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江  >>  正文
方明江:国家海洋经济战略与广西发展的实践
方明江
2019年08月26日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十九大的重大部署。2018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支持广西北海等14个城市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广西北海的入选,是广西深入践行“三个定位”的具体实践和向海洋发展的有力举措。

一、我国海洋经济战略体系的演进

1963年,中国国家海洋局成立;1982年,中国支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1年,中国召开首次全国海洋工作会议;1995年,发布中国第一部《全国海洋开发规划》;1996年,发布《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1998年,国务院发布白皮书《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1999年,发布《中国海洋政策》;2003年,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批复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十二五”规划指明“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两个着力点;2013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颁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印发《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这些都对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

在此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经济早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海洋经济实力提升。201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3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二是海洋经济布局优化。“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基本形成;三是海洋经济结构调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5.1:47.7:47.2,调整为2015年的5.1:42.5:52.4,再到2018年的4.4:37.0:58.6,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快速成长;四是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加大。“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顺利实施,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相继设立拓宽了海洋产业合作模式和领域。

二、广西确立海洋经济发展的地位

广西管辖海域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海洋功能区划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28公里。广西致力于海洋开发由来已久。1984年,广西北海(含防城港区)成为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92年,中央又确定广西为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进入21世纪,广西更是以钦州保税港建设为契机,致力于打造中国西南第一大港口;2017年,又为广西的发展提出了“三个定位”的战略新要求,广西向海经济启动了新一轮发展高潮。

海洋经济是广西实现弯道超车的主战场。第一,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广西应对沿海区域竞争。广西北部湾沿岸及海域作为我国南部海洋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速度慢,开发层次浅,经济总量小。2017年底,广西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工作全面启动,截至2018年末,广西认定为海洋产业单位3264家,海洋相关产业316家。也正因为如此,后发优势也更加明显。广西要抓住践行“三个定位”的历史新机遇,切实提高广西在未来海洋经济中的话语权。第二,海洋经济是广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从全国来看,广西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属于第三梯队,大力推动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有利于释放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最大公约数,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政策的新动能,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拓展广阔新空间。第三,海洋经济有利于推动广西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推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稳步建设,提升“南珠”品牌知名度,发展远洋渔业生态养殖和渔港经济区,提升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仓储能力,建设国家级水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深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洋交流合作,将广西北部湾港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

广西在建设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独有模式。截至2018年末,广西在推进海洋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1+3+5”发展的总体格局。“1”是一个定位,即“一区、一中心、两基地、三平台”(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国际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南海区域重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平台、人文合作平台、海洋合作平台);“3”是拓展三个发展空间,即打造北部湾海洋综合产业带,协同推进三大海洋经济增长域与建设五大海洋产业聚集区,按照“海陆联动、优势集聚、功能明晰”的要求,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理分工的原则,优化海洋经济区域布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形成“一带三域五区多片”海洋经济新格局;“5”是构建五个产业,即提升发展海洋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扶持壮大相关海洋产业及着力发展临海工业。“1+3+5”发展总体格局的形成,使得海洋经济在广西经济发展地位中更上一层。

三、海洋产业与北部湾都市的融合

广西处在中国城市发展轴的南梢,推进海洋产业发展,践行“三个定位”。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两大核心增长极,为促进广西与北部湾都市融合创造了新的历史契机。

第一,明确北海、防城港和钦州的功能定位,强化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同发展格局。北海着重发展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等临海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南珠特色产业,建设高水平滨海旅游度假区和中国—东盟水产品生产加工贸易集散中心、高新技术与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防城港着重发展钢铁、有色金属、核电等龙头临港工业,突出发展沿边贸易和生态旅游,推进北部湾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钦州着重发展石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现代临港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港航服务业。切实以南宁和北海、防城港、钦州市为依托,以海洋为拓展空间,以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为重点,形成陆海一体发展新格局。通过建设以北部湾港为枢纽的西南中南运输网络,推动平陆运河的建设,实现真正的江海联动,形成完善的河海陆集疏运体系。第二,延伸海洋经济上下游产业链,以南宁、柳州、梧州、玉林市为节点,拓宽海洋经济腹地,加速陆域经济“下海”,带动南宁、柳州、梧州及玉林同步发展。

四、建设港口平台经济的示范高地

据《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和各港口区域比较优势,目前广西北部湾港形成“一港、三域、八区、多港点”的港口布局体系。“一港”指广西北部湾港;“三域”指北海港、防城港及钦州港三域;“八区”即广西北部湾港八个重点发展的枢纽港区(渔澫港区、企沙西港区、龙门港区、金谷港区、大榄坪港区、石步岭港区、铁山港西港区、铁山港东港区);“多港点”即广西沿海的万吨级以下小港。

首先,大力发展临海油气及石化产业。配合国家做好北部湾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形成石化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沿海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建设,加快原油、成品油支干线管道和天然气输配管网建设。坚持原油炼化、天然气开发与石化工业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推进沿岸大型油港和储油战略基地建设。以中石化铁山港及中石油钦州港炼化一体化项目、广西(北海)LNG 项目后续工程、中海油广西(防城港)LNG 储运库项目为重点,形成油气勘探开发、炼油、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链式发展,提升石化产业集群对北海和钦州相关工业的辐射和牵引能力。

其次,推动热电产业的联动循环发展。合理布局能源产业,控制电厂装机规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托北海电厂二期、钦州电厂、防城港电厂、防城港红沙核电、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等项目建设,引导热电联产项目与海水综合利用相结合,鼓励新建电厂依托临海区位优势,探索循环产业链发展模式。

再次,加快临海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加强海洋科研与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一批高新技术涉海企业和品牌,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力争将沿海的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完善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和龙港新城(玉林—北海香港产业园)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探索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进口资源加工区。逐步建设成为我国承接东部产业转型示范基地、中西部面向东盟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五、大力推动滨海国际旅游业发展

以本土化和国际化为导向,加快构建广西沿海滨海旅游发展新格局。将滨海旅游业打造成为广西沿海的主导产业,合力构筑泛北部湾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东盟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休闲宜居城市和中国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第一,完善沿海旅游基础设施,扶持一批景区创4A和5A滨海旅游景区,合理发展红树林、珊瑚礁生态旅游。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新兴旅游业态,推进合浦汉文化和东兴京族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扩大海洋节庆品牌影响力。利用海洋休闲及渔村资源发展海上垂钓、渔业观光、精品渔村等休闲渔业。积极与东盟国家合作,推出广西—东盟跨国游精品线路、自由行、落地签、免税购物等业务,构建中国—东盟滨海旅游合作圈。

第二,以发展跨国旅游为重点,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泛北部湾邮轮游艇基地,逐步发挥北海和防城港作为北部湾旅游圈中心城市的枢纽和辐射功能。完善北海和防城港邮轮停靠港配套设施,打造北部湾跨国海上黄金旅游线路和泛北部湾国际邮轮旅游线路,大力发展邮轮经济。

第三,海洋文化与会展服务业。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商贸服务的深度融合。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实施广西海洋文化提升战略,充分发掘南洋文化、疍家文化等特色海洋文化内涵,建设广西北部湾博物馆、北部湾海洋生物展览馆及“一带一路”艺术品交流中心,营建北部湾海洋文化圈。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