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一名中校军官的家国情怀 ——追记火箭军某旅任务规划队原队长邱黄成
杨应森
2020年01月14日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时留影。楼诗杰 摄)

2019年6月,某地深山的地下演练场指挥所。

火箭军某旅在执行某重大演习任务期间,作战保障营任务规划队队长邱黄成颅内淋巴瘤突发,倒在了自己的战位上,年仅40岁。

2020年新年刚过,我来到了邱黄成所在的火箭军某旅。

邱黄成的战友们向我翻开了他的日记、讲起了他爱国爱家爱军营的真情而感人的故事……

(图为邱黄成生前在训练时的留影。王光辉 摄)

志,越励越坚

2014年6月,邱黄成接到命令,从发射营长调任火力计算站站长。

从主战单位主官变成保障单位主官,连部下心里都明白,调任的结果,是邱黄成的发展空间缩小了,于是纷纷窜掇他“想想办法……”

邱黄成的回答是:“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2017 年9月,旅火力计算站改由作战保障营所辖的任务规划队,正营级单位改为正连级单位,邱黄成从营级单位主官变为连级单位主官。

邱黄成的回答还是那句话:“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时的留影。樊坚 摄)

邱黄成的战友告诉我,1998年3月,新兵邱黄成一心想到战斗班,实现个人价值,不料却被安排到勤务兵岗位。他坚定服从,并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中告诫自己:“当兵绝不能讲太多的要求,第一条就是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2009 年初,张建分配到连队任见习排长,一时跟不上工作和训练节奏。连长邱黄成从集合列队、工作讲评到科学带兵、专业技能,对张建手把手地传、帮、带。10年过后,张建被任命为作战保障营教导员,成为邱黄成的直接领导。上任当天,邱黄成主动来到张建的办公室,向他汇报工作,同时和他讨论自己对工作的思考。

张建感慨地对我说,“老连长官越当越小,工作却越做越好,让我由衷敬佩。”

邱黄成出生于湖南涟源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学生时代,邱黄成就立志报国卫民,参军入伍;考入军校后,邱黄成立志听党指挥,第二年就入了党;来到火箭军,邱黄成立志逢战必胜。从排长到营长,10年间参加发射导弹45发,发发命中。

邱黄成生前战友、现任作战营营长洪溶骏告诉我,邱黄成的微信名叫“成于专注”。22年来,他从战士、排长、连长到营长,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不管职务怎样变化,始终干好每一项工作,任劳任怨;他把研打仗当作习惯来培养、把练打仗当作本能来强化、把打胜仗当作生命来看待。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的留影。楼诗杰 摄)

22年的军旅生涯中,邱黄成6次变换岗位,次次都是“打起背包就出发”。他在学习笔记中说:“部队是一座山,我是山上一棵小草,不是因为我高,而是因为山高。”

今年6月初,邱黄成在执行实弹发射任务期间出现头疼、低烧,他不顾劝阻,执行完任务又立即投入某对抗演习准备,直到突然病发牺牲。

火箭军某旅政委曹耀生对我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邱黄成以励志、砺剑的一生,“给官兵们上了生动、鲜活的一课。”

(图为邱黄成生前组织政治教育活动时的留影。王光辉 摄)

技,越练越精

邱黄成刚调任原火力计算站,恰逢装备换型,上级计划组织某新型导弹实弹首射,以检验是否具备战备值班能力。面对新装备,官兵们心里没底。邱黄成于是带着大家学教材、背规程、练操作,短短3个月,实弹首射就精准命中预定目标。

2016 年,导弹旅针对提升某专项任务快速反应能力的研究久攻不克,上级将导弹野外待机隐蔽的“瓶颈”问题交给了邱黄成。邱黄成连续2个月跑阵地、画图纸、搞论证,终于研发出集快速伸缩、可靠遮障、融于阵地环境等特点的推拉式伪装大棚方案,随后又研究实际制作,几个月后,推拉式伪装大棚就投入了使用。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考核时的留影。王光辉 摄)

任务规划队技师闵壮壮告诉我,“邱队长对测算导弹数据的要求是实现‘极致’。”

