成了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作为摄影人我关注更多的是高耸的钟鼓楼、宏伟的大殿、碑刻、牌匾、佛像、佛塔。五台山佛塔林立,塔的材质有砖、石、琉璃、木、铁、铜、银、玉、水晶等等。最高的塔达高56.4米,最小的仅0.05米。而这里的佛像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7000多尊,碑刻泥塑、金属铸造、石刻、木雕、烧瓷、刺绣、画像等不同形式。最早的佛像为南北朝时期遗物,最罕见的是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在菩提树叶上彩绘的十八罗汉图。在佛光寺东大殿内所有泥塑皆按真人比例建造,建于明代的殊像寺的殿内则有五百尊悬塑,悬塑中佛像与山水交织出一幅幅立体的佛教故亊图。五台山可以说是一座罕见的佛像艺术宝库。

2009年6月2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五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道:“五台山保存有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享有‘佛国’盛誉,五台山由五座台顶组成,珠联璧合地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典型地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完美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殊信仰中心――一种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型文化景观。”

从地理演进上说,五台山的山脉构成历史超过25亿年,多次造山运动给这里留下了冰川地貌、高山草甸、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遗迹,完整记录了古代地质演化历史,成为地壳演化、古环境、生物演化对比研究的典型例证。因此,五台山被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这里每年均举行地质与自然遗产国际研讨会议,五台山成为海内外的专家学者研究地质地貌演化的重要标本和基地。

从五台山自东汉有第一座寺庙至今已经超过1600多年,这里保存众多的是碑文石刻、匾额、楹联和诗赋,成为反映五台山漫长历史岁月的宗教活动、社会风貌、人情世俗、神话传说的珍贵史料,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记载着五台山的佛教发展历史。仅《五台山碑文匾额楹联诗赋选》一书就集选了五台山内外历代帝王、文人、学者、骚客、名士、高僧撰写的碑文112通,匾额329幅,楹联448副,诗赋600余首。清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留下了20块碑文,而乾隆皇帝则在为五台山写下了39首诗作,由此可见五台山在清代帝王心目中的地位。

古代诗人元好问出生于今山西忻州,曾作《台山杂咏》16首。明代诗人史鉴有《咏五台山南台》诗,描写了五台山的风貌:“翠拔南天第二台,天成图画一方开。巅崖有路皆悬石,古树无枝半是苔。潭龙起处电光走,木客啸时山雨来。俯仰独怀千古意,诗成倚仗漫徘徊。”

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曾登上五台山,遍礼台顶、寺院,写下《游五台山日记》。普化寺的一幅对联很是让人喜欢: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阅读读此书中的诗赋、对联,的确意趣盎然。

庞大的五台山脉,仿佛是一百科全书,来去匆匆,只能感受其凤毛麟角。假如有时日,能够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细细转,慢慢看,感受这里的清凉,体会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当是美事一桩。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