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正利  >>  正文
范正利:广陌通衢,别一种体验的中国乡村行走
范正利
2019年07月01日

绿树,白墙,红瓦。梯田,阡陌,人家。蓝天丽日下,峰峦叠翠中,静谧而祥和的村庄此时点缀在一幅巨大的画卷之中。

仰望青山,我做了一个深呼吸;看过电影短片《沂蒙红嫂祖秀莲》走出纪念馆的时候,浓浓硝烟犹在眼前闪现,隆隆枪炮犹在耳边回响,惊魂甫定,兀自沉重。倘若没有历史记忆,我们很难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的腥风血雨。俯仰人间今昔,恍如隔世!

山东沂水县城西去35公里,群山深处便是“红嫂”祖秀莲的故乡——院东头镇桃棵子村。南有挡阳柱,北有司脉山,穿越两旁郁郁苍苍的山林和层层叠叠的梯田,坦缓的柏油公路直抵桃棵子村所在的“老龙窝”。

桃棵子全村共16个自然村,房舍依山势而建,从山脚到山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村与村相通,户与户相连,或石砌的古朴小径,或木制的洋气栈道,更多的则是水泥硬化路,一概平整洁净。当年的穷山僻壤如今是“山东最美乡村”,亦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美丽乡村百佳典范”。

千年古县沂水,位于沂蒙山腹地,正是“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而革命老区与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一样,多属深度贫困地区。是沂水县推进的“交通+”工程,藉由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促动桃棵子村从穷山沟变成了聚宝盆。“交通+扶贫”,桃棵子村便是一个样本,而这仅仅是中国农村大地的一个缩影。

2015年,中国历史性地提出“到2020年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此后,将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以此为引领,经过6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3年脱贫攻坚,“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数据显示:仅2018年,全国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86万人,脱贫县达到283个。至此,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已连续6年。2019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目标是,“全国计划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33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

当今中国,已从一穷二白转变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实践。在此过程中,交通运输则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条件,那是因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2015年12月,交通运输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而后又连续出台多项配套政策文件,以加快推进交通脱贫攻坚工作。《规划》进一步扩大了交通扶贫范围,除了继续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以外,又将其余国贫县、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地区县和边境县也都纳入《“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支持范围从而扩展到1177个县。

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而公益性也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按照交通扶贫规划,“到2020年,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1938年,赛珍珠(Pearl S. Buck)凭借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这位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的美国女作家,向世界讲述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和土地的故事。1939年,年近50岁的中国农民祖秀莲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她和青年妇女一起,磨军粮、做军鞋,准备将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土地。彼时,中国大地的灾难和贫穷远未结束!

80年后,无论是在赛珍珠的“中国故乡”江苏镇江,还是祖秀莲的故乡山东临沂,行走在美丽乡村总能给人带来别一种体验。而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变得更乐于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财经作家、高级记者,系《人民交通》杂志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