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  正文
吴勇:是时候反思媒体传播医生刻板印象的策略了
吴勇
2019年12月30日

从地震救灾的“白衣天使”到医患冲突的“白色眼镜蛇”,医生在中国媒体(大众传媒、影视作品和自媒体)中存在两个极端化的形象。而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与过去数十年来媒体对医生形象的宣传定位有高度关联。

当下自媒体兴起,信息茧房现象愈加严重,这种内部高度冲突的医生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频发伤医事件的重要诱因。

为了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生人身安全,以及公众医疗健康,有必要重新反思媒体对医生形象的建构策略,并有针对性开展新的探索和尝试。

“刻板印象”的英文是“stereotype”,最初专指印刷铅板。它作为一个学术术语进入到传播学领域 ,始于 1922年李普曼的《舆论学》一书,指的是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固定的成见”。

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摆脱它。刻板印象是一种认知模式,人们把对同类事物的认识纳入一种一成不变的认知模式之中。这种认识中通常包含着正面或负面的价值评价,它在社会互动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以及群体成员的行为反应。

刻板印象的重要来源就是媒体。就医患关系而言,媒体对医生形象以及医患关系的叙述,不但影响公众的认知,而且影响公众对由此引发的社会风险的认知。

正如李普曼《舆论学》中所说,我们的文化已经对我们形成了固定的成见,这让我们的认识走在了理性之前。

以医疗题材名列前茅的美剧《豪斯医生》(又被翻译成《医神》)是典型代表。男主角豪斯医生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到速灭磷和萘中毒,所有的疑难杂症手到擒来,药到病除,如神一般。

而部分医疗机构出于种种考量,在传播策略中,也倾向于宣传大夫的高超医术,当代华佗,妙手回春。

这种有意无意建构起来的医生刻板印象,造成的潜在后果是,大众看待问题简单化-----能治好病的医生,是包治百病的白衣天使;无法挽救病人的,就是无能的庸医。

从“友好善良、尽责耐心、品德 高尚、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白衣天使、华佗再世” ,到“不专业、过度治疗、不负责任、害人庸医”只有一线之隔。

而大部分患者囿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对疾病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对医生的期望过高。认为无论什么病医生都是可以治好的,就像商品交易一样,钱可以买到商品,花了钱也理应治好自己的病。

因此,当他们的期望没有达到时,就会迅速产生不满的情绪,把怒火发泄到医生身上,认为是医生主观原因导致没有治好他们的病。对医生过高的期待,就会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医学的局限性,当医生无法达到患者心理预期时,极有可能将医方归到坏医生的行列中,甚至做出过激行为。

一旦消极刻板印象形成,患者就会在随后的交往过程中,下意识地收集信息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一旦发现医生有某些符合消极刻板印象的行为,消极刻板印象便会加强,从而采取防御和对抗行为。

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媒介,通过定制推送,强化了信息茧房。刻板印象进一步强化的后果是,医患之间很难建立信任。这种互相戒备的不信任博弈,最终导致二者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不断产生并加强对对方的消极刻板印象,形成死结。

考虑到医疗机构的特殊性和医生职业的公共属性,媒体和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主题传播时,应采取更加科学的策略。

一方面,媒体对于医疗题材一定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媒体(包含新闻和影视作品)应多宣传对疾病的努力探索,其中可以有成功,也要允许失败。尽可能少开展医生造神运动,避免误导公众。

另一方面,媒体开设死亡科普宣传。让整个社会对死亡理念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避免民众因为救治无效迁怒于医护的危险倾向。

比如耶鲁大学公开课《哲学-死亡》,理性思考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了解死亡,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喜丧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如果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寿双全者,家族兴旺;年纪在八九十岁,这样的死者葬礼可谓喜丧。儿孙们就不会那么悲伤。停灵三至五日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医生刻板印象的重要信息源头。我们更应该理性思考媒体传播医生刻板印象的功与过,为解决医患矛盾、科普健康传播做出新的尝试。

关于作者:吴勇,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