2018年7月的一次紧急演练行动中,指挥所急需一组关键数据作决策支撑。邱黄成按时完成了所有作战数据的计算,但他对速度并不满意,默默地在指挥车里琢磨,一套改进后的计算流程将单架次火力计算速度提升了近1分钟。

2019年6月,一项重大任务展开前,邱黄成三赴西北,辗转近万公里勘察阵地,面对海量数据,邱黄成没有一丝懈怠。保证了6枚新型导弹精准命中。

“这些数据以前都测过,何必每条反复核对?”有人不理解,但邱黄成说,“演练就是打仗,数据就是武器,精准才能确保打赢。”

(图为邱黄成生前参加朱日和沙场阅兵的留影。赵永胜 摄)

训练场上,邱黄成始终坚持与实战对接、向打赢对表,反复组织减员操作、临机变化射向等重难点课目训练,他说:“平时能打弹不代表战时能打赢。”2017年,面对多数官兵从事专业不满一年的任务规划队,邱黄成通过“考核式”、“帮带式”训练,短短1个月,全队就通过了作战值班考核认证。

任务规划队技师柴通说,“邱队长身上具有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说起邱黄成测算数据数万条无差错,闵壮壮更是竖起了大拇指,“这种完美来自他对极致的追求。”

在火箭军某旅,我不仅在的旅史馆的“砺剑图”看到了这支部队的辉煌战绩,更感觉到了一股“备战打仗”的紧迫氛围和“能打胜仗”的豪迈气息。

火箭军某旅政委曹耀生告诉我,这支部队“因战而生、为战而建”,官兵们“人在车上、弹在架上”,邱黄成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爱,越久越深

22 年的军旅生涯中,邱黄成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担任排长,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担任连长,他因技术精湛、紧急排故荣立个人三等功;晋升营,他创新了战法、训法10余项;担任任务规划队队长,他精算测试数万条无一差错。

火箭军某旅部队长夏正新告诉我,“邱黄成队长爱军、爱战友,也爱民、爱亲人。”

(图为邱黄成生前和妻儿的合影。邱家 摄)

邱黄成所在的火箭军曾涌现出杨业功、孟祥斌两名“感动中国”人物。尤其孟祥斌生前和他同年入伍、同年入党、同在一支部队。2007 年11月,孟祥斌舍己救人牺牲后,时任副连长的邱黄成在日记中写道:“孟祥斌就是身边榜样。”

2009年,邱黄成晋升副营职,妻子想让他申请部队公寓房,他告诉妻子:“当年我们买房战友纷纷资助,现在单位公寓房紧张,我们把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

说起邱黄成逝世前,坚持坐轮椅回队送别退伍战士。老兵张洋洋满含热泪;任务规划队技师闵壮壮回忆起队长,更难掩内心悲恸:“有时加班误了饭点,队长请我们吃15元一碗的牛肉面,他自己却点了8元一份的拌面。”

(图为邱黄成生前留下的部分日记和笔记。刘黎明 摄)

2012 年,邱黄成的家乡栗林村决定修一条硬化路。邱黄成从积蓄中拿出1万元,委托父亲送到村委会。2018 年1月邱黄成的爷爷病倒,他守在爷爷身边照料;工作之余,邱黄成把戈壁滩上的石头细细打磨成爱心,送给妻子周慧晶,寓意俩人的爱情坚如磐石。“部队和家乡都是家,战友和乡亲都是亲人。”这是邱黄成对妻子说的心里话。

2019年9 月19日,邱黄成“回”到家乡,乡亲们高举“我们接你回家”的横幅,悲迎英烈魂归故里;2019年11月15日,邱黄成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火箭军某基地举行,5名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再现了邱黄成朴实无华而又光辉闪耀的一生。

(图为所在基地开展邱黄成先进事迹报告会场面。李松 摄)

火箭军某基地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徐德立说,邱黄成用奉献和担当,诠释了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军队的忠诚。

邱黄成先进事迹在网上宣传后,短短几天浏览量突破千万,留言多达10000多条。有网友写道:“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为他点赞。”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