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翻译成英文的“气”,是打开中医大门的钥匙,也是调理身心健康的关键,是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
一 罕见的“气”
气,WHO直接用汉语拼音 Qi 表示, 这在致力于为全世界提供标准翻译的世卫组织非常罕见。
一方面说明“气”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概念,在西方没有对应的词汇,无法用现有词汇来翻译。另一方面,“气”的概念实在太重要了,不能用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必须用原来的发音,为它创造一个词。
实际上,用拼音Qi来翻译“气”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就像是我们的音译外来词,用逻辑翻译logic, 中国古代和逻辑接近的有词汇,如理学、名学等,但逻辑一词更能表达西式文化。而Logic的本义是能把真理和错误区分开的科学(the science of distinction of true from false reasoning)。 Logic词根是 log,意思是‘speak’,衍生词‘logo’意思是‘symbol for easy recognition’。
气已经深深嵌入到中国文化中。在远古时候到现代,传承流变至今,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的特点。
二 重新夺回王位的 “气”
“气”字本身流变也很有意思。
在甲骨文像是“三”,意思是云气层迭形,到战国演变为,渐衍变成云气兴起的样子。后
来隶变,以“氣”代“气“,”气“废而不用。还有人创造了“炁”,认为炁为先天之气,氣为后天之气,气为气流之气。今天“气 ”复又被采纳为「氣」之简体字,也是唯一正式写法。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范畴之一,古人以具体物质形态的气体为模型,构想了宇宙的聚散、絪缊、升降、振荡等运动形式。
《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万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寒暑更替,生老病死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一鼓作气,来自《左传 • 庄公十年》,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三 决定生老病死的气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是由气聚而成的有形之质,而无形之气,则具有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等作用。气属阳,有推动、营养、气化、温煦、固摄、防御等作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基本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气的病理变化主要有气虚、气滞、气陷等。
WHO为气做出的定义是: The basic element that constitute the cosmos and, through its movements,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produces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human body and life activities. In the filed of medicine , qi refers both to the refined nutritive substance that flows within the human body as well as to its functional activities. 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通过它的运动、变化和转变,产生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体和生命活动。在医学领域,气既是人体内流动的精制营养物质,又是其功能活动。
《灵枢经·决气》:“何谓气?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黄帝问什么是气?岐伯说上焦把饮食精微物质宣发布散到全身,可以温煦皮肤、充实形体、滋润毛发,就像雾露灌溉各种生物一样,这就叫做气。
现代物理学认为世界三种流(flow)构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中医的“气”,是三位一体,包含了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对气的理解,也是中西医分野的开始。西医学强调人体的物理结构,并相信人体由不同的有机及无机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组合成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生理系统以及整个身体。
而中医则有着不同的观点,中医并不强调分离的部分,而是以身体为一个整体。气是构成人体及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及最重要的物质,并构成人体脏腑及经络生理功能。
四 气是打通身体和心灵的桥梁
如果一个人老是‘垂头丧气、唉声叹气’,那么离开‘气息奄奄’就不远了。
如果一个人‘平心静气’‘一团和气’,肯定是一个健康的人,眼睛闪闪发光,精神振奋,做事情积极向上,意气风发。说明“气”是理解精神和肉体健康的关键。
根据徐文兵老师的解释,人有两个操作系统,一个是先天系统。如心脏的搏动。另一个是后天的系统,即‘三观’,也叫‘意’。
我们不能直接影响心跳,但是可以用‘意’指挥调整呼吸,也就是调息来调整精神状态,进而走向健康。这也是中医传统养生的核心理念:“调息以调形,调形以调神”。
太极拳是‘三调’理论的杰出代表,也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健身运动。打太极,首先要平缓呼吸,然后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调整身形,最后通过平息和正形来调整心神。最终实现锻炼精气神和保健身体的目的。
大道至简。健康的婴儿,在睡觉的时候两臂上举,做投降状,就是一种自然的调息,因为在这种姿势下,人体的气会非常畅通。但是成年后,身体老化,意识复杂后,反而丧失了这种技能。
俗话说:“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就是说练睡功时,要侧着身体,好像狗一样曲着身子。一只手屈臂枕头,另一只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一只脚弯曲。
五 昂首挺胸 VS 含胸拔背
只有沉住气,才能成事。《菜根谭》说“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太极和大部分中国功夫里面,第一步都是气沉丹田,然后虚灵顶劲。而现代体操一般都要求挺胸、抬头、收腹。尤其是以芭蕾为甚。这样的姿势别人看着很好看,可是提心吊胆让自己不舒服。
中医认为胸部是阴,后背是阳,阴的东西应该藏起来,保护起来。所以在工作之余,不妨脱掉高跟鞋,焚根香,喝杯茶,把提起来的心和吊起来的胆放回原位,让自己静下来。
六、拓展阅读
警惕,以下高能,非传统文化爱好者慎入!
《灵枢/决气第三十》黄帝曰:六气有,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痹,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白话解释:黄帝问精、气、津、液、血、脉六气的有余和不足各有什么表现?如何才能了解气的多少、脑髓的虚实、血脉的清浊呢?
