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心一笑,认真分类,见证着这些年社会文明水位的提升。垃圾分类倡议已久,早在2000年,北上广深就被列为首批国家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可以说,全社会对于垃圾分类并非“白纸一张”,而是已然迈出了润物无声的第一步。如今社会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各大城市适时出台细致具体的管理条例,有力推上这一把,再次给了垃圾分类在更大范围做好做实的契机。(2019年7月3日 《北京日报》)
垃圾分类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话题,牵涉到城市社区、乡村地区生活方式、习惯和文明程度。不同地区垃圾的分类大同小异,生活垃圾分类大致有4个类别,分别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把垃圾分类码放,便利了垃圾归类处理的过程。对扔垃圾这个垃圾处理的初级阶段就进行有效区分,到中游的分拣中心,再到把垃圾进行环保处理及回收利用,垃圾分类环节中涉及的不同主体需负起各自的义务和责任。
2019年下半年的第一天,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四大种类;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款200元;单位如果进行混合投放或混合运输,最高可罚5万元。
新华社记者在上海随机走访几个居民区发现,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基本有序。在虹口区的“宇泰景苑”小区,不少“上班族”出门前已将垃圾分好,提着2袋“干湿分离”的垃圾来到小区固定的2个投放点来倾倒垃圾:干垃圾直接投入干垃圾桶,湿垃圾则在除袋后投放到湿垃圾桶,再把装湿垃圾的塑料袋投放到干垃圾桶里。整个投放过程动作娴熟。分类垃圾的投放动作娴熟,笔者理解为生活习惯养成所带来的变化,垃圾分类在该居民区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从习惯养成到自然为之。
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及其相关平台的鼎力相助,使可回收垃圾变现为“红利”。中国国内有的城市的民众将贴着不同二维码的分类垃圾袋丢入小区的垃圾分类回收箱,随后经过收集,这些垃圾被送到分拣中心,经过扫描二维码、分拣称重等程序,相应的积分就会累积进入居民的账户,积分可换牙膏、洗发水等日用品;除了二维码,还有地方使用垃圾分类APP来使流程系统化。可见,由垃圾分类衍生出的各种“红利”回馈给了当地居民,增加了民众在源头环节垃圾分类的热情及参与度。
试点区域为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积累了操作方面的经验,利于下一步把垃圾分类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推广开来。在垃圾分类处理后,很大一部分可回收的垃圾就可得以回收利用,继而减少垃圾总量。当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时,举手之劳便可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垃圾分类的起步环节在基层,现在来看,宣传和教育(以下简称宣教)先行,做好基层工作,扩大各界参与,推进了整体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经由垃圾分类的系列宣教活动将基层工作引向深入,以社区或村为单位,由属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出面,城市和乡村同步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主动上门服务指导,将垃圾分类的意识延伸到每户家庭,从源头上扩大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与覆盖面。
在街道、村镇显眼的位置展示垃圾分类须知,相关海报内容不断更新,内容涉及垃圾分类的好处、方法等知识和具体操作步骤。相关部门可制作字体较大、图文并茂且浅显易懂的宣传材料,这样的话,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此能够心里有数且容易操作。
施行垃圾分类,试点经验与宣教相结合。各地积累的试点经验可作为具体管理措施的参考,加上属地居民经过知识普及理解垃圾分类投放的意义,接下来推行垃圾分类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