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鹏  >>  正文
数字货币,能否解开特里芬难题?
吴彦鹏
2019年11月11日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指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会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而美元要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的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也被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难题的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更好的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当前的世界货币困局,我们先从金本位说起。

 

 

公元前7世纪的吕底亚金币

 

众所周知,货币一直是充当衡量商品的尺度,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黄金作为信用媒介,最迟在公元前7世纪,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时期,在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就出现了金币。黄金有其物理上的优越性,作为价值存储物和计量标准是天然的货币之王。但作为交易媒介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它太稀缺、太贵重,很难在柴米油盐的日常消费中当零花钱用。

 

所以在中国古代,主要的流通货币一直是铜钱。中国自秦汉就统一了铸币权和“天圆地方”的货币形态,虽然使用的材料是较为便宜的铜或铁,但官方铸币等于用政府的信用为货币价值背书。而在西方国家,金银等贵金属使用的频率更高,也正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信用更高。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和欧洲都出现了纸币和银本位。而纸币和白银,在流通中又面临人为造假、磨损、贬值等各种问题,各个国家都有说不尽心酸的铸币史。

 

到了18世纪,大科学家牛顿在英国皇家造币厂上班时,成功解决了黄金和其它货币关系的问题,也使英国最早完成了向事实上的金本位的过渡。1717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将英国的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纯度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从此,黄金价值正式与英镑面值挂钩。

 

此后的200多年历史里,英镑始终保持着其惊人的稳定性,以至于欧洲人形容一样事物恒久不变、值得信任时,都是会说“像英镑一样好”。

 

在英国提出金本位体系的影响之下,美国、德国、丹麦、芬兰、瑞典等国家,都纷纷将其货币体系改为金本位。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金本位一直是世界上最主流的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会议代表合影

 

二战之后,大英帝国衰落,美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霸主,据统计,当时美国拥有的黄金已经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为了尽快恢复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经过3周的讨论,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简单的说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其实是一种间接的金本位制。经济学家普遍认同世界经济在战后的废墟上能迅速地发展起来,就得益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货币体系。因为中心化的货币体系有助于提高经济恢复的效率,据统计,运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后,1948-1976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7%。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就存在逻辑问题,也就是开篇所说“特里芬难题”。

 

果不其然,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欧洲和日本经济恢复,美国的经济地位相对弱化,其国际收支也趋向恶化:各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美元,美元一多就会贬值,贬值后各国就开始兑换黄金,然后美国的黄金开始外流,黄金储备反过来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最终还是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宣布放弃美元的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美元在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地区也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布完全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货币发行的基础变成了与国家主权、GDP、财政收入相挂钩的国家信用。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美元垄断了全球石油结算和大部分国际贸易结算,美元依然是事实上的“全球货币”。

 

但是,依赖以美元为中心的主权信用货币,依然解不开特里芬难题,而且面临货币不断超发等问题。197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全球基础货币总量(央行总资产)不到1000亿美元;198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3500亿美元;199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7000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1.5万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4万亿美元;到2017年底,这一数字是21万亿美元。如此超发货币,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今天,我们看到世界经济的很多问题,比如贸易战、高房价、通货膨胀、金融衍生品等问题,其实都与这个货币问题相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全球化了,物流全球化了,信息流全球化了,但是货币并没有统一和稳定的基础。全社会在货币投机上的资金和时间甚至比人们创造真正的社会财富的资金和时间还多。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世界各国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有学者呼吁回归金本位,但受限于黄金储量和政府财政需要,回归显然已不现实。

 

恰在此时,数字货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美国华尔街

 

数字货币不是新概念,早在几年前,有部分企业和个人就尝试通过互联网衍生出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再比如FacdBook正在研发的天平币(Libra)。但这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货币,一定会遭到各国政府的反对,因为这些货币是去主权化的,挑战了主权货币。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使之成为法币的一种新形式。

 

比如,中国中央银行在2014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在这方面已经领先其他国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经表示:央行的数字货币将替代部分现金。

 

中国在金融领域再次领先世界,有现实的基础。全球知名调研公司益普索(Ipsos)去年(2018年)年底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的无现金支付渗透率已高达77%,遥遥领先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当然,微信、支付宝这些电子支付并不等于数字货币,但无现金社会的出现,为数字货币提供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上个月(2019年10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一个金融峰会上提到了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他表示“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黄奇帆所说的DCEP是英文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缩写,作为人民币纸钞的部分替代品,它将对世界和我们每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数字货币使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具有可追朔、无法篡改等优点,可以通过分布式计账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方面可见我之前写的《区块链,预示着一场信用革命》)。

 

其次,数字货币可以更好的控制超发问题。因为传统货币发行主要是以宏观经济状况和外汇储备为锚,在发行问题上不容易掌控精准的“度”。而数字货币,可以实时的对货币的流动情况进行监测,对经济活动经进行衡量,然后寻找到合适的发行量与实体经济相匹配。

 

最后,数字货币去中心化,拥有更安全和透明的优点,可以化解特里芬难题,弱化美元霸权,加速各国主权货币参与的经济全球化。前面说过,以一国的货币作为中心化的储备资产,本身就面临两难的困境:要么美国国际收支顺差、美元币值稳定,但是这样就无法保证美元的供应;要么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美元供应增加,但这将使美元的信用、地位和币值下降,从而出现美元危机。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解决办法只能是货币的全球化。

 

所以说,现在货币走向数字货币并不是的简单的兑换,而是一种全新的发行机制。数字货币的出现,是信息技术用于金融底层支撑的重大尝试,是货币发行体系的重大改革,也将是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革。

 

虽然在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只能正直面未来。

【责任编辑:吴艳鹏】
媒体人,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