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乡舍——莲乡居 开宣供图
走进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龙广村,绿荫荷塘、小桥流水,依山而建的一栋栋木房让人眼前一亮。
随着开阳旅游的发展,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去年5月,龙广村村民陈兴忠拿出自己闲置的二层小楼,入股到水东乡舍项目。他的小楼被改造成蜡染主题民宿,美其名曰“莲乡居”。富有苗族特色的服饰、刺绣和小院儿里挂满的蜡染作品,让这个“家”充满了浓浓的民族气息。
“我的这座老宅在我去贵阳工作之后就闲置了,入股水东乡舍后,老宅变漂亮了,每年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陈兴忠喜滋滋地说,“去年经营了半年后,有了一万多元的分红,今年到现在也已经分到将近两万元了。”
贵州省开阳县十里画廊景区地处开阳县禾丰乡至南江乡青龙河之间,俗称青龙河十里画廊。景区由禾丰乡和南江乡沿青龙河畔的10余个民族村寨组成,以沿河两岸的田园风光为载体,结合少数民族风情以及水东土司文化,以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最大特色,是集观光、采摘、游乐等活动于一身的乡村旅游佳地。
“中国民族特色村寨”龙广村,便位于开阳县十里画廊景区首段。龙广村以少数民族人口居多,村民多为布依族和苗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田园风光优美如画。因为是水东文化的发源地,故把改造后的民宿称为“水东乡舍”。
水东乡舍项目由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建设,项目通过对农村闲置房屋和自然土地的改造,参照三星、四星、五星标准进行室内外改造,打造出具有乡村本土特色的民宿。
水东乡舍民宿内部陈设 开宣供图
为了让游客增进对贵州本土苗族文化的了解、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水东乡舍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大英的孙女袁龙艳合作,在水东乡舍设立苗族蜡染刺绣工作室,同时推出非遗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充分体验到苗族蜡染、刺绣传统工艺。感受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创新制作出自己的非遗纪念品。
今年56岁的侯俊英是水东乡舍的蜡染师,也是当地的苗族村民。她一边展示头上带有蜡染装饰的头巾,一边热情洋溢地介绍到:“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做蜡染,以前做了都是放柜子里面自己用。而现在外地的游客很喜欢我们的蜡染,我们可以教他们做蜡染,也可以把自己做好的卖出去补贴收入,游客也开心,我们也开心。”
侯俊英家中只有一儿一女,她说:“以前我靠种庄稼带大我的小孩,虽然生活清苦,但我爱唱歌,爱跳舞,也是很乐观的。后来孩子长大了,开销也大了。我现在已经不种庄稼,在这里做做蜡染、刺绣,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块呢!”说到这里,她开心的笑了起来。
侯俊英说,她经常会给来这里的学生和游客做培训,教他们学习蜡染和刺绣,“我要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现在的年轻人如果你不告诉他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教他学习我们传统手工艺品的技艺,我们的文化就要失传了。”
农耕体验园 车维维摄
老宅这一核心资源盘活后,农民的自留地便有了新的用处。当地依托乡村旅游市场资源,以水东乡舍为平台载体,将农民自留地打造为水东乡舍“五园一地”(果园、菜园、茶园、药草园、花园、体验地),将农事体验、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耕文化有机结合,为水东乡舍提供配套服务,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绿水青山,为住客打造了留得住乡愁的富美乡村环境。
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津桃说:“‘水东乡舍’项目采用‘三改一留’模式,即闲置农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农耕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打造特色民宿,同时满足城市人养老、农村人分红增收及游客度假等。该项目从2017年9月开始启动,十里画廊沿线农户累计入股110余户,累计投用民宿40多套,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500余人。”
肖津桃说:“住客来到水东乡舍,可以体验蜡染、刺绣、陶艺等传统手工艺制作,由专业的蜡染师、刺绣师、陶艺师等来带领完成。也可以到周围的果园、茶园、体验地采摘蔬果、茶叶,体验插秧、收割等。还可以沿线参观十里画廊和南江大峡谷。目前来的客人基本上都会参与体验,大家也都玩得很开心。”
关于作者:杨军,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