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平顺县、晋豫两省交界的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古村落——岳家寨,传说是岳飞后人为了避难从河南汤阴逃到此地,而后繁衍生息,延续了千年香火。
上世纪7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期,为方便人们生活所需,人口密集一点的村庄都设有分销店,小一点的村子则设有代购代销店,简称“双代店”。那时20多岁的岳晚增,作为岳家寨村唯一一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高材生,为人忠厚,又能吃苦,经村民推荐、大队审核、供销合作社批准,成为岳家寨村的双代员,他的工作就是挑着货郎担走家串户,收购农副土特产品,交到供销合作社;然后从供销合作社采购回群众需要的生活日用品。
现年75岁的岳晚增老人已经在这个店里工作了50多年。孙瑞生摄
“在那个年代,双代员是不拿工资的,和农民一样挣着工分。”11月5日上午,在已经存在了50多年的“双代店”里,现年75岁的岳晚增老人对记者说。
“那时每隔三天就要去石城镇跑一趟,来回要挑三四十公斤重的东西,翻山越岭,十几公里的山路,往返至少八九个小时。”
“挑出去的是村民们积攒下的土鸡蛋和各种山货;挑回来的是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锅碗瓢盆。”
岳晚增说,看似普通的箩筐,却是全村人的期盼,山路虽然崎岖、险峻,但需要格外小心,不能把鸡蛋打碎一颗。
岳晚增老人还习惯用算盘记账。孙瑞生摄
据了解,当时不通公路、与外界几乎隔绝的岳家寨村,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甚至一生都没有走出过大山,而岳晚增隔三差五去石城镇进货,算是村里见过世面的人,他带回来的不仅是村民们的生活必需品,也包括各种消息,有官方的,也有小道的。
“刚开始‘双代店’没有场地,就在自己的家里隔出一块地方,一边摆上日用品,一边堆放农产品。1975年,大队在村边盖起了3间石板房,从此,‘双代店’才有了专门的场所。”
接待南来北往的游客。孙瑞生摄
时光荏苒,50多年过去了,岳家寨的年轻一代为了谋生,纷纷搬出大山,村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居住,岳晚增也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平顺县供销合作社领导考虑,把岳家寨的“双代店”撤销,但村里的留守老人听说后不干了,撤销了这个店,村民的生活日用品谁来供应?征求岳晚增的意见,老人诚恳地说:“如果有人接替我的工作,我就交担子;若没人接替我,我就接着干。虽然我到了退休年龄,但身体很好,还能继续干。”
就这样,岳晚增退休不退岗,依然坚守着这个老店,只是“双代店”似乎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作为岳家寨历史的见证者,供游客参观。
“双代店”成为岳家寨的标志性建筑。孙瑞生摄
店里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陈设和布置,货架上摆放着暖水瓶、搪瓷缸、绿军鞋、手套、手电筒等各种日用品,像老式的搪瓷缸和粗瓷海碗,现在即使在农村市面上也不多见,更别说使用了,显然是作为一种“文物”供人们观瞻。店里虽然还横亘着巨大的柜台,但并没有把人们挡在外面,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进去近距离参观。
店内墙上裱糊着上世纪70年代的报纸,1976年9月1日出版的《山西日报》赫然在目,甚至有着“深入批邓抗震救灾”的字样,马上把人的思绪勾回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个时代。
平顺县石城镇岳家寨村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太行山深处。孙瑞生摄
岳晚增靠着自己的勤劳吃苦、踏实肯干,一直是平顺县和石城镇供销系统的劳动模范,店里整整一面墙上,除了正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画像,就是老人一生获得的奖状,大大小小,有20多张,这是对老人一生工作的褒奖和肯定。岳老告诉记者,现在除了县供销社给他每月2500元的工资,文物局还给他每月300元的补助,就是让他把“双代店”里的“古董”看管好,包括墙上的报纸绝不能有丝毫破损。老人言语中充满自豪。
现在老人每天还按时到店里上班,卖些方便面和零食给村民,卖些矿泉水给四面八方的游客,所有这些物品都不再像当年一样用担子往回挑,而是让子女们回家探亲时往回捎。
老人还是习惯用算盘算账,但游客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扫码付账。古老与现代在店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通往山外的公路斗折蛇行。孙瑞生摄
随着游客的增多,岳晚增老人现在更多的是以义务讲解员的身份为各地游客介绍岳家寨的历史、介绍“双代店”的前世今生。店里的花椒味浓香扑鼻,老人说,那是村民们从山里采摘回来的,寄放在他这里,卖多少都归村民,他不收取任何费用。据了解,平顺的“大红袍”花椒十分有名,市场上每公斤卖到二三百元,而朴实的村民们只卖100元。
时值深秋,太行山层林尽染,色彩斑斓。下午5点不到,太阳已经挂在山头上,夕阳的余晖洒在岳家寨村的石板房上,给古老的村寨镀上一层迷人的金色。
我们尚未离开,只见“双代店”门前欢声笑语,又有一批河南游客来访。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