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望  >>  正文
杨望:关于Libra引发的三点经济学讨论
杨望
2019年12月03日

Libra热议非凡,门派林立。姑且分为极大主义者和极简主义者两派,极大主义者认为Libra式技术创新,重构商业体系。极简主义者认为Libra引发革命,对抗现有中心化体系,将如卵击石般溃败之。

至此,Libra是货币吗?Libra后无来者吗?Libra价值几何?此三问,是为Libra引发的三点经济学讨论。

Libra愿景远大,难成货币

Libra项目的主要发起方Facebook,也许不曾想到项目白皮书发布后6个月不到,Libra项目的全球推广过程会变得如此艰辛。

PayPal、Visa、MasterCard和Stripe等6家支付巨头退群后,Libra仍有22家全球跨国企业作为Libra许可联盟链的节点。此项目愿景远大,白皮书描述为“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成为继比特币、莱特币和瑞波币等第一代数字货币进驻跨境支付和普惠金融场景后的又一极具影响力项目。

对于数字货币,各界组织热议最多的便是,Libra等数字货币究竟是否货币?我们需要先厘清货币的理论边界。通常而言,货币具备支付手段、记账单位和价值储备三项职能。对商品货币流派而言,支付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记账单位和价值储备系支付手段职能衍生而来。商品货币流派主要代表是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因此,2008年,比特币问世,崇尚的理论基础和运行机制源于古典经济学的商品货币流派,一切人们普遍接受的一般支付等价物均可谓货币。

然而,威廉·配第开创的商品货币流派起始于17世纪,具有特殊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的时代背景。19世纪三十年代,以约翰·凯恩斯为主要代表的国家货币流派成为现代货币学说主流,国家货币流派认为,货币最重要的职能是记账单位,基于国家(政府)的信用,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均由其衍生而来。因此,各个国家出于主权经济权利考量,依据国家货币流派理论,建立二元货币体系。基于国家主权信用,各国央行或财政部发行主权货币,由银行等中介机构通过发放贷款来进行信用扩张,从而进一步创造货币。

近现代,国家货币流派主导着现今货币体系。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在全球多个经济体处于严监管状态,流通性渐弱。Libra作为数字货币中的第二代——稳定币,愿景远大,但难成货币。具体而言,现如今,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明确表态对其强监管或严调查,只有新加坡持开放态度,加之PayPal宣布退出,恐引发的连锁反应,对Libra这一尚在襁褓中的创新数字货币来说,前途未卜。

Libra式革命,接踵而来

毋庸置疑,商品货币和国家货币两大流派主张的货币,在主导经济金融活动中均存在问题,相互之间,非此即彼,欲取而代之。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普遍归因于现代货币运行体系的弊病,货币超发,信用泛滥,风险加剧,金融市场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因而,继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济滞胀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市场参与者们对现代货币运行体系再一次产生了质疑。

2009年1月,比特币系统的上线,大家仿佛看到了曙光,如同重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经济时代。经济意义上来说,经济金融活动的核心是交易,交易的本质是信用,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独特的技术属性,好比一台信任机器,让比特币系统的参与用户们无中心、无中介、公开透明地进行着交易,创造着信用。具体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比特币为区块链技术的优秀应用,将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时间戳记录、工作量证明和区块交替签名等信用自主治理技术应用到极致。与此同时,比特币作为公认第一代数字货币,创新性为参与用户提供了点对点无中心化自我治理的平台制度安排,为未来长达十年的“币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9年以来,人们将比特币用于支付、转账、证券、衣食住行、教育娱乐、政务公益等各个场景,比特币的各类衍生者(瑞波币、莱特币等656万种加密货币,2017年)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币圈”这一社区自治组织也随之而来。

天使的另一面是魔鬼。比特币在支付转账层面上的快捷便利性很快被犯罪组织利用,用于洗钱、欺诈、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步地,多国政府也逐步出台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的监管法案,将比特币列入交易负面清单。二战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加快,资本、人力、土地和技术等要素红利凸显,特别是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断。创新永远是无止境的,在09年同步出现的区块链技术,一直隐藏在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光芒之下,一直以公有链的区块链技术架构默默无闻地创新着。与此同时,以JPM COIN、Libra和USC Token等稳定币为代表的商业联盟链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地,各国将区块链列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后,联盟链搭建价值互联网的技术架构一度成为行业首选。

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视角看Libra

希克斯在1932年经济增长周期理论中提到,技术进步使得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效率获得同步提高,即劳动的边际产量(dY/dL)和资本的边际产量(dY/dK)之比保持不变,而使产出得到增长。

我们说,包括比特币、以太坊、Libra及其他侧链技术设计出的类公有链和联盟链,其底层技术区块链,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视角来看的话,实际上,在Facebook等商业机构的推动下,Libra 极具商业价值,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特别地,28亿全球用户的普惠金融商业需求,每秒钟1000笔交易速度,许可联盟链架构,计划100个全球跨国商业机构节点,独具拜占庭容错功能的3f + 1节点LibraBFT共识算法和高度契合支付交易场景的RUST开发语言,对于比特币等公有链来讲,Libra的技术体系更适合引爆价值互联网革命。

回归到Libra等数字加密货币,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掀起了价值互联网的一场革命。保罗·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中,曾经重点说明定价机制是市场的核心。无独有偶,区块链正是在第一代互联网——信息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升级了价值传递流程。将定价机制以点对点记账和去中心化的保密安全交易方式,更好地传递信息给用户。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正式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认为企业的出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让产品和服务信息顺畅低成本地传递给用户,这一学说也创建了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时代更替,特别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中介属性在交易中显露头脚,着实降低了交易成本,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出现,让交易成本进一步下降。不言而喻,人们对于将成本提效率补短板的需求,总是欲求不满。区块链在2009年横空出世,为价值互联网创新提供了天然的解决方案,区块链2.0智能合约在法律、金融、物流、医疗、食品等多场景进行跨界融合应用,实验产品成功转化之际,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辨别多个“庞氏白皮书”区块链项目。

经过多轮严监管和市场出清后,正本清原,星星燎原。区块链1.0数字货币和2.0智能合约也进一步融合进化,以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项目发布,无疑给区块链创新者吃下一颗定心丸。进一步来说,Libra技术创新速度并未被严监管限制,在Libra开发人员社区一直反响热烈,在短短7个星期内,完成34个项目的录入,包括10个钱包、11个区块链浏览器、2个IDE、1个API和11个客户端。累计记录超过51000笔交易,已部署的节点共7个,2020年预计完成主网100个节点的部署和核心功能集的实现。

创新与监管,永远是“跷跷板”效应。区块链创新道阻且长,随着Libra项目进入非常态,更是艰辛无比。然而,区块链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本身是用于升级社会生产关系,构建信用价值流转。自中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加大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力度后,合规化、正常化、全球化的区块链时代终会来临。

杨望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