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云南自贸试验区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提出了创新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和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根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内容,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为119.86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昆明片区76平方公里(含昆明综合保税区0.58平方公里),红河片区14.12平方公里,德宏片区29.74平方公里。
其中,昆明片区加强与空港经济区联动发展,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其涉及片区四至范围为东至东绕城高速公路,南至广福路。南绕城高速公路,西至盘龙江、明通河,北至人民东路。
此刻,对于云南而言,建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对于昆明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这将助推昆明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昆明,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合作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交汇点,同时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和重要门户。近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格局,构筑开放战略通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显著提升。
值此这重要时机,针对昆明市对外开放,本报记者专访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冰,听他谈一谈昆明的对外开放新篇章。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冰)
从边陲小城到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还记得1949年12月,昆明和平解放,从此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昆明从建国初期的边陲小城正逐步发展成为一座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谈起昆明的对外开放,王冰坦言,那确实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 。
殊不知,在改革开放以来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昆明的定位仅仅是云南省省会和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并未承担更多的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直到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由此,昆明对外开放有了根本性改变。
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昆明市抢抓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出台《关于昆明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支点和枢纽城市、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新高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的建设目标,以“五通”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工作。
此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的部署要求,昆明市在2016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把昆明加快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并于2017年出台《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2018年制定《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为今后几十年坚定不移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王冰表示,昆明处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开放末梢,在全球一体化潮流中越来越需要更加准确、清晰的发展定位。因此,昆明提出了“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
(王冰深入基层调研)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昆明始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加深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合作,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提升与京津冀地区、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合作水平,积极完善对外开放通道,构建对外开放平台。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昆明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王冰表示,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昆明的对外通道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开放平台载体建设进一步夯实,对外贸易和经济取得较大进展,对外友好往来不断扩大,同时教科文卫等对外交流合作空间也在不断拓展,这也说明昆明对外开放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程度在不断加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昆明市积极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以昆明为中心、覆盖西南地区、联通国内和南亚东南亚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长水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日益凸显,数据显示,2018年昆明市长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70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42.8万吨,客运航线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直飞全覆盖,中东全货机航线“零”突破。昆明长水机场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后,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第四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产自云南的松茸因量多质优,已逐渐成为日本市场的“香饽饽”。根据客户需求,每天凌晨采摘后的松茸会被送到长水机场,当晚就能摆上曼谷甚至东京市民的餐桌。今年7月初,云南今年首批共计79公斤的松茸从昆明长水机场海关“绿色通道”快速验放后,顺利飞往日本。
作为“云花”的发祥地,斗南村承载了斗南花卉的灵魂和新生。70年代的斗南是呈贡的老菜区,曾为昆明的“菜篮子”工程作出过重大贡献。伴随着改革开放,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追新尝鲜、开放包容和艰苦奋斗,铸就了斗南人新的传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各国的深入推进,国内鲜花消费市场的逐步扩大及持续稳定,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种植的鲜花,大量进入斗南交易,继而进入国内市场,花卉产业已成为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要产业。同时,昆明斗南花卉小镇已连续21年交易量、交易额、现金流、交易人次居全国第一,真正成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融入“一带一路” 倡议构建国际物流核心枢
8月22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腾俊国际陆港公铁物流中心举行启动及开站仪式,这标志着云南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又一创新平台正式启用。
作为全国首家由一家企业运营集所有现代物流核心要素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供应链核心枢纽,腾俊国际陆港由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控股的云南腾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腾晋物流”)投资、建设、运营,创新整合国家级物流集成板块、国家级服务集成板块、国家级贸易集成板块“三大核心功能板块”和智慧运营中心、贸易采购供应中心、公铁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智能仓储中心“五大功能区”,形成物流园区综合性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而腾俊国际陆港(国际口岸代码为CNKML)是中国政府批准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政府间陆港协定》中昆明唯一的国际陆港,是建立可持续的国际一体化多式联运交通运输和物流系统的重要基础,是与上海、深圳并列的“国家级首批示范物流园区”。
作为腾俊国际陆港的重要功能板块,公铁物流中心是全国16个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与国家公共铁路无缝连接的专运线站场,暨泛亚铁路中、东线进出昆明的第一个站场,也是国家一级货运站场所在地。
公铁物流中心作为“引擎”正式启动,标志着腾俊国际陆港已经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以腾俊国际陆港为中心,“昆明—南亚东南亚、昆明—长江经济带、昆明—广西北部湾”一心三支点的联动效应。
在王冰看来,腾俊国际陆港公铁物流中心项目正是符合国家战略、昆明市发展方向的重点工程,对助力昆明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展国际友城合作 壮大国际“朋友圈”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开展国际友城合作,国际“朋友圈”日益壮大。截至目前,昆明已缔结国际友城23对。
其中,昆明与国际友城瑞士苏黎世的交流合作被誉为“中国对外友城合作的典范”,搭建起全国唯一“模范友城”。故事要从1982年2月17日说起,当时的苏黎世市长西格蒙德·魏德迈尔率团访问昆明,与时任昆明市市长朱奎签定《昆明市苏黎世市缔结友好城市议定书》,两座城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30多年中,苏黎世与昆明坦诚相待,将苏黎世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旧城保护、节能环保、低碳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先进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昆明。此外,市民熟悉的“内侧式公交专用线”就是来源于苏黎世“公交优先”的先进理念,昆明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建内侧式公交专用线的城市。随后,在苏黎世的牵线搭桥下,昆明还与瑞士联邦外交部达成合作,成为瑞士在华开展“中国低碳城市项目”的首批项目成员,两市友城关系不仅被誉为“我国上千对国际友城中发展最好的对子之一”,还被外交部和全国友协评为全国唯一的“模范友城”,并将两市关系提升到“中瑞国家关系的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昆明都是一座开放的城市,近年来每年都会举办昆明国际友好城市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并建立以昆明为发起地的国际友城旅游联盟,成立全国首个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去年,昆明再次荣获(中国)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这是自该奖项设立以来昆明连续第6次获得。不仅如此,昆明还成功申办“2020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
创设于2008年得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是国内城市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的最高规格国际会议,大会旨在加强中外政府间的对话与合作,推动我国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开展,提高地方对外开放水平,服务我国总体外交。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迄今已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武汉成功举办6届。
多措并举 高质量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目标已经确立,下一步,将继续把全市发展置于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中来思考,立足优势、抢抓机遇,为国家、全省扩大对外开放构筑战略通道、建好桥梁纽带、搭建合作平台,高质量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王冰说。
据了解,在高质量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昆明将分三个阶段实现目标——第一阶段,2017年至2020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2021年至2025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特征初步显现;第三阶段,2026年至203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王冰表示,未来昆明市将在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完善城市配套设施的同时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提升整体竞争实力。期间,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发展动力活力,并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三大品牌”全面提升,打响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中,在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过程中,将加快建设交通、能源、物流、信息通道,完善密集便捷的公路网,构筑功能高效的铁路网,打造开放发达的航空网,着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国内衔接顺畅、国际互联互通、节点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同时,抓住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期间,充分发挥昆明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高原湖滨生态优势,对标世界著名花园城市,提升园艺景观,壮大花卉产业,打响花卉品牌,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打造蓝天永驻、碧水长流、绿润昆明、花香满城的世界春城花都,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可以说,在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昆明用行动谱写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生态文明、人民幸福的新篇章。
关于作者:李映青,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