岐伯说:精的大量耗损,会使人耳聋;气虚的,可使人的眼睛看不清东西;津虚的,腠理开泄,使人大量汗出;液虚的,四肢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枯槁没有光泽,脑髓不充满,小腿酸软,经常耳鸣;血虚的,面色苍白而不润泽;脉虚的,脉管空虚下陷,从这些就可以了解六气异常的表现。
人体的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自父母传下来的「气」,称为「先天之精气」;二是来自自然界的物质,包括空气、食物及水。来自空气的称为「清气」,来自食物和水的称为「水谷之精气」。两种精气会用作气的原料,并通过以下脏腑的加工及转化而形成人体之气。
中医认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些重要因素,除了先天的遗传及脏腑的平衡外,健康的生活模式特别是健康的饮食习惯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透过健康的饮食,我们才可从饮食物中获取最宝贵的精微物质,以生化人体之气。
气的四大功能:1.推动作用就如风﹝高度活跃之气﹞推动了帆船及转动风车一样,人体的气是身体重要的能量,推动着各种功能。中医认为气能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人体脏腑、经络及组织的生理功能。此外,气促进血的生成及循环,以及津液的代谢。若出现气虚的情况,气的推动功能便会减弱,生长发育会因此变得迟缓,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亦会减弱,血的生成亦会出现不足,造成一连串的健康问题。2.温煦作用。自然界中,气态比液态含较高热能。同样地,身体中的气亦有像热能般的温煦作用。作为身体热力之源,气为身体提供温暖,保持了人体体温。若有气虚的情况,便会引起体温下降、恶寒怯冷及四肢不温等症状。3.防御作用。中医认为致病其中的一个原因为外邪的侵袭,外邪是引致疾病的环境因素,它们分别为风、暑、湿、燥、寒、火。透过抵御外邪的侵袭,气保护了身体,并维持着健康的生理功能。气的防御功能可理解为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4.固摄作用。固摄有统摄、控制及固定的意思。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为对身体物质及脏腑的巩固,并让身体组织维持于正确及应有的地方及位置。气使血液运行于脉中﹝血管中﹞,防止其逸出脉外。这些气亦控制了汗液、尿液及唾液的分泌及排泄,防止津液流失。还有,气能固藏精子,防止其遗泄,并有固定脏腑器官的位置及防止下移的作用。若气虚,气的固摄功能便会减弱,引致健康问题如出血、尿频、早泄、肾下垂或胃下垂等。气的推动作用与固摄作用互相补足,一方面,气推动了血的循环及津液的分布;另一方面,气控制及调节了津液的分泌。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在气的作用下体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透过气化作用,气能将身体的物质相互转化,转化为气或其他精微物质。例如,食物经过气化作用后,会化为水谷精微,然后转化为气及血。同样地,食物残渣经过气化作用后,亦会化为尿液及粪便,排出体外。整体地说,气对机体精微物质的转化及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
气的四种运动方式。气透过不同的运动进行各种功能。气的运动在中医理论中称为「气机」,不同的气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基本上,气有四种运动形式,分别为升、降、出、入。这些运动非常重要,若它们停止,人的生命亦会终止。不同脏腑之气各有其独特的运动形色。例如,脾气有向上升的特性,会将水谷精微上输,这功能称为「升清」;而胃气则有向下降的特性,将食物残渣往下输,这功能称为「降浊」。有些脏腑之气并不限于一种形式,例如肺气于呼气时「出」,吸气时「入」;并于宣发时「升」,肃降时「降」,肺气可说具有四种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各种的气运动形式互相协调平衡,升与降的运动相协调,而出与入的方向亦相平衡。这协调平衡,对促进组织、脏腑及经络的生理活动非常重要。若体内气机失调,身体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如肺气的下降运动受阻,会出现咳嗽,中医称这情况为「肺气不降」;胃气上逆亦会引致恶心及呕吐等。
气的四个种类,分别为元气、宗气、营气及卫气。1.元气是最原本的气,亦是身体中最重要及最基本的气。元气乃属先天性的物质,它先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之后又倚赖脾胃化生的后天之精所充养,元气发于肾间﹝命门﹞,并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肌肤腠理﹝身体的表面﹞。元气是身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动力,除了促进生长和发育,它更可维持组织、脏腑及经络的功能。2.宗气是指积聚于胸中的气,其生成是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化生的水谷精气两者结合而成。宗气主要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血管﹞,于呼气时「出」,吸气时「入」,它运行于呼吸道之间,促进肺的呼吸运动,并控制着语言及声音的强弱。此外,宗气更流贯了心脉,推动及调节心脏的搏动以及血气的运行,并影响肢体的寒热与活动。3.营气是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它们经常在脉中﹝血管中﹞运行,与血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营气与血常一起运行于脉中,故亦有「营血」之统称。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它从中焦开始,经肺进入经脉,周流全身。营气有阴的特性 ,能将气转化为物质。透过注入于脉中,营气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并促进了血液的化生。营气亦会为全身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4.卫气是负责保卫及抵抗外邪的气,它可以被理解为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能保卫身体免受疾病的侵袭。与营气比较,卫气属阳,并有较多功能性的特质。卫气与营气一样,都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生成,但它们循行的位置却不同,卫气行于脉外,营气行于脉中。营气主要散布于横膈膜及胸腹内,而卫气则在体外循行于皮肤之中。一方面,卫气保卫了身体并抵御外邪的入侵,另一方面,它调节及控制汗孔的开合与汗液的排泄,以及为脏腑、肌肉及皮毛提供温养作用。营气及卫气同出一源,各行于脉中与脉外。透过协调营气﹝阴﹞及卫气﹝阳﹞功能,身体维持了健康的发汗、恒温